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良鳳(公安縣眼科醫(yī)院,湖北 公安 434300)
隨著醫(yī)院工作由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轉變,醫(yī)院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廣泛重視和發(fā)展,健康教育已作為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被列入護理計劃之中。為此醫(yī)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財力來開展健康教育,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一是:目前護士的理論水平和整體素質還不能達到健康教育的實踐要求,護士缺乏相應的知識來給予臨床健康教育實踐有力的支持;二是:護理健康教育是護理與教育的有機結合,各科專業(yè)特色不同,開展方法和形式也各具千秋,但都缺乏一套科學、系統(tǒng)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來保證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與落實;三是:健康教育不僅僅是一種宣傳手段,而且已經成為一種護理和治療手段。不應用護理程序來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使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許多潛在的法律問題,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得到廣泛和深入地開展。為保證我科健康教育工作有序的開展與落實,積極響應護理部號召的將健康教育融入到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班次、每一個病人,每一名護士都是健康教育者。我科實施護患責任制以來促進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F(xiàn)報道如下。
我科現(xiàn)有護士16名,病房17間,其中16間為三人間,1間為溫馨病房。
1)選取2009年10月至2009年12月入住骨科的患者144例為對照組,對照組實施責任護士管床制,所有患者分成兩組,分別由兩名責任護士分管,按照臨床路徑實施健康教育工作;選取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入住骨科的患者176例為觀察組,實施護患責任制,即每間病房固定1名護士為床位護士,該護士與3名患者之間建立責任關系,實施護患責任制,由床位護士完成所分管的3名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工作。八間病房為1組,組內7名成員固定,設組長1名,組長分管兩間病房,并指導床位護士的工作,對患者行加強教育,鞏固健康教育效果。兩組的病種、年齡、學歷、職業(y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為避免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和隨機性,要求必須應用護理程序開展健康教育。熟練掌握應用護理程序的五步驟,建立以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五個步驟為基本框架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3)公示床位護士和專業(yè)護士的服務內容,包括入院、出院、手術前后、專科護理、疼痛、藥物、特殊檢查、治療、飲食、休息、行為、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指導。倡導 ‘話療’進病房,將聊天作為一種護理和治療手段,貫穿于患者住院期間。全程接受患者的監(jiān)督,也時刻提醒護士自覺規(guī)范行為,認真履行職責。
4)健康教育記錄表的設立。為將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用制度確保護士走進患者,保證健康教育落到實處,我科研究并設立了健康教育記錄表,床位護士及專業(yè)護士對病人實施了健康教育之后如實記錄,護士長不定期抽查考核并記錄在案,見表1。
表1 健康教育記錄表
科內實施三級健康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即護士長——健康教育組長——小組長,定期檢查健康教育效果,保證健康教育質量。從以下四個方面評價:①疾病相關知識。發(fā)放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內容為護士宣教的疾病相關知識,回答正確80%為掌握,反之為不掌握。②康復訓練方法。觀察患者康復訓練是否正確標準,能否將各種訓練方法正確做出。③健康信念的形成。觀察患者的坐、立、睡、行走、飲食,詢問患者是否知道對疾病康復的影響。④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每名患者出院前發(fā)放滿意度調查表,收集反饋對護理工作的建議。
護患責任制的建立,增強了護士的職責感、責任感,真正把病人作為“我的病人”。
真正使每名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到實處,改變了健康教育停留在表面的現(xiàn)象。健康教育記錄表客觀、真實地反映護士健康教育工作的情況及工作質量。
護患責任制要求無論什么班次,床位護士必須與所管病人見面,增加了護患交流的機會。
比較顯示,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表3)。
