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花椒在我國多數(shù)地區(qū)被作為經(jīng)濟樹種種植,其栽植與管理過程中,需要考慮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條件,尤其是一些冷涼地區(qū),應當考慮氣溫、周圍環(huán)境。對冷涼地區(qū)(比如云南曲靖、會澤等地區(qū))的花椒栽植與管理技術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冷涼地區(qū);花椒栽植;管理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S573.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944(2014)10010402
1引言
花椒在冷涼地區(qū)通常作為一種經(jīng)濟樹種,受高海拔氣候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花椒顆粒相對比較飽滿一些,而且色澤紅艷,具有濃烈的芳香氣味。比如,云南會澤地區(qū)就是花椒生產(chǎn)基地,地處山區(qū),海拔695~4017m,年平均氣溫只有12.7℃,平均年降水量超過817.7mm,這里的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壤土肥沃,比較適合花椒的栽植。那么冷涼地區(qū)的花椒如何栽植和管理,才能豐產(chǎn)增收呢?研究如下。
2花椒苗木的培育
2.1品種的合理選擇
在云南曲靖、會澤一帶,以能夠適宜高緯度的花椒品種為上選,比如大樹青花椒。從種植效果來看,該種花椒產(chǎn)量比較高,而且味香濃烈。在選種過程中,一定確保選品質純,并且將抗性強的椒園作為種子園,果實成熟后,外皮呈現(xiàn)出紫紅色,而且種子成黑色時再進行采收。此時需要注意的是采回的花椒種子避免在烈日下暴曬,以防影響花椒的發(fā)芽質量;花椒種子采回來以后,在席子上陰涼處晾干,將種皮去除,種子倒在水缸中揉搓。由于花椒種子自身所含的臘脂較多油分較大,實際操作過程中為能夠有效洗去種子上的油質、提高花椒出苗率和出苗質量,可在水中適當?shù)丶右稽c堿(一般1kg花椒種子用50g堿),充分浸泡后即可將臘質和油質搓洗掉,而且只要種子是飽滿的,就會沉在缸底。將油質去除后,撈出種子置于陰涼處晾干備用。
2.2播種育苗
每年的春、秋兩季均可播種,由于花椒種子的外殼比較厚,透氣性較差,因此不好發(fā)芽,如果選在秋季播種,則種子就會在土壤中越冬,自動催芽,來年初春季節(jié)就會發(fā)芽,而且苗木生長也比較快。播種時,以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的肥沃土地為首選,同時還要做好排水防澇工作,如果交通方便、條件允許,建議做苗圃,通過精耕細作,可以確保花椒苗的成活率。根據(jù)本地區(qū)的土壤條件,一般行距在25~30cm左右開溝,同時溝深應當控制在2~5cm之間,花椒種子均勻入溝后覆土,其厚度應當控制在1~3cm左右,然后輕輕鎮(zhèn)壓覆土,或者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耕翻后的土壤中,然后再用菜耙耙一遍,蓋上麥糠,或者地膜。花椒出苗期、幼苗期,通常不宜灌水,只有在特別干旱的情況下,才適量地澆水,切忌漫灌或者園中積水?;ń酚酌绯鐾琳R以后,將覆蓋物揭去,幼苗長到大約3cm高、有3~4片真葉時,大約每隔5~8cm留一苗,每畝留苗25000株為宜。在花椒苗木速長期,應當及時充足地澆水,確保苗圃地塊不板結、無病蟲害、無雜草以及不缺肥,這樣才能培育出優(yōu)質的花椒苗。
3花椒栽植中的肥水管理方法
一般而言,每年的初春時節(jié)土壤解凍,在花椒樹的根部周圍深刨大約30~50cm,每株施30kg有機肥料;當年的4月份萌芽期以及7 月份的采果期,每株再施0.4kg標準化肥。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時澆透水。 覆膜增溫:覆膜具有保濕增溫的良好效果,一般可提高地溫 3℃左右,有利于根系發(fā)育生長。覆膜應在擴穴施肥后及時進行,沿樹行將土壤整細整干,近樹干處略高,蓋膜面積以稍大于樹冠外緣為準。兩塊地膜的交接處用土壓實,地膜盡量展平與地面貼緊,四周用土封嚴。4 月底在膜上加蓋 5 cm厚的細土, 可防止雜草生長,延長地膜使用壽命。如果采用的是葉面噴肥技術方法,則用濃度為3%的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5%的尿素,二者相互混合。每年花椒植株葉面噴肥至少6次,其中開花期要噴一次,花季過后大約10d的時間,要噴第二次, 再間隔大約10d噴第三次,每年的7月上、中旬以及果實采收過后,各噴肥一次。 花椒林營造以后,為確保能夠連年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以及保持花架樹勢的健壯生長,應當進行必要的施肥管理。
一般花椒樹在種植后的3~4年才開始結果,10~20年的花椒樹處于盛果期。花椒樹幼苗生長比較快,而且結果相對較早,結果后花椒樹體由營養(yǎng)生長逐漸轉入生殖生長,在摘果后要進行及時追肥,尤其在盛果期,每株花椒樹都要追施農家肥大約10~20kg,加入過磷酸鈣大約2~3kg。在花椒樹盛花期,應當噴施濃度為0.5%的尿素水溶液以及濃度為0.5%的磷酸二氫鉀。實踐中可以看到,花椒對氮肥非常敏感,如果過量施氮肥,則容易出現(xiàn)徒長現(xiàn)象,因此應當保持氮、磷以及鉀等肥料的平衡施用。
4花椒樹整形與修剪
