劉曉潔
摘 要:天真的笑臉,純凈的童音是用來形容兒童的,而幼兒教育的任務就是讓天真爛漫的兒童快樂健康的成長。幼兒教育和中小學教育有著很大的差別,不需要教師有多高的專業(yè)水平,但是需要教師有愛心和奉獻精神。
關鍵詞:幼兒教育;愛心;奉獻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118-01
三到六周的孩子像一顆在陽光雨露滋潤下成長的幼苗,他們需要陽光的溫暖,雨露的滋潤,這陽光雨露就是愛。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想孩子的父母一樣,把愛心傾注給每一個孩子。這樣幼兒教師就需要奉獻精神。有了愛心和奉獻精神就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幼兒教師。
一、滿懷愛心做好每一項工作
把幼兒教育工作當做一項事業(yè)來看待,你現(xiàn)在的付出會培育出未來的一棵棵參天大樹,這就是教育工作的神圣所在。特別是幼兒更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用愛來澆灌。帶著愛心去做每一項工作,認識到我們的教育對象將來會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就會覺得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有價值的,就會有成就感。
幼兒教育工作非?,嵥椋坏探o孩子們一些基本的知識,還有開發(fā)孩子們的視野,更重要的是還要負責孩子們的生活。所以幼兒教師有著雙重角色,既是老師,又是家長。孩子到了幼兒園里,事無巨細都需要老師來管,甚至孩子上廁所都需要老師負責,這也是幼兒老師的辛苦所在。做這些像保姆一樣的工作沒有愛心是不行的。幼兒教師要做到愛自己的孩子推及別人的孩子,就能夠把愛給每一個孩子。有了這種愛心,是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根本。
二、給予每一個幼兒理智的愛
不管是中學教師還是幼兒教師,教師給予學生的愛畢竟和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有區(qū)別的。父母之愛是一種親情之愛,血濃于水的愛;而教師給予學生的愛是一種關愛、理智的愛。但是這兩者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是無私的,唯有無私才能讓孩子感覺到,愛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教師給予學生愛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起到教育的效果,而教育行為是一種理智的行為,因此,教師給予學生的愛也應該是理智的,幼兒教師也是一樣。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讓幼兒感覺到你既是老師又像父母,這樣在幼兒教育中才能起到起碼的教育的效果。要讓幼兒感覺到你是愛他們的,但是也要聽老師的話,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要做到這一點,幼兒教師就需要主要角色的轉(zhuǎn)換。在照顧孩子們的生活時要像媽媽一樣;在教給孩子知識,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時就是老師的角色了。在實際的幼兒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隨時轉(zhuǎn)換角色。一會孩子需要上廁所了,你就是媽媽;一會教給孩子唱兒歌,你又變成老師了。這是幼兒老師和其它學段的老師所不同的地方。這樣給予孩子的愛才是理智的愛,孩子們才能夠在這種理智的愛中在知識、心智、身體方面健康成長。
三、幼兒教師要有奉獻精神
上面已經(jīng)提到,幼兒教師其實有雙重身份,既是教師,又是父母,所以幼兒教師擔負著雙重任務:教育的任務,照顧幼兒在校生活的任務。這相對于中小學教師更累,更需要有奉獻精神??梢赃@么說一個好的幼兒教師不一定是在專業(yè)上突出的老師,但是必須是一個充滿愛心和具有奉獻精神的教師。這種奉獻不僅僅是外在的,也是內(nèi)在的。在日常工作中幼兒教師要對孩子們事無巨細的進行照顧,還要備課、上課、組織孩子們做游戲等等,工作內(nèi)容繁雜。內(nèi)在,幼兒教師還要有博愛的胸懷,要分出對自己孩子的愛給自己的幼兒學生。幼兒教師的奉獻精神正在于此。這也是幼兒教師值得尊敬的地方和與其它階段的教師不同的地方。沒有奉獻精神是做不好幼兒教師工作的,幼兒教育這個職業(yè)是崇高的,幼兒教師是最值得人們敬佩的。
人們經(jīng)常把學生比喻成小樹、幼苗,把教師比喻成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幼兒教師不但是園丁,還是陽光和雨露,用母親般的愛滋潤著每一顆幼苗健康成長。愛心和奉獻是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基礎,是對幼兒教師最根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