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憲超,蔣中剛,唐道文,儲春利,周 姣,燕 璞
(1.貴州大學(xué) 材料與冶金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03;2.貴州紫金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25)
目前,難浸金礦石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細菌氧化法,焙燒法,濕法化學(xué)氧化法。隨著易處理金礦資源的減少,難處理金礦日漸成為黃金生產(chǎn)的主要礦產(chǎn)資源[1]。合理、高效而且環(huán)保地開發(fā)難處理金礦是主要技術(shù)問題[2]。試驗探究了在堿性條件下,用次氯酸鈉一步浸出難浸金礦。次氯酸鈉浸金無污染、金浸出率較高,對難浸金礦的處理有重要意義[3-4]。
馬弗爐,玻璃氣流烘干器,循環(huán)水真空泵,磁力攪拌器,分析天平,電子天平,可見分光光度計,同步熱分析儀,數(shù)顯鼓風(fēng)干燥箱,萬用電爐。
試驗所用礦石為貴州某難處理金礦石,礦石金品位為15.03g/t,粒度小于74μm(200目)占80%以上,金呈微粒和次顯微粒狀浸染在微細粒黃鐵礦和砷黃鐵礦(毒砂)中。礦石中伴生大量白云石和硅酸鹽礦物,屬難選冶超微細浸染型金礦石[5-6]。
XRD分析結(jié)果表明,礦石的主要礦物有白云石、方解石、黃鐵礦、毒砂、石英、雄黃、辰砂、高嶺土等,其中,金主要被硫化礦物(黃鐵礦、毒砂)包裹。原礦主要化學(xué)成分見表1。
表1 原礦化學(xué)成分分析結(jié)果 %
試驗所用試劑有次氯酸鈉,鹽酸,硝酸,氯化鈉,氟化鈉,乙酸-乙酸鈉,吐溫-80,硫代米蚩酮,氟化氫銨,氫氧化鈉,聚環(huán)氧乙烷,甲基橙,均為分析純。
在 NaOH-NaClO 體系中,Au、FeAsS和FeS2可認為按以下方式進行反應(yīng):
次氯酸鈉的理論用量可通過以上反應(yīng)式計算得出。在浸出劑過量條件下進行一步浸出[7-8]。
試驗在玻璃反應(yīng)器中進行。在機械攪拌條件下,用次氯酸鈉溶液對金礦石進行浸出,考察次氯酸鈉濃度、NaOH濃度、浸出溫度、浸出時間對金浸出率的影響。
試驗條件:礦樣質(zhì)量50g,NaOH初始濃度1 mol/L,浸出時間4h,浸出溫度30℃。NaClO初始濃度對金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1所示。
圖1 金浸出率與次氯酸鈉初始濃度的關(guān)系
由圖1看出,金浸出率受NaClO初始濃度的影響比較明顯:NaClO初始濃度小于0.35mol/L時,金浸出率隨NaClO初始濃度增大略有提高,可達73.66%。這是因為,隨NaClO初始濃度增大,次氯酸鈉與包裹金的硫化物(黃鐵礦、毒砂)的作用增強,更多的硫化物包裹物被打開,增大了次氯酸鈉與金的接觸幾率,使反應(yīng)進行的更徹底[8]。當NaClO初始濃度大于0.35mol/L后,金浸出率反而降低,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NaClO初始濃度過高時,次氯酸鈉溶液穩(wěn)定性下降,使溶液中有效氯的濃度下降,從而造成金浸出率下降。
在難浸金礦的次氯酸鈉浸出過程中,氫氧化鈉除作為浸出劑外,還作為次氯酸鈉的穩(wěn)定劑以及為浸出提供堿性條件。試驗條件:原礦質(zhì)量50 g,NaClO初始濃度0.35mol/L,浸出時間4h,浸出溫度30℃。NaOH初始濃度對金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2所示??梢钥闯?,氫氧化鈉初始濃度在0.2~1.1mol/L范圍內(nèi),對金浸出率影響不大。這是因為在浸出過程中,氫氧化鈉主要是為浸出提供堿性環(huán)境和作為次氯酸鈉的穩(wěn)定劑。當氫氧化鈉過量時,次氯酸鈉溶液保持穩(wěn)定,因此金浸出率也較為穩(wěn)定,變化不大。
