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李軍等
摘要:在這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微小說、微博、微電影似乎都在一夜間成了熱門話題。在新媒體的迅速更新及普及下,微電影由于其放映的方便性,制作成本較低,故事性強等特點以不可抑止之勢進入大眾生活中,更是對青少年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正確的在學校教育利用這一趨勢,微電影將會是學校教學中的一種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微電影;學校教育;現(xiàn)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31-7406-02
微電影是2010年在國內興起的,通過近幾年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微電影已經(jīng)成為了信息時代的一種重要的傳播媒介和平臺。首先,微電影不是視頻短片,它是完整的、有頭有尾的電影,與傳統(tǒng)電影一樣,都追求戲劇性和故事性;其次,微電影是電影的其中一類,只是微電影是一種大眾話語權,人們通過微電影能夠更加自由、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最后,在傳播方面,微電影短小精悍,很適合人們在較短的時間內隨時用移動設備進行觀看。微電影具有以下明顯優(yōu)勢:一是低投入,短周期,易發(fā)行,微電影的制作相較于傳統(tǒng)電影投入資金大大降低,而且對拍攝器材的要求低,往往只需要普通的相機甚至是手機就能完成,而且,由于微電影的發(fā)行一般僅僅是在網(wǎng)絡上,所以周期也縮短了許多;二是微電影帶來了傳統(tǒng)電影所不能想象的互動和參與,顯得離大眾更加接近,普通路人也可以是演員,甚至是導演,而廣大的網(wǎng)名則成了義務的宣傳者;三是微電影更容易吸引觀眾,由于微電影更接近日常生活,更易引起共鳴,產(chǎn)生好感;現(xiàn)如今成功的微電影不斷浮現(xiàn),如姜偉執(zhí)導的《看球》,講述了一對普通父子的真摯情感,看過的觀眾無一不深受感動。而《老男孩》的橫空出世,給70后、80后的同齡人產(chǎn)生巨大的共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 微電影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
雖然隨著網(wǎng)絡上微電影越來越受到追捧,其中也包括一大部分的在校學生,但是微電影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還面臨著幾方面困難,任重而道遠。
1.1 網(wǎng)絡微電影的信息針對性差
現(xiàn)在學生了解和觀看微電影的途徑基本都在網(wǎng)絡中,大部分是視頻網(wǎng)站推薦或微博轉發(fā)社交網(wǎng)站上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到微電影的宣傳途徑基本是以網(wǎng)絡宣傳為主的。目前,由于網(wǎng)絡的監(jiān)管方面還不是很健全,導致微電影的題材及內容都是魚龍混雜1[4]。在學校中應用微電影該如何去選擇?如何避免將學生接觸微電影后,在課后生活中接觸到有害的信息?這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1.2 未用學習的心態(tài)觀看微電影
學生觀看微電影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因為主題感情很感動人,有人是因為微電影時間短觀看方便,還有的是因為微電影中有他們喜歡的演員,很少部分的學生是覺得觀看微電影能夠學習到一些知識和道理。由此可以看到,學生觀看微電影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覺得能學到一些知識或者道理,只是單純的娛樂,或為其中的某個演員,亦或僅為了打發(fā)時間。這樣對于學生這類個體來說并不是一個好事情。
1.3 教育教學微電影缺少制作資金
在談到教育教學微電影制作的難題時,大部分人認為是由于缺少制作資金,還有部分認為是缺少制作團隊,但是制作團隊的缺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制作資金的緊缺。雖然說微電影有成本低的特點,但是畢竟資金越高制作出的微電影質量上肯定越精良,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觀眾對明星或者導演的個人崇拜也起著很大的作用。而應用于教育的電影無法去通過常規(guī)的廣告植入和贊助商鳴謝等途徑去進行籌集資金,那么拍攝具有教育意義的微電影的投資是個問題。
1.4 微電影未真正融入教學
