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濱
[摘 要]民生問題越來越為黨中央和全社會普遍關注,這對檔案工作的服務領域和重點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勢和條件下,檔案部門如何主動融入民生領域、檔案工作如何自覺服務民生,這是擺在全體檔案人員面前的新課題。
[關鍵詞]民生;檔案;新形勢
近年來,民生問題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關注、著力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關注民生,是“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理念的深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所在。民生問題越來越為黨中央和全社會普遍關注,這對檔案工作的服務領域和重點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勢和條件下,檔案部門如何主動融入民生領域、檔案工作如何自覺服務民生,這是擺在全體檔案人員面前的新課題。檔案部門要積極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和群眾的迫切愿望,加快推進民生檔案建設,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檔案服務。
一、充分認識民生問題的重要性
所謂民生問題,就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边@是科學發(fā)展觀以人為本核心內容的具體落實,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民生問題是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直接現實利益的重要問題。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期我們黨執(zhí)政治國的理念。檔案部門要把檔案工作服務民生、服務人民群眾作為新時期的首要任務,作為貫穿工作始終的一條主線,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建立新形成的與民生有關、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各類檔案,有效整理各類民生檔案,積極推動檔案工作服務民生、服務人民群眾。
二、深刻理解民生檔案的基本內涵
民生問題涉及社會各個領域,涉及不同的群體層面。尤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民生問題不僅其內涵在不斷拓展,而且其構成要素也在不斷變化,既有政治的、又有經濟的,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質的,既有文化的、又有生活的等等。民生檔案從內涵上來講,是指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形成的與人民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專門檔案,是民生問題的原始記錄和真實反映。從外延上看,民生檔案是指教育、就業(yè)、分配、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公共管理等民生領域中形成的各類涉民檔案。具體來說,民生檔案主要涉及以下領域及內容:
一是民主政治檔案。包括公民在參與民主選舉、申訴個人利益、村務公開等方面所形成的檔案;二是社會保障檔案。包括公民在勞動就業(yè)、工資福利、收入分配、養(yǎng)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生產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檔案;三是企業(yè)改制、破產檔案。包括企業(yè)改制、破產后企業(yè)資產評估、流向、轉讓、拍賣、重組以及企業(yè)財務管理、職工安置、失業(yè)、政策處理等方面所形成的檔案;四是教育衛(wèi)生檔案。包括學校教育收費、學生招錄、公平施教、學籍管理以及群眾看病、醫(yī)患處理、病案防保、醫(yī)療保險等方面所形成的檔案;五是安居樂業(yè)檔案。包括土地承包、拆遷征用、房屋權屬、山林延包、移民安置、人口婚姻、轉業(yè)復退、知青安置、環(huán)境居住、食品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檔案;六是公共服務檔案。包括公民在出行、旅游、休閑、娛樂、辦事等方面所形成的檔案。
上述六項內容雖不能準確全面地概括出民生檔案的基本內涵,但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民生檔案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與和諧社會建設密不可分,做好民生檔案工作不僅是時代的需要,歷史的需要,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為民服務做到哪里,民生檔案工作就要覆蓋到哪里。
三、全面加強民生檔案工作的具體舉措
(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
抓民生檔案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的社會工程,單靠檔案部門自身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各級各部門的密切配合與協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民政、衛(wèi)生、教育、國土、環(huán)保、房管等作為民生檔案管理的職能部門要在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統(tǒng)一指導下,認真履行本部門民生檔案的管理職能,積極配合本級檔案部門做好各自工作,健全工作網絡,尋找服務載體、拓寬工作渠道,努力實現各系統(tǒng)民生檔案的良性互動,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強收集,確保齊全
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按照建立新型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要求,做好民生檔案的收集工作,努力構建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一是要徹底澄清家底。要深入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農村、社區(qū)等基層部門,科學界定民生檔案歸檔和移交范圍,掌握本地區(qū)各類民生檔案的主要內容、數量、保管和利用情況。二是要科學界定范圍。將教育、勞動就業(yè)培訓、收入分配、醫(yī)療衛(wèi)生等有關人民群眾生活的檔案納入民生檔案的工作視野,并及時調整檔案接收范圍,把所有涉及到人的檔案納入進館范圍,充實館藏民生檔案。三是要創(chuàng)新接收方式。對分散在各個機關和部門的與民生有關的各類專業(yè)檔案進行提前接收。同時,對一些利用率較高卻受各種因素制約難以提前移交進館的民生檔案資源,可通過電子文件在線接收、全文數字化、目錄移交等方式,整合本區(qū)域各類涉及民生的現行文件和檔案信息。
(三)規(guī)范管理,提高水平
要加強民生檔案的科學管理,努力構建以法律法規(guī)為保障、以現代科技為手段、以安全體系為基礎的檔案管理工作格局。一是要建立健全民生檔案工作規(guī)范,指導有關部門制定相關的業(yè)務標準,完善民生檔案管理制度體系。如建立民生檔案登記制度,對有關部門形成的各類民生檔案進行排查和登記,全面掌握民生檔案形成規(guī)律、管理現狀和利用需求等情況,實施有效監(jiān)管。二是要加快數據處理。要以婚姻檔案、知青檔案、土地檔案、房產檔案、山林定權檔案等民生檔案專題數據庫建設為重點,盡快啟動一批查閱利用率較高、社會影響大、有一定工作基礎的民生檔案信息專題庫建設工程,努力實現計算機檢索,提高民生檔案利用效率。三是要擴大網絡共享。借助社區(qū)信息亭、城市數字電視網絡、農村遠程教育網絡等基礎設施,以及局域網、檔案網、政務網、互聯網等網絡平臺,加快區(qū)域電子文件中心建設,實現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在不同范圍內充分共享。
(四)強化利用,服務民生
圍繞群眾利益問題,著力提升檔案工作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拓展檔案服務的廣度和高度,努力使民生檔案的潛在價值得到充分實現,把“死檔案”轉化為“活信息”。一是開展便捷服務。在做好日常服務的基礎上,逐步實行函電代查、網上查詢、熱線服務、休息日服務等人性化服務方式。積極利用檔案信息網站,使民生檔案服務工作更加便利快捷。二是開展主動服務。要廣泛開展民生政策文件進社區(qū)、下農村、到街頭等主動服務,把黨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性文件送到老百姓手里。使廣大百姓不出社區(qū)、不出村鎮(zhèn)就可以查閱黨和政府的民生政策文件。三是開放館藏資源。要根據有關規(guī)定,在保守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劃定開放范圍。制定利用辦法,簡化利用手續(xù)。同時,開辟檔案閱覽場所,提供服務平臺,使更多的人民群眾享受館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