圖2 金浸出率與氫氧化鈉初始濃度的關(guān)系
試驗條件:礦樣質(zhì)量50g,NaOH初始濃度1mol/L,NaClO初始濃度0.35mol/L,浸出時間4h。浸出溫度對金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圖3 金浸出率與浸出溫度的關(guān)系
從圖3看出:浸出溫度為30℃時,金浸出率最高,為73.02%。隨溫度升高,體系的傳質(zhì)速率加快,次氯酸鈉與硫化礦物(黃鐵礦、毒砂)及金的反應(yīng)速率加快,從而金浸出率有所提高;但溫度進一步升高,次氯酸鈉在35℃以上會發(fā)生熱分解,導(dǎo)致溶液中濃度降低,因而金浸出率有所下降。
試驗條件:礦樣質(zhì)量50g,NaOH初始濃度1mol/L,NaClO初始濃度0.35mol/L,浸出溫度30℃。浸出時間對金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4所示??梢钥闯觯悍磻?yīng)開始時,金浸出率隨浸出時間延長而升高,在浸出5h時最高,為77.94%;浸出時間大于5h后,金浸出率下降。Au3+/Au的電極電位很高,Au+、Au3+、Au(OH)3和AuO2等在水溶液中都不穩(wěn)定,很容易被還原為Au。浸出時間過長,被浸出的金離子及其化合物會有一部分被還原進入渣中,從而導(dǎo)致浸出率有所下降。所以,浸出時間以4~5h為宜。
圖4 金浸出率與浸出時間的關(guān)系
綜合上所述試驗結(jié)果,進行3次綜合試驗。試驗條件為:次氯酸鈉初始濃度0.35mol/L,NaOH初始濃度1mol/L,在30℃下浸出4h。結(jié)果金浸出率分別為79.94%、80.08%、80.37%,平均為80%,浸出效果較好。
堿性條件下用次氯酸鈉從難處理金礦石中浸出金是可行的。次氯酸鈉能將硫化礦(黃鐵礦、毒砂)氧化,使被包裹的金裸露并被氧化轉(zhuǎn)入溶液中。試驗確定的最佳浸出條件為:NaOH初始濃度1.4mol/L,NaClO 初始濃度0.35mol/L,浸出溫度30℃,浸出時間4h。最佳條件下,金浸出率高達80%。與常規(guī)的氰化法相比,堿性條件下,用次氯酸鈉浸出金具有無毒、流程短、浸出時間短等優(yōu)勢。該法對難處理金礦石來說,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浸出方法。
[1]朱軍,劉蘇寧.難處理金礦浸出技術(shù)的現(xiàn)狀與研究[J].礦業(yè)工程,2010,8(1):35-36.
[2]劉漢劍.難處理金礦石難浸的原因及預(yù)處理方法[J].黃金,1997,18(9):44-47.
[3]楊聰,晉克勤,唐道文,等.某難浸金礦的次氯酸鈉浸出研究[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13(4):42-44.
[4]邱冠周,毛暗章,唐謨堂,等.某難處理金精礦浸金新工藝試驗研究[J].黃金,1997,18(6):32-35.
[5]張澤彪,張正勇,彭金輝,等.難處理金精礦半工業(yè)化提金試驗研究[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08(6):24-26.
[6]唐道文,王銳,楊聰,等.貴州某卡林型金礦礦石的熱重分析試驗[J].黃金,2012,33(12):47-49.
[7]宋耀遠,楊要峰,閭娟莎,等.從高銅金精礦中綜合回收有價金屬試驗研究[J].濕法冶金,2014,33(4):278-281.
[8]黎鉉海,潘柳萍,粟海風(fēng).含砷難浸金礦次氯酸鈉一步法浸金理論與技術(shù)[J].2000,25(3):1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