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易經(jīng)》,人們往往會聯(lián)想到看卦算命。當然,這完全是斂財者對大眾的嚴重誤導。其實,作為五經(jīng)之首和中華哲學文化的源頭,《易經(jīng)》的哲學內(nèi)涵博大精深,包容萬象,揭示了宇宙自然和社會人生的普遍規(guī)律,又豈是那些淺陋的街頭術士們所能參透的呢?西漢以戴圣為代表的儒生們所編纂的古代典籍《禮記·五經(jīng)解》中這樣評價《易經(jīng)》:“潔靜精微,易之教也”;孔老夫子晚年學易更是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就是他老人家玩索《易經(jīng)》而有所得的明證;西漢的王鳳、唐太宗的宰相兼大書法家虞世南等人都十分推崇《易經(jīng)》。虞世南認為:“不讀《易》,不可為將相?!笨梢姟兑捉?jīng)》絕非雞鳴狗盜之徒所宣稱的《易經(jīng)》只是看卦算命的小玩意兒。
現(xiàn)代學校教育所培養(yǎng)的對象當然不再是一定要“修齊治平”的將相,但《易經(jīng)》的學說和精神,對今天的學校教育仍然具有極其旺盛的影響力。尤其坤卦的道理,在日常教學中起著撥云見日般的指導作用。
因此,這里就著重說說坤道在教學中的運用。
說坤卦之前,不得不先簡單說說乾卦。這是由《易經(jīng)》的陰陽互生學說決定了的,因為陰陽互生、陰陽一體,不可分離。
乾卦中的乾,代表的涵義是剛健、朝氣、生命力等等諸如此類的正能量。乾卦整個卦的要義就在于一句話:“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焙我庖??簡而言之就是:一群潛力巨大的人杰,張弛有度、運行有序、創(chuàng)造力無限,卻不需要有一個好像領導模樣的人在那兒指手畫腳,這樣才叫真的好!
在如今的教學上,我們憧憬“自主學習”的理想圖景?其實,我國先賢早在數(shù)千年前就有相關的經(jīng)典總結。
然而現(xiàn)實又是十分的凄慘:即便是發(fā)現(xiàn)“自主學習”這簡單四個字的“教育真經(jīng)”,也耗費了教育界先輩們幾十年心血。這是否也正如魯迅先生在論述人類發(fā)展歷史所付出的巨大代價時所說的那樣:“人類的血戰(zhàn)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p>
事情到此并未完結。每個老師都拿到了這個四字真經(jīng),可是領導者們又發(fā)現(xiàn)老師們似乎悟性太差,竟然不知如何去念。難道這責任僅僅在一線執(zhí)教者本身?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大的責任在于那個發(fā)現(xiàn)了四字真經(jīng)的人。教育的真經(jīng)為何是這四個字?你又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在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一定會出現(xiàn)種種問題,這些問題是不是就是老師們的這些困惑?這樣一問,答案不言自明:真經(jīng)的發(fā)現(xiàn)者手中是有“念經(jīng)”的秘訣的,但他(她)大概是想讓老師們自己去悟,自己悟來的收獲可能會更大。但“悟空”只能是少數(shù),“悟能”與“悟凈”才是大多數(shù),這一點在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幾十年的教育歷史進程中,已經(jīng)是被證明了的。既然如此,日常教學中“少、慢、差、費”就必然成為普遍現(xiàn)象,教學效果不理想便不言自明。
怎么辦?要讓老師們拿到會念“真經(jīng)”的秘訣。經(jīng)過仔細研讀,筆者發(fā)現(xiàn)《易經(jīng)》坤卦所包含的道理,就是人們苦苦尋覓的“真經(jīng)”的秘訣。
《易經(jīng)》中的坤卦到底包含著什么樣的道理呢?
