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欲
摘 要:生物化學是生物學、醫(yī)學等相關領域的基礎課程,說課是具體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本文針對醫(yī)學專業(yè)生物化學《DNA復制的基本特征》教學內容,按照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設計說課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關鍵詞:生物化學;說課;DNA復制;基本特征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02-01
說課是教師將自身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經(jīng)過再加工,設計出一套易于接受、理解的方案,通過課堂教學傳授給學生,達到傳遞知識的初衷。設計方案主要為了讓學生能充分利用短暫且有限的課堂教學,理清知識,整合體系。之于教,這是提升的途徑;之于學,這是反芻的過程。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主要研究生命物質的結構及功能、物質代謝及其調控和遺傳物質的傳遞(分子生物學)三部分。對于醫(yī)學院校學生,修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這門課程,有助于整體性、概括性的理解生命體,進一步探討疾病、亞健康和健康間異同點,指導臨床實踐中的診斷、治療。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及作用
《DNA復制的基本特征》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十四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是遺傳信息的傳遞部分,關于復制特征的總領性概括,是學習分子生物學的開始。就知識體系而言,承接構成生命的物質、機體代謝及其調控兩部分學習之后,圍繞中心法則展開對生命的探索。
接觸任何知識,搭建整體框架尤為重要。DNA復制作為遺傳信息傳遞的基礎,其特征是分子生物學部分的總概。首先了解一般性、基礎性規(guī)律,有助于知識從共性到個性的遷移;有助于理論從淺顯到深入的探討,有助于教學從灌輸式到啟發(fā)式的轉變。
2、教學目標
學習的目標:根據(jù)遺傳信息的傳遞(分子生物學)學習特點,圍繞中心法則逐步展開。掌握DNA復制的三大基本特征,同時著重強調遺傳的保真性。
教學的目標:通過基本特征的講授,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整合知識體系。將DNA復制的基本特征與之后學習的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進行聯(lián)系;與之前學習的核酸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梳理知識、體系間巧妙的相關性,建立一套適宜的思維體系。
3、教學重難點
課程的教學對象是中醫(yī)院校二年級學生,已經(jīng)對生物體內的化學組成,健康與疾病問題有了相關了解。鑒于本部分內容從微觀分子水平闡述遺傳物質的傳遞,摻雜較多新名詞、新概念且需要一定的空間思維想象,學生理解上存在一定難度。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全面分析,結合教學大綱要求,以復制叉為主線,串聯(lián)講解重難點。
二、說教法
根據(jù)教學要求及具體講授專業(yè)情況,將本章節(jié)(第十四章第一節(jié)《DNA復制的基本特征》)安排為1課時(40min)。教學內容設計為:新課導入(5min),主要內容教學(30min),歸納總結(5min)。整體采用“總—分—總”的模式推進。
首先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回顧、總結,將《生物化學》大致分述為三部分,前兩部分已完成學習,而后接觸到遺傳物質傳遞(分子生物學)部分相對較為微觀、抽象,聯(lián)系中學階段已接觸到的重要概念——“中心法則”進行講解。其次通過“中心法則”敘述的DNA、RNA、Protein引出三條主線,而本次課程講授DNA的生物合成。最后利用“復制叉”串聯(lián)第一節(jié)DNA復制基本特征。
三、說學法
課堂上主要采用課件加板書形式呈現(xiàn)教學內容。利用學科特點(從實驗歸納出結論)從經(jīng)典實驗入手,學習DNA復制的三個基本特征。同時,利用“復制叉形象的記憶,達到課后復述、應用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1、引入(5min)
回顧中學階段“中心法則”內容,構建基本學習框架,即DNA、RNA及蛋白質相關內容。本課時以DNA復制的基本特征為主。通過引導學生對相關經(jīng)典實驗回顧、分析,梳理DNA復制基本過程,導出“復制叉”概念。
2、講授新課(30min)
圍繞“復制叉”,以課件加板書的形式呈現(xiàn)其圖例。依次結合常用實驗技術(同位素標記、示蹤,密度梯度離心,放射自顯影等),從經(jīng)典實驗中得出相關結論。教學過程以啟發(fā)式為主,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理性推導,自我總結。從原核體系入手,由簡到繁,將相關結論推及真核體系。全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避免“填鴨式”,增加講授趣味性。
3、歸納總結(5min)
DNA復制的基本特征是復制過程的綜合提煉,利用“復制叉”這一重要概念將全過程串聯(lián),便于學生記憶的同時,也能拓展涵蓋相關知識,如岡崎片段、前導鏈、后隨鏈等。
參考文獻:
[1] 查錫良.藥立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2] 唐炳華. 生物化學[M].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
[3] 林 凡.高冬.王一崢.等.生物化學“糖代謝”說課設計方案[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13:54-55
[4] 姜小軍.高校教師說課技巧芻議[J].教育與職業(yè),2012,3:176-177
[5] 李懷晶.張 冬.應用多元教學法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J]. 西北醫(yī)學教育,2012,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