目前,微電影在教學中的應用還是少,原因之一就是能夠應用于教學的微電影還是比較少,而且現(xiàn)在的教師也沒有良好的意識去將微電影融入教學。微電影如果能應用到課堂上,將會是一種全新的輔助教學的形式,微電影時間段,內容豐富具體,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接收和吸收新知識,且能夠活躍課堂形式,不枯燥。微電影的制作拍攝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電影也比較便捷,學生興趣比濃厚。然而將微電影融入教學中,意味著教學的又一次小改革,教師如何去將微電影的內容和教學內容融合將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2 微電影在學校教育應用的策略
2.1加強微電影內容的針對性
目前雖然網(wǎng)上微電影的消息很多,也有不少微電影,但是現(xiàn)在網(wǎng)上的微電影主題都為愛情喜劇類的較多[6]。且網(wǎng)絡微電影充斥著強烈的商業(yè)色彩,這類微電影對于教學都無任何的幫助。對于這一問題,首先我們可以制作系列的富有一定教育價值的微電影放在網(wǎng)絡上,并且提倡學生去觀看;其次是對于網(wǎng)絡上的微電影可以通過相關部門對網(wǎng)絡用戶上傳的微電影進行把關,去除那些制作低劣、思想內容膚淺,對社會道德風向產(chǎn)生破壞力的作品,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低質量的微電影在市場上出現(xiàn)。
2.2內容精中求精,觀后回味思考
傳統(tǒng)的所謂大片、高資金制作的電影,往往是著重電影的各種大場面的制作、畫面的效果精良以及能吸引人眼球的巨星、名導演,而微電影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把側重點放在了電影的意義及情節(jié)上,它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讓觀眾產(chǎn)生共鳴,這對微電影的題材及劇情上是一個不小的考驗2[7]。內容上不僅要新鮮有趣,而且要富有含義,值得回味。在制作上,要求微電影制作時,對于題材和語言的選擇要再三斟酌。運用于教學中的微電影也是一個道理,只是觀眾換成是學生,這就要求微電影的內容在原先的基礎上還要具有教育教學意義,能夠讓學生短時間內通過觀看微電影來理解所學的知識。且對于學生,可以通過讓學生及時寫觀后感,讓學生能夠在觀后思考回味,并從中領悟到個中道理。
2.3擴散渠道,多方籌資
微電影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在還是一項新的嘗試,各方面都還不成熟。拍攝微電影所需的成本問題急需解決。一是教育部可以對這項投入評估后,將微電影的拍攝作為教育資金支出進行預算,獲得國家支持。二是可以整合社會的力量,在社會上進行呼吁宣傳,進行籌資。也可以通過宣傳,從而讓有能力去進行微電影拍攝的社會人士自發(fā)的進行拍攝,分享給教育事業(yè)。
2.4形成適合于教育教學的微電影庫
由于微電影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狀態(tài),各方面都還不成熟。可以通過教師交流,將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分享。將能夠用于教學的按照不同的教學需求微電影進行分類整理,形成適合于教育教學的微電影庫,通過網(wǎng)絡等等途徑進行分享傳播。教育部支持拍攝教學微電影,這樣能有更專業(yè)的教學微電影。鑒于目前微電影應用于教學的經(jīng)驗還少,可建立教學實驗區(qū),總結出微電影應用在教學中的經(jīng)驗,然后進行推廣。
3 結束語
在這個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新生的事物層出不窮,而微電影在教學應用這方面還要接受很多的考驗,還不夠成熟,前進的道路也將困難重重。我們應該借助微電影這個平臺,讓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所創(chuàng)和發(fā)展,開始一個新的里程。
參考文獻:
[1] 侯錫彪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微電影的發(fā)展導向探析[J].傳承,2011(12).
[2] 呂艷萍解讀微電影的傳播特點與未來之路[J].東南傳播,2012(4).
[3] 陳紅蓮網(wǎng)絡"微電影"的傳播學解讀[J].今傳媒,2011(12).
[4] 鄭曉君微電影——“微”時代廣告模式初探[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1(6).
[5] 沈麗華周潔淺談“信任鏈”機制在微電影《一觸即發(fā)》中的作用[J].大舞臺,2011(7).
[6] 房棟徽電影的發(fā)展特點與趨勢[J].電影文學,2012(5).
[7] 李榮榮傳播學視域中的微電影敘事策略探究[J].東南傳播,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