前面提到,研究乾卦,我們發(fā)現(xiàn)了教學中“自主學習”這個四字真經(jīng)。那么,研究坤卦,我們就能得到學會念經(jīng)的秘訣。
坤卦中的坤代表地,其涵義是腳踏實地、見微知著、正直端方、方正大度、內(nèi)秀慧中、守口如瓶、位高不盛等等優(yōu)秀品質(zhì)。坤卦整個卦的要義就在于一句話:“用六,利永貞。”簡而言之就是:要想讓“乾”永遠呈現(xiàn)“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最佳狀態(tài),“坤”就得永遠忠誠而大度地做好“乾”的助手。這才是最好!
坤卦具體包含六個階段。
第一是“初六”階段:“履霜堅冰至?!币馑际钦f,作為配合者,基礎的也是首要的本領是應有一雙慧眼,能夠見微知著,做到未雨綢繆,以防患于未然。用在教學上,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應細心留意學生的反應,敏銳地感知任何可能的問題,以便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學重點。
第二是“六二”階段:“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币馑际钦f,作為配合者,最重要的美德是公平公正、端方正直、大度大氣,具有了這些品格,即使不再有其它更高的追求,也不會有什么不好的情況出現(xiàn)。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作為學生學習的評價者,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引領者,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培養(yǎng)自己在這三大方面的美德,才能使教學朝著正常、健康、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第三是“六三”階段:“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意思是說,人有了智慧的眼光、敏銳的感知等能力和公正端方大度等美質(zhì)以后,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含蓄低調(diào),如果讓你做管理的工作,不居功、不驕矜自用,就會有好的結果。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包辦一切,相反,只是配合學生,只是注重管理,能不能低調(diào)含蓄,對事情的順利發(fā)展至關重要。
第四階段是“六四”階段:“括囊,無咎無譽。”意思是說,離成功僅一步之遙的時候,更要謹言慎行,尤其是要管住自己那張容易“出禍”的嘴巴,盡管沒什么好處,肯定也沒什么害處。教學過程中,不是教師說多了學生就能會,說少了或不說了就都不會,甚至教學的實踐恰恰證明教師說多了教學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孔子告訴我們適時說話才是“王道”:“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而不復也。”不到學生的心里想要弄明白卻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時候,不要輕易地去開導他;不到學生的心里想要表達卻怎么也表達不出來的程度,不要輕易地去啟發(fā)他,當學生真的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的時候,再教新的知識也不遲。看來時機不到,少說甚至不說為妙。
第五是“六五”階段:“黃裳元吉。”坤卦發(fā)展至此到了最佳階段,具備了上述的才能和美德卻還能不顯山露水,好極了。同樣的,在教學上具備了上述的能力與美德,始終把自己放在學生發(fā)展的配合與輔助的位置上,一個教師也就發(fā)展得極好了。如果教師這時不自覺地又飄飄然起來,喧賓奪主,事情馬上就會進入到下一個不可收拾的階段——龍戰(zhàn)于野。
第六是“上六”階段:“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币馑际钦f,由于被成功沖昏了頭腦,開始滔滔不絕起來,以致喧賓奪主,主客顛倒,最終導致兩敗俱傷。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越俎代庖,硬性僭越,代替了處于主體地位的學生,鳩占鵲巢,必然師生兩弊。endprint
