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章芳
常常聽到老師抱怨:“現在的教材真難教,總有一些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太遠的話題。無論是課文還是作文,都是如此?!睂Υ宋铱偸俏⑽⒁恍Γ骸耙怯须娔X,能用多媒體,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設一個富于激發(fā)兒童情緒、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將兒童引到特定的情境之中,當兒童的情感被激發(fā),并產生愿意學習的愿望時,學習才能收到好效果。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的情境教學,就非常重視一課開始富有情感的導語激發(fā),她以富于形象、生動、優(yōu)美的激情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或以具體形象的畫面、實物、電腦圖像等教學媒體,將學生引入所要學習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學生的情思。在整個過程中,李老師也很善于引導、激發(fā)兒童的想象、思維和情感。如果說多媒體是“花”的話,那么學生就是“佛”。要是我們能借多媒體這朵“花”,獻給學生這些“佛”,那么學生學習起來就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鄉(xiāng)下人家》這篇課文離學生的生活的確太遙遠,很多學生都不知道鄉(xiāng)下是什么地方,更不要說鄉(xiāng)下的風景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我決定借助課件的力量。一堂課結束,我深有感觸?,F在把自己的幾點心得記下來,與大家共享。
一、巧借圖片,情系鄉(xiāng)村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睂W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結合,就能大大提高認知效果。因為人們所獲得的知識只有在情感里保存得最牢固。學生學了許多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遺忘,但是凡打動兒童心靈的東西,都會在其情感深處留下深刻的記憶,終生難忘。所以,我先在“情”字上作文章。上課伊始,我便對學生進行了調查,發(fā)現到過鄉(xiāng)下的人不多,即使去了鄉(xiāng)下的學生也說不出鄉(xiāng)下的風景,只知道鄉(xiāng)下的路難走,養(yǎng)了許多雞和鴨。于是我故意神秘地問學生:“你們想知道鄉(xiāng)下到底是什么樣嗎?”學生的回答響亮又肯定,于是我又不失時機地提醒:“請睜大眼睛,仔細看清楚?!痹捯魟偮?,伴著音樂,鄉(xiāng)下的一幅幅美麗的風景圖片以各種不同的樣子展現在大屏幕上。我悄悄地觀察了一下全班,發(fā)現他們的眼睛都亮閃閃的,有的學生甚至情不自禁地說:“哇,真美!”我暗暗高興起來。音樂一停,我立即問:“看了圖片,你覺得鄉(xiāng)下怎么樣?可以用一個字,一個詞,或者一個句子來說?!睂W生紛紛舉手,暢所欲言。雨果曾經說過:孩子們接受歡樂和幸福最為迅速,也最親切,因為他們生來便是幸福和歡樂的。”學生們能如此情不自禁地融入課堂,最大的功臣應該是多媒體呀!
二、鮮花綻放,美留心中
許多心理學家的實驗都證明:人們對愉快的事情記憶得最清楚,回憶的細節(jié)也多,不感興趣的事情比較容易忘記,細節(jié)也不易被回憶?!墩Z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總目標中提出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這篇文章的美,學生是很難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體會到的。就像“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边@個句子,我覺得學生肯定對這些花非常陌生,所以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們認識這幾種花的環(huán)節(jié)。音樂一起,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的各種樣子,各種顏色的圖片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伴隨著老師聲情并茂的介紹:“萬物復蘇的春天,芍藥悄悄地開了,給春天帶來了無限的生機;烈日炎炎的夏天,鳳仙也張開了笑臉;碩果累累的秋天,雞冠花和大麗菊競相開放,似乎在為又一年的豐收慶祝呢!”學生邊聽邊欣賞圖片,還不時發(fā)出“哇哇”聲??粗鴮W生的興奮樣,我都為之陶醉。而下面的教學更是水到渠成:這些花是怎么開放的?用句子中的詞語來回答。什么叫“依著時令,順序開放”?除了從“依著時令,順序開放”這兩個詞中可以看出這幾種花是按時間的先后順序開放的,還可以從幾個標點中看出來,請仔細看看是什么標點。學生很快就找到了是逗號,還能說出原因是這四種花不能變換位置,所以不能用平時的頓號。
三、歌曲亮相,向往田園
課堂接近尾聲時,學生們仍有點依依不舍,對那遙遠而又美麗的鄉(xiāng)村充滿了無限的向往,眼睛總是盯著大屏幕不放。我趁熱打鐵:“在我們那個時代有一首關于鄉(xiāng)村的歌曾經傳遍了大街小巷,那就是《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現在請你們也來欣賞?!痹捯魟偮?,一首久違的老歌的清新旋律便飄蕩在整個教室。聽到歌聲,學生們顯得格外激動,有的在凝神靜聽,有的邊聽邊關注歌詞,有的甚至跟著旋律小聲地哼唱……一曲唱完,我深情相邀:“同學們,請你們有時間也到鄉(xiāng)下去走一走吧,去呼吸鄉(xiāng)村清新的空氣,去欣賞鄉(xiāng)村獨特、迷人的風景!”
雖然下課了,可學生們的心仍舊留在鄉(xiāng)下人家里。你看,現在教室里仍是熱鬧非凡。認真聽,原來大家都在議論紛紛——
“鄉(xiāng)下真的家家戶戶都會養(yǎng)雞、養(yǎng)鴨,我去外婆家看見的?!币粋€學生略帶點得意地說。
“還不止這些,我親眼看見鴨子戲水,可好玩了。”另一個學生連忙搶著答話。
“這有什么,我覺得還是那些花最漂亮!雞冠花真的像雞冠一樣呢!比我們學校的花好看多了?!庇忠粋€學生加入了討論。
“是呀,是呀,鄉(xiāng)下那么美,這個星期天,我就叫爸爸帶我去鄉(xiāng)下玩?!边@個學生的話立即得到了響應:“對,去鄉(xiāng)下!這個星期就去!”
……
聆聽著學生們的心聲,我感到非常滿足,也非常自豪。我滿足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我自豪終于實現了小課堂與大課堂的完美銜接。有今天的收獲,我要感謝多媒體這朵“花”,我更想借此機會,真心祝愿這朵“花”能在課堂上開得更艷、更美,永不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