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寬 (東北師范大學,130024)
促進學生掌握技能的四個關鍵點
吳海寬 (東北師范大學,130024)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講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傳授知識的前提—激勵、喚醒和鼓勵。”在運動技能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過程的互動與生成,能夠確立學生的認知起點,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拓展學生的思維,并加強與學生的心靈交流,促使學生樂學、想學、會學,促進學生對技能的有效掌握,提高教學質(zhì)量。
要讓學生樂于參與體育學習,讓學生喜歡上體育教師和體育課是先決條件。因此,第一,要讓學生喜歡上教師,這就需要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保障。對此,教師應主動親近學生并與學生交流,如,在學生開學入校的第一天,教師走進教室親近學生,給學生留下第一印象;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體現(xiàn)出自己對學生的關心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要給學生以安全、信任的感覺,并努力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好伙伴。第二,要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在課堂上,教師應多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和舞臺;對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無論對錯都要給出明確的解答;要通過多元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保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始終愉快地學習。第三,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輕松的心靈交流平臺。這樣的平臺一旦建立,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就會變得更加順暢,學生也會主動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有利于教師安排練習或者進行及時調(diào)整,由此,教師提出的練習將是學生想學習的、想?yún)⑴c的,也就會讓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具備想學習新技能的心態(tài),能積極主動地把新技能的學習與原有的技能基礎進行聯(lián)系的意向。這種意向就是教學中的情感動力,教師就要抓住并利用這種情感動力,解決好學生的問題。因此,新技能學習的導入設計環(huán)節(jié),一定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感,找到情感激發(fā)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新技能的心理動機。課堂上,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方法是多元的,教師微笑著點點頭、豎起大拇指、贊賞的目光、輕輕地撫摸頭等,都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練的精神催化劑;“你的動作姿勢很標準、你的運球速度剛剛好、繼續(xù)努力你會更棒等”,教師應充分利用這類激勵性評價……通過這些方法和途徑,可以減輕學生因動作不夠標準或完成質(zhì)量差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激勵學生在嘗試中獲得成功與快樂。如,在學習行進間運球技術過程中,對學生初學獲得一定成功時,可以給學生簡單的肯定性評價——“你的運球姿勢很標準,繼續(xù)保持”;當練習一段時間后,學生的運球速度逐漸提高,可以進一步肯定并給出建議“在運球時把視線離開球會更好”,學生獲得教師的肯定后心情會很愉悅,也容易接受教師的建議,進而掌握并提高運球技術。
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視對學生思維的拓展,這將不利于學生對動作的理解,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認為學生的思維達不到相應的程度,忽視了技能形成的思維過程,不給學生積極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只是讓學生接受現(xiàn)有的結論與方法,導致“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的局面形成;二是沒有以學生為主體,所有問題都是由教師思考并傳達給學生,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因此,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課堂目標,知道通過上課要學會什么;然后,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同時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學習、討論、交流,教師再進行點評、歸納。這樣的課堂,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學練,主動地思考問題,也才能夠真正地理解并掌握技能。
以學習蹲踞式跳遠為例,動作的過程有嚴格的順序要求;具有階段性與連貫性的各個階段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都是思維展開點,從動作的連貫性讓學生思考,并進行連貫性的教學示范和實驗,可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學生才能夠真正理解技術動作的形成規(guī)律,進而掌握各個階段關鍵點。建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不僅在自我認識上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思考,還要在情感上不斷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把學習技能的課堂創(chuàng)設成寬松、和諧、平等的課堂,讓學生心情愉悅地學習動作,只有在這種氛圍的課堂中學生才能大膽地展開自己的思維,對學習的動作有更深入地理解。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積極的肯定,即使是簡單的一句鼓勵,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動機;教師要多運用積極鼓勵的語言評價學生,如,“你的想法很好”,“練習次數(shù)、時間把握得比較好”,“你說得很有道理”……想方設法地減輕學生因害怕表達錯誤而帶來的膽怯心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學生就會逐漸地在不斷的思考過程中養(yǎng)成主動思考的意識,而經(jīng)過思考后的練習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角度來講,任何新的技能的形成與掌握,都要建立在已掌握技能的基礎上,而已掌握的運動技能就是學習新技能的起點。因此,在傳授新的技能之前,要指導學生進一步鞏固、熟練已有技能,為學習新技能做好鋪墊。如,在學習行進間運球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拿到球后先進行原地運球的練習,逐步過渡到慢走運球、快走運球、慢跑運球直到快速行進間運球,從而在不斷鞏固、提高原有技能的基礎上,又不斷地掌握新的運動技能,最終達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