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義(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科,四川 內江 641000)
腦中風對老年患者的影響極為嚴重,常見失語、認知障礙及偏癱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復發(fā)率高[1]。老年中風偏癱當前還沒有較為明確的治療方法,最佳的出路就是早期康復治療。筆者對80例老年中風偏癱患者行早期康復治療,達到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60例老年中風偏癱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經MRI及CT檢查確診為腦梗塞,生命體征穩(wěn)定,存在肢體運動障礙,符合《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2]?;加袊乐馗文I心肺功能疾病患者需排除。男108例,女52例,平均年齡(66.4±8.76)歲。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8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常規(guī)康復治療,包括控制血壓、對癥以及支持治療、減輕顱內壓、消除腦水腫、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早期康復治療,具體包括:①健肢位擺放??拷扰P位是患者最為適應也是最舒適的體位,肩部向前伸曲,注意肘腕以及手指各關節(jié)的伸展動作,可以放在胸前的枕頭上,同時上肢要盡力向頭部上方上舉,髖關節(jié)自然屈曲,切記足部不要內翻。②注意變換體位以及關節(jié)被動活動功能,以患者的具體情況為依據,盡力幫助患者的患側肢體進行肩部外展屈伸活動,同時注意髖關節(jié)做內外旋,踝關節(jié)背屈,并做好足趾的屈伸活動,從近端到遠端,1~2 h變換體位1次,以防止深靜脈血栓。③肢體的按摩。早期,可對健肢的一側進行穴位按摩,待有好轉后,再按摩患側穴位,要注意對拮抗肌群的刺激,并注意肌群間張力平衡的協(xié)調。④心理康復指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體貼,態(tài)度親切不可急躁,交談語氣要輕柔,不可歧視患者。護理人員通過自身的態(tài)度以及行動影響患者助其解除煩惱,并改變患者及家屬過分依賴藥物的心理,告知康復護理方法、了解體位護理知識,使患者樹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療。
1.3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運動功能應用FMA評價,日常生活能力使用ADL評價,經治療后,觀察組的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腦中風一旦發(fā)病,會出現(xiàn)嚴重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并嚴重地影響生活質量[3]。由此可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最終減少運動功能障礙,是當前醫(yī)務人員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應重點關注的方面[4]。
表1 兩組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FMA評分 ADL評分觀察組 8078.54±13. 6487.55±20.33對照組 8065.25±14. 3662.31±21.33 t值 4. 7695.773 P值 0. 0030.010
在中風患者恢復期間,應該盡早地給予早期康復治療,通過早期康復治療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致殘率。本研究對80例老年中風偏癱患者采取了早期康復治療,患者的運動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行常規(guī)康復的對照組比較,進行早期康復治療的觀察組效果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患者采取健肢位的擺放,有助于患者關節(jié)的相對穩(wěn)定,能夠有效地防止患者發(fā)生肩關節(jié)脫位等問題,同時能夠更好地克服患者發(fā)生異常肌肉痙攣,并能夠保證與拮抗肌保持在平衡狀態(tài),可以更好地預防痙攣的持續(xù)和加重,也能夠糾正因偏癱而導致的肌張力增高問題。此外,因為患側肢體的循環(huán)較慢,故此在輸液時,會加大循環(huán)的壓力,非常容易發(fā)生液體外滲的情況,因此在患側肢體輸液時,一定要限制患側肢體的運動,可減少對患側肢體康復的影響,所以輸液要禁止在患側。同時要讓患者進行被動性的關節(jié)活動,可以防止粘連的發(fā)生,也因為被動的活動,可以保持肌力,減少萎縮的可能。再者要注意抬高患側肢體,以便促進靜脈回流,按摩時也要注意先行健肢一側,然后再到患側。最后,要注意對患者進行心理康復指導,因為老年患者心理承受力較差,不良的情緒會對治療造成嚴重的影響,而積極的情緒則能夠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也可以促進患者康復,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康復指導方案,能夠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最終加快恢復。
總之,對老年中風偏癱患者采用早期康復治療,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加快恢復,在臨床治療中值得推廣應用。
[1] 杜 恩.老年腦中風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應用研究[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3,8(1):65.
[2]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xié)作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
[3] 王進民.老年腦中風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應用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1):176.
[4] 黃壯光.腦中風患者后遺癥偏癱的早期康復治療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1,17(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