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芝
新課程標準指出,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強化科學研究過程,強化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方式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在化學這門課中,很多教師因為在升學考試中對于化學實驗操作性和規(guī)范性沒有要求也沒有相關的考試,從而忽視了化學實驗的重要性,沒有對化學實驗做出規(guī)范性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教師忽視了對化學實驗的驗證,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探究能力的提高.我們應該改變這一現(xiàn)象,使學生在化學課堂學到更多東西,能力得到更大鍛煉.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改進實驗方式,增加學生對實驗的興趣
改進實驗的方式是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在實驗演示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提前認真地做好準備,要在這個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去動手,去思考,從而讓學生更快地學到化學知識.舉一個例子,講催化劑概念、氧氣、氫氣、酸堿鹽性質時,演示實驗尤為重要.我們要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如在鑒別氧氣的時候,我通常是準備兩個不同氣體的罐子,讓學生觀察把一根帶火星的木條分別的放在兩個集氣瓶中會產生的不同的反應,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猜測辨別哪個是氧氣,最后再得出一個總結.再舉一個例子,在做如何實驗室制造氫氣的時候,我讓學生猜測使用鋅還是用鐵元素.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學生去觀察用鋅和鐵分別的去和稀硫酸做反應時,它們的各自不同的反應,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最適合制造氫氣的元素時什么.再接下來就是可以把實驗的詳細步驟和實驗注意事項教給同學們.觀察帶來的學生獨立的思考以及他們之間的思考交流,增加了學生不少學習興趣,教師要因勢利導,讓學生們把興趣轉化為學習的樂趣.
在實驗的最后,還應該注重學生寫的實驗報告或者實驗心得,從其中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
二、讓實驗結合實際,貼近生活
根據(jù)化學教育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和教學的進度,教師應該把化學實驗的開展更加的貼近生活,結合實際的去講解,不但加深了對化學的實用性的建樹,也為學生獨立生活和進入社會打下一定的基礎.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也更加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了.教師設計實驗時候盡量的靠近生活,例如在講解酸堿度這一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地去測量當?shù)氐耐寥赖乃釅A度和相對的解決方案.還有想加碘鹽的這個更加貼近生活的案例.教師可以自己設計,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地去設計,通過學生自己的設計,可以鍛煉他們的思維縝密性和邏輯性,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創(chuàng)造力.這個過程的意義不在于化學這一門課上,對于數(shù)學,物理這些主要課程的學習也有實際的意義.
在有關的課后作業(yè)方面也可以布置一些學生能夠做的小實驗.結合教材內容和課堂所學的知識點,讓學生設計相關的小實驗,有條件的可以自己動手做,前提是在安全保證下的.做這些家庭小實驗,能讓他們更加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知識點.
三、重視知識獲取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過去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采用應試教育的模式,對于實驗只是注重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重復簡單的機械式的操作而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和設立問題情景還有解答思路的分析.近幾年化學試題中出現(xiàn)科學探究內容,對初中化學教學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xiàn)今課改的要求,我們要準確把握住方向,不離開課本知識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科學實驗的探究,開發(fā)自主探究能力,漸漸形成科學探究能力.為了提高學生在化學實驗的科學探究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借助典型的化學實驗來引導學生的思維探究.
1.以課標和教材的整體性為指導,對學生的實驗訓練進行分階段和分層次的實施.比如在觀察硫燃燒時的現(xiàn)象時,由于不同形態(tài)的物質不一樣燃燒時的現(xiàn)象也不一樣,固態(tài)的硫先被液化再氣化,所以在空氣中它燃燒時就會產生藍色的火焰.
2.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把演習實驗改成設計實驗.讓學生自己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而提出方案設計實驗,提高他們的開發(fā)性思維.
3.采取聯(lián)系知識點的方式.利用一些化學知識點或者元素的特性,把有相同性質或者相似的知識點或者實驗相結合起來教學,就像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這些氣體的制取,他們的操作實驗都具有相似的特點,這樣關聯(lián)起來傳授與學習,有利于學生們學習和理解,也對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化學實驗的教學方案要隨著教育制度改革一起不停地改進.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對于學生能力的鍛煉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最有利于學生產生化學興趣的過程,能讓學生學習到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獲得了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