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松
摘 要: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發(fā)展的重要方向,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素質(zhì),彰顯學科優(yōu)勢。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意識和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結合思想政治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主體 思想政治學科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在合作中發(fā)揮個人和團體功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zhì)的學習方式。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堂上,往往存在教師壟斷課堂,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局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一改傳統(tǒng)課堂的弊端,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契機。然而,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這種以小組合作為方式開展的教學活動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一、創(chuàng)設有利于合作探究的情境
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對合作探究活動的積極性對合作探究的效果具有明顯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注意創(chuàng)設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有利于合作探究開展的情境。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到哲學部分的“創(chuàng)新”問題時,由于哲學部分內(nèi)容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很少有學生會對哲學內(nèi)容感興趣,而直接拋給學生一個關于“創(chuàng)新”的課題,學生探究思考的興趣不濃厚。為此,筆者在課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每當節(jié)假日的時候,老師都會收到很多學生寄來的賀卡,對于每一份凝聚著學生情誼的賀卡,老師都非常喜歡。然而,相較于各種從商店買的華麗的賀卡,老師總是對那些學生親手做得非常具有個性化的賀卡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學在收到賀卡的時候也會擁有同樣的感受。那么,現(xiàn)在就請你們從哲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為什么親自做的個性化的賀卡會更受歡迎呢?”這樣一個原本有些枯燥的關于創(chuàng)新的探究課題,在“賀卡”這樣一個學生很熟悉的事物的包裝下,很容易就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在情境的包裝下,學生對這個課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接下來的探究活動中,學生積極性高漲,整個探究活動獲得較好的效果。
二、明確小組成員分工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然而,一些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常常會遇到一些“搭便車”、“合作學習任務分配不平衡”、“小組合作成為了少數(shù)人的合作”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究其原因,歸根結底是小組合作中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不明確、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對小組成員的任務進行合理分工。例如,在一個合作探究活動中,有的學生扮演總結員,有的學生扮演觀察員,有的學生扮演記錄員,有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等等,這樣讓學生扮演自己的角色,分好任務,各司其職,這對于提高合作學習質(zhì)量非常關鍵。當然,考慮到學生發(fā)展的全面性,在分配任務和角色時要注意動態(tài)性,讓學生在不同的角色中切換,培養(yǎng)多方面的能力。
三、教師要扮演好合作學習引導者的角色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相對來說,教師就要從主角的位置上退了下來,教師應當扮演什么角色才恰當呢?當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瓶頸時,教師要在一旁進行恰當引導,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以便讓探究活動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筆者在講經(jīng)濟生活時,就以“低碳經(jīng)濟”為課題,讓學生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分析,闡述我國如何才能走上“低碳經(jīng)濟”的發(fā)展道路?這個課題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問題,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如果完全放手把它交給學生探究,那么在缺乏系統(tǒng)性、網(wǎng)絡性的思維能力的前提下,學生很難考慮周全,思維很容易陷入單一化局面。為了幫助學生打開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思考,筆者先給學生呈現(xiàn)了幾段關于“低碳經(jīng)濟”的材料,再引導學生從國家、企業(yè)、消費者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為了保證問題分析的全面性,并且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思考活動中,筆者讓每個小組中的成員進行分工,分別扮演國家、企業(yè)、消費者三個角色,再進行探究和討論,這樣效果好得多。另外,在小組進行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上來回巡視,督促每個學生都認真投入到探究活動中。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及時幫助他們答疑解惑,使得探究活動能夠順利推進。可以說,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看似“無為”的角色卻蘊含大學問,要努力發(fā)揮引導者的角色,這才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
四、構建科學的評價機制
在合作學習中,評價環(huán)節(ji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評價方式主要以結論性評價為主,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探究過程往往是這種學習模式最大的特點,如果單純地靠結論性評價,就會忽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因此,教師在對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進行評價時,要更加側重對小組合作過程的評價,把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諸多方面的表現(xiàn)納入評價考察的范圍,這種過程性的評價可以更好地激勵學生發(fā)揮多方面能力。除此以外,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還要注意把個人評價同小組評價結合起來,通過對個人的評價,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發(fā)展,通過對小組的評價促進學生合作協(xié)調(diào)能力的提高。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教師要敢于迎難而上,在不斷探究和思考中完善這一教學模式,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有效彰顯思想政治學科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姜文博.“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J].新校園:上旬刊,2012(12).
[2]繆永紅.思想政治課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情感體驗[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1(10).
[3]袁法開.高中思想政治課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qū)及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