由此可見,坤道只有兩個字,即:配合?;蛟唬狠o助。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有一個動作可做:配合或者說輔助。配合并輔助學生向著發(fā)展目標健康而高效地前進,配合并輔助學生為完成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并制定目標、指明方向、設計活動、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的條件。制造體驗的機會,提供茁壯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不斷制造解決問題的動力,及時給予適當?shù)墓膭睿瓿呻A段性健康成長的設計制訂,并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重點、策略等等。
湖南衛(wèi)視《變形計》節(jié)目組就很好地踐行了坤道的理論,將一個個頑劣的問題都市少年,成功地轉(zhuǎn)化成一個個懂事、正直、善良、有愛心的好孩子,并開始進入健康茁壯成長的軌道。
十六歲的趙迪是鄭州城里的公子哥,他的父親靠著自身的努力和打拼,終于實現(xiàn)了農(nóng)村到城市、貧窮到富有的華麗轉(zhuǎn)身,但趙迪卻成了一家人的最大煩惱:打架鬧事、酗酒逃學,是個典型的頑劣公子哥,讓人頭痛不已。如何才能把這個孩子重新帶到正確的人生道路上來,成了讓人更加頭痛的事情。父親聯(lián)系了電視臺,讓他跟偏遠深山中的窮孩子作一次交換,也許“死馬”還真就被“醫(yī)活”了。誰知,趙迪半夜突然逃跑,第一次見山里的老師就對善良的女教師動起了拳頭,同學給他端飯被他一次次扔掉,幫“家”里放馬把別人家的麥苗給啃了,自己闖了禍卻突然間跳江……這個劣跡斑斑的孩子卻在七天的時間里最終被徹底改變,原因何在?熱情友好不記仇的校園環(huán)境,純樸善良能忍讓的民風家境,善良至極且始終不放棄的老師,質(zhì)樸熱情樂于助人的村長……這一切,都成為頑劣少年得以實現(xiàn)逆風飛翔的最好的配合條件,是環(huán)境與人的配合,是編導與互換體驗者的配合,是時間與空間的配合,是學校與家庭的配合,是同學與自己的配合。單單從編導的角度看,就是自己無條件與互換角色的配合,最終成就了趙迪這一人物的華麗轉(zhuǎn)身。
坤道同樣可以很巧妙地運用在每個學科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比如語文學科的作文教學,同樣可以取得很不錯的效果。為此,筆者寒假時利用朋友的一次求助,完成了一次這方面的探究和實踐,取得了相當理想的效果。
好友的孩子在本市最好的高中省招重點班讀書,期末的作文一向得分不夠理想,于是朋友在年前就數(shù)次打招呼,請筆者抽空幫他的兒子點撥一下。礙于朋友的情面,年后抽了點時間跟這個孩子作了一次大約兩個半小時的交流。在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從他對作文的困惑,對優(yōu)秀作文應具備的條件的理解,一直到對拿到題目之后如何準確審題、如何確定主題、如何選取材料、如何結構全篇、如何升格文字表達與文章的思想等作文各環(huán)節(jié)的認識。以期末的作文題為例,進行了以問答為主要形式的交流,以孩子的疑惑、回答、及分析為交流的主體,筆者只是在其“憤”“悱”等疑惑處作些啟發(fā)、引導。順利完成之后,筆者再進行“調(diào)研”。先前心里對作文寫作的疑問現(xiàn)在怎樣了?他說暫時沒有了。筆者又問,還需要另外再抽時間再說嗎?他說等他根據(jù)今天的交流改好了作文再說。沒過兩天,便看到該生改過的作文。但這哪里是改寫,分明是全新的寫作,且全部用筆者跟他交流時討論的方法,不再是原來四十四分的偏題作文,而確實成了一篇實實在在的優(yōu)秀作文。筆者又馬上替他逐句分析點評,孩子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筆者本人也感覺收獲頗豐:回想這次作文指導實踐,無論是點撥教學本身,還是作文寫作的具體過程,真正體現(xiàn)了坤道配合的要旨,充分體現(xiàn)的是教師主導和學生自主的課程新理念,切實實踐了坤道在教學中的運用。
在教學的世界里,學生是乾,教師是坤;學生是天,教師是地;學生是嬌艷絢麗的百花,教師是肥厚低調(diào)的綠葉;學生是神奇的種子,教師是厚實的沃土;學生是自強不息的生命發(fā)展主體,教師是生命賴以健康茁壯成長的厚德載物的豐沃母體。教師一切都應服務于學生的發(fā)展。
在教學中,若能靈活巧妙地運用好《易經(jīng)》中坤卦所蘊涵的道理,善做綠葉托百花,想方設法做好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配合與輔助工作,教學效果才有望事半功倍,“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才有望得到落實,“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理想才可能真正實現(xiàn)。
(王青寅 江蘇省張家港高級中學 215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