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芹
英語是一門語言,它既有枯燥無味的一面,又有鮮活的一面。怎樣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初中生的英語能力和水平呢?在初中英語的課本中,口語內(nèi)容是很多的,比如:買東西、打招呼、看病、聚會、打電話等,將口語內(nèi)容穿插在書本中,突出反映了英語的交際性功能。具體而言,該采取什么方法加強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呢?
一、培養(yǎng)思維習慣,加強口語能力訓練
英語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這種方法就是在排除母語干擾的基礎(chǔ)上,憑借英語表達自己的意愿,如果沒有經(jīng)過思維的訓練,無疑會以母語作為中轉(zhuǎn)站,用自己的母語理解過后存儲于記憶中,再用腦海中僅有的英語語法詞匯拼接在一起表達出來,這樣依賴母語必定會受到母語的影響,最終的結(jié)果是不合常理的,也就是所謂的“中式英語”。例如:在讓其他人先做某件事時,像上車或者進教室,很多人會受到漢語的干擾,根據(jù)日常行為習慣,直接把漢語譯成英語:Please Go first.You go first.根據(jù)英語中的語法規(guī)則應說成:After you。又如:在中國,我們與朋友分別時常常說“慢點走”、“一路走好”等客氣話,對于沒有英語思維習慣,也不熟悉英美文化差異的人來說,他們一般會說成:Go slowly.Ride slowly.這些說法聽起來特別別扭,所以經(jīng)常導致交流失敗的嚴重后果。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們應該試圖讓自己的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地道的英語,培養(yǎng)他們在聽的同時將內(nèi)容直接用英語儲存在記憶里的好習慣。只有具有這種積極的表達過程,才能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口語交際能力。
二、營造語言氛圍,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初中生的年齡還小,正處于好奇的年齡段。他們愛聽故事、喜歡參加各種表演活動。教師不妨利用這一特點,把課文對話改編成一個個與學生生活相關(guān)的故事,用一個個完整的故事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教師自己充當導演,讓每個學生都來做演員,依據(jù)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開展自由表演活動。這樣學生就能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與英語技能開展口語交際活動。學生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每個人都爭著參與到表演之中。學生大膽地用英語開展會話活動,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潛移默化地讓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培養(yǎng)與提高。例如:在教學“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這一內(nèi)容時,就播放視頻,用宋祖英演唱的《陽光燦爛》營造氛圍,通過多媒體制作畫面,把陽光燦爛的場景呈現(xiàn)給學生。就在學生盡情地玩耍時,突然天空變得烏云密布,霎時間大雨傾盆。于是學生拿出雨傘準備離開,由于雨下得很大,引起山洪暴發(fā)。一個人被淹沒在洪水中,最后被沖到一個小島上。而島上正在下著大雪,天氣十分寒冷。但他還是克服重重困難,終于獲得重生。在這樣的情節(jié)中開展英語表演交流活動,不僅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加,還讓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提高。
三、注重個性差異,協(xié)調(diào)各層次學生發(fā)展
心理學研究理論認為,初中學生正處在個體差異與群體差異較大的階段。因此,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差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情況、智力方面存在的差異,以及學習方法與學習策略的差異,采取相應的策略。對于口語教學來說,不能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看他們的學習潛能。尤其對于那些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更應該因材施教。Dawley曾說:“成功并不總是意味著通過某次測試或者獲得某種知識,有時意味著學習者必須汲取某種教訓,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庇⒄Z學科的學困生在初中階段多于其他任何學科,能夠讓學困生獲得學習或生活方面的某種強化,也許比強迫他們學習要有用得多。Hymes認為人的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知識,二是使用。心理學實驗證明:在信息的傳遞過程中,35%是語言傳遞,65%是非語言傳遞。因此,在整個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要避免拔苗助長,要充分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本著“著眼中間,兼顧兩頭”的原則,讓他們各盡所能,快樂地享受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樂趣,盡量減弱失敗給他們帶來的挫折感。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四、了解文化間差異,增強語言的得體性
中西方文化習慣存在很大的差異,語言方面的差異也同樣存在。學習英語的人在與別人的交往中,特別容易以自己的母語習慣與他人交流,這樣的跨文化交際,多多少少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直接導致交流時出現(xiàn)問題,甚至失敗。例如:在國外,如果詢問別人的年齡、婚姻狀況、薪資水平等,一般會說:“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How much do you earn each month?”在我們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就已經(jīng)使人家不高興,因為在英美國家,詢問這些私人問題是不禮貌的表現(xiàn),人家覺得這些都與你無關(guān),可能就會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著嗎)。又如:在中國,若是受到表揚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謙虛地說:“不,不。”“哪里,哪里?!弊g成英語便是:“No,No.”這樣的回答會讓本族人感到特別困惑,不理解為什么稱贊他,他不表示感謝,反而說贊美的不對。如果中國人想對別人的稱贊表示感謝,一般會回答:“這是我應該做的?!弊g成英語則是:“Its my duty.”本族人聽了就會想了:其實他并不愿意做這些事,只是由于他的責任才做的。這樣一來,就與所要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由此看來了解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也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學習策略是多種多樣的。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應不斷學習相關(guān)理論并總結(jié)實踐經(jīng)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實現(xiàn)師生角色的轉(zhuǎn)變、以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chǔ)進行口語合作學習任務(wù)的設(shè)計、加強合作技能和交流口語的訓練、實行科學的評價方法等,推動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