在每年的夏季花椒采收過程中,應當及時對花椒樹進行修剪、整形,尤其是將那些已經(jīng)衰弱的枝條剪除,而且還要處理掉大枝、病蟲枝,每株大約保留5~7個主枝即可,同時還要將冠內的密集枝去除掉,疏枝量控制在1/4范圍內,縮剪部分弱枝至壯芽位置。在花椒樹修剪過程中,中庸樹的中短枝不短截,主要是進行疏枝、保護頂芽,適當截短長果枝、保留大芽。通過對花椒樹的合理修剪,可使花椒樹幼苗早日結果,并且提前進入到盛果期。通過對花椒樹冠進行修剪,可以提高通風、透光條件,有效減少病蟲害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對于調節(jié)花椒樹的營養(yǎng)生長、生殖生長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整形、修剪是獲得高產(chǎn)、優(yōu)質的關鍵性技術手段,在冷涼地區(qū)的花椒栽培過程中,傳統(tǒng)栽培模式下一般不進行修剪,主要是任其自然生長。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花椒對修剪、整形有正向的反應,應根據(jù)不同的生長期,采用針對性的修剪方法。基于對花椒喜光、壯枝座果等特點分析可知,整形、修剪可使花椒骨架更加牢固,而且層次更加分明、枝條更加健壯,合理利用光照,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花椒的產(chǎn)量,而且還可以增延花椒樹的樹齡。
2014年10月綠色科技第10期
黃忠甫:淺談冷涼地區(qū)花椒栽植與管理技術園藝與種苗endprint
花椒樹定干高度一般控制在60~80cm左右,如果立地條件比較好,則定干高度可以適當提高一些;如果立地條件比較差,則定干高度也可以根據(jù)情況適當?shù)亟档鸵恍?。修剪時需注意,剪口下段位置上應對留出大約3~5個飽滿芽。
花椒樹修剪與整形過程中,主要有3種類型,即自然開心形、圓頭形以及叢狀形,其中自然開心形最為常見?;ń窐湔螘r,冬剪通常在落葉后、萌芽之前,以春季萌芽前為宜。所謂自然開心形修剪方法,即栽后第一年根據(jù)距地面高度要求進行剪截;第二年發(fā)芽前,除去花椒樹干基部大約30cm以下的枝條,保留3~5個主枝,每個主枝上選留3個側枝、短截;同時,應疏除密擠枝以及競爭枝,大約4~5年的時間才能真正完成花椒樹整形,然后將中心枝開膛去掉即可。
結果樹修剪時,主要是進行疏枝,以免結果部位外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疏除花椒樹的病蟲枝、重疊枝、交叉枝以及徒長枝和密生枝。對于花椒而言,通常是強壯枝、中短枝結果,所以修剪時應當去強留弱,進行交叉占空,確保樹冠內外所留的花椒枝均勻、通風和透光,從而形成立體結果。需要強調的是花椒樹修剪過程中,疏除量不宜太多,修剪時應當堅持以冬剪為主、夏剪為輔,其中的一些老年枝修剪原則是留壯枝、剪弱枝,選壯枝壯芽恢復樹勢,更新復壯結果花椒樹枝組。
5花椒栽植中的土壤和病蟲害管理
5.1土壤管理
花椒苗栽植過程中,每年至少除草2~3次,清除雜草,促進花椒樹苗根系生長;如果條件允許,則每2~3年就要對花椒園內的表土進行更換。
5.2病蟲防治
秋、冬季及時清除枯枝落葉,減少病源物。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花椒樹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蚧殼蟲以及炭疽病等,具體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對于花椒樹蚜蟲病害而言,秋季落葉后、春季發(fā)芽時,整棵樹都要噴石硫合劑,或者噴施1000倍的菊脂類農藥殺死越冬的蟲卵。生長期應及時發(fā)現(xiàn)病蟲害,選用蚜凈、不多威等交替防治蚜蟲病害。
對于蚧殼蟲病害而言,結合冬剪操作,將蟲枝減掉,然后集中將其燒掉。春季花椒樹發(fā)芽之前,在樹冠上噴施適量的專用農藥,比如速撲殺600倍液。該種病蟲害的最佳防治期為若蟲期,每年的5月底前后,可在整棵樹上噴施1~2次濃度為40%的氰久可濕粉劑1500倍,這對于有效降低越冬蟲密度、避免花椒樹染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于炭疽病而言,應當加強綜合管理,增強花椒樹的抗病能力,同時還要及時改善通風和透光條件,這對于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年的6月中上旬,對樹體噴1∶1∶200倍的波爾多液預防炭疽病;每年6月下旬再噴一次濃度為50%的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即可有效防治炭疽病。8月份為花椒樹的盛發(fā)期,此時建議噴1∶1∶100的倍波爾多液,或者采用50%的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700倍防治炭疽病。
6結語
總而言之,花椒栽植與管理工作非常復雜,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創(chuàng)新種植理念、模式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花椒種植質量、效率,才能確保云南曲靖、會澤等地區(qū)的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永清.花椒病蟲害的防治[J].現(xiàn)代園藝 ,2014(4):15~17.
[2]馮建紅.淺談花椒栽培與管理技術[J].中國科技投資,2014(A13):56~57.
[3]何永芳.花椒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4(6):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