表2 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表 例(%)
表3 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 例(%)
護患責任制的建立,使護患之間建立了一種責任關系,每名患者都有自己的責任護士,使患者真正感受到護士是“我的護士”,具有歸屬感和放心感;而護士也真正把病人作為“我的病人”,增強了工作的責任心和主動性,自覺主動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改變了由兩名專業(yè)護士分管所有病人的傳統(tǒng)慣例,打破了健康教育主要由專業(yè)護士承擔的傳統(tǒng)局面,使人人都是健康教育者不再是一句空話。也避免了因專業(yè)護士分管病人多而造成的病人健康教育遺漏、不足、教育內容和時間縮減等缺陷。
護患責任制的建立,增加了護患之間交流的機會,促進了護患溝通,融洽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理質量。護患溝通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效的溝通也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1]。每名護士分管3位患者且集中在一個病房,護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和患者交流,可以在自己任何班次,做任何操作時和患者接觸并進行有效的溝通。護士主動走進患者,“話療”進病房,關心指導“我的病人”。聊天作為一種治療和護理手段,可以從中獲得患者的相關信息和資料,為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做鋪墊。通過聊天,可以給患者一些治療和護理上的建議,實際上在聊天的過程中護士已經把治療和護理的建議、方法傳遞給患者,從而獲得了應有的治療和護理效果,達到了預期目標。護士也達到了護理操作與教育的統(tǒng)一性。
健康教育記錄表能客觀、真實反映護士的健康教育情況和護士工作的主動性、健康教育的效果,使得健康教育工作量化,實施績效考核有章可循。同時還有利于護理健康教育的信息交流,使護理健康教育質量得到控制。病人的“知、信、行”是健康教育評價的重要指標[2],健康教育評價的重點應是教育對象得到的實際效果的評價,注重實效。我科的結局評價重點放在是否提高了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應用護理程序開展健康教育保證了健康教育的效果。護理程序是護理學科發(fā)展的重要成果,是一種科學的確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它為護士提供了一個符合邏輯的、科學的健康教育活動的工作程序框架。護士按照這個框架為病人進行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解決病人及家屬的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需求的問題。護理程序是護理工作的基礎[3],健康教育不能獨立于護理程序之外,應用護理程序開展健康教育使之不再是單純的一種宣傳工具,而是將健康教育作為一種護理和治療手段,貫穿與整個護理過程中。醫(yī)院健康教育是以醫(yī)院為基地,以患者及其家屬為對象,通過護理人員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達到使患者了解增進健康的知識,改變不利于健康的行為,使其行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發(fā)展[4]。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是健康教育落到實處的根本保證。制度為患者服務,用制度確保護士走進患者。健康教育是骨科患者康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護士不僅要成為稱職的操作者,而且還要成為稱職的教育者,要能像輸液穿刺那樣嫻熟地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在就醫(yī)過程中不但獲得身體的康復,還要獲得知識上的增加。護士只有完成了對患者科學、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說是實現(xiàn)了對患者的整體護理。為了將健康教育逐漸成為護士的一種自覺行為,成為一種制度化、常規(guī)化的護理工作,必須熟練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就猶如掌握注射、穿刺、換藥等基本護理操作技術一樣嫻熟和得心應手。
護理健康教育正在經歷著一個迅速發(fā)展和崛起的階段,護士在此擔當重任。為了在護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揮主力軍的作用,護理人員不僅要把握現(xiàn)代醫(yī)學知識,還應把握好心理學、倫理學、公共關系學、行為科學、傳播學等現(xiàn)代科學知識,盡快將護士角色由單純執(zhí)行操作者轉向教育者、預防者,真正實現(xiàn)治療、護理、保健、宣教一體化,使患者長期受益。
[1]汪文煉,陳明會.護患溝通技巧培訓與評價[J].護理學雜志,2006,21(11):56-57.
[2]賴紅梅,程薇.骨科開展健康教育的組織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2):106.
[3]魏革.根據(jù)部門特點制定護理哲理[J].護士進修雜志,1998,13(1):14.
[4]鈴木美惠子,陳淑英.現(xiàn)代護理學[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