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毅虹
(廣東省中山市東鳳人民醫(yī)院 中山528425)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之一,機體內長期血糖偏高可導致各種組織器官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1]。目前臨床上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口服或注射含胰島素類藥物控制并降低機體的血糖含量[2]。門冬胰島素類藥物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以抑制血糖含量;阿卡波糖類藥物能夠降低多糖分解成葡萄糖的能力,能夠輔助門冬胰島素的功效,縮短治療時間,使患者早日康復[3]。鑒于此,本研究使用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阿卡波糖治療糖尿病,對比單獨使用門冬胰島素的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3年2月我院確診的9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3例,女39例,年齡49~74(60.5±1.3)歲。以數(shù)字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 49~72(59.4±1.6)歲;對照組中男 26 例,女 20例,年齡 50~74(61.3±1.4)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史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阿卡波糖進行治療:患者在進餐前30 min內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用量為0.02 g/次,每日3次。如無明顯療效,可增大用量,每日用量不超過0.08 g。并在進餐后30 min服用阿卡波糖,用量為0.5 g/次,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用量可相對改變,每日用量不超過1.5 g。對照組患者僅給予門冬胰島素進行治療,用法用量同觀察組。按時測量記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標。
1.3 療效判定標準[4]根據(jù)患者各項指標的監(jiān)測結果,治療6個月后將各數(shù)值與基礎值進行比較,比基礎數(shù)值降低50%以上為優(yōu);比基礎值降低20%~50%者為良;比基礎值降低5%~20%者為可;治療6個月的數(shù)值與基礎值比無變化或降低不足5%者為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觀察組優(yōu)良率為76.09%,顯著高于對照組(36.9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BG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BG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BG值降低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BG比較 (±S) mmol/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BG比較 (±S) mmol/L
組名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6 46 11.57±2.67 12.21±0.91 5.99±1.06 8.51±1.21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BG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BG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BG值降低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BG比較 (±S) mmol/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BG比較 (±S) mmol/L
組名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6 46 15.21±2.21 15.79±2.08 11.21±1.21 12.07±1.07
糖尿病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障礙導致機體血糖升高,出現(xiàn)多飲、多食、多尿、低體重等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臨床上治療糖尿病主要是通過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類藥物控制機體內的血糖含量[5~6]。然而該方法見效慢,且藥物長時間對機體的刺激也可能導致其他并發(fā)癥。門冬胰島素藥物通過皮下注射直接有效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將血糖濃度控制在正常范圍,但作用時間短;阿卡波糖類藥物能夠抑制糖原和多糖的分解,從根本上降低機體的血糖含量,且療效持久[7]。本研究聯(lián)合應用門冬胰島素和阿卡波糖類藥物,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阿卡波糖類藥物能夠減弱肝臟輸出葡萄糖的能力,促進各個細胞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從而抑制血糖含量,提高治療效果。此外,治療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值降低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阿卡波糖類藥物能夠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患者自身的血糖調控能力。實驗結果表明,門冬胰島素可與胰島細胞膜受體特異性結合,增強其對體內血糖變化的感知能力,在血糖上升的初始階段對其進行控制。阿卡波糖類藥物作用速度較快,效果明顯,且持續(xù)時間長久,可能是因為阿卡波糖的刺激因子能夠通過淋巴、血液循環(huán),對機體內大部分細胞產(chǎn)生作用,促進細胞吸收血糖的能力。因此,餐前血糖值及餐后血糖值均能得到有效控制。有報道表明,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阿卡波糖對機體的作用效果明顯,且療效持續(xù)時間長,而門冬胰島素只能在短時間內對機體血糖有影響,進餐后對血糖的控制能力較低。綜上所述,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阿卡波糖對機體內的血糖有持久有效的調控能力,能明顯提升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徐芬娟,沈飛霞,張青森,等.門冬胰島素30聯(lián)合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變異的影響及達標狀況的比較[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13,7(30):800-803
[2]王薇,陳懷生,徐丹,等.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1型糖尿病不同治療方法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19):2 159-2 160
[3]全會標,高勇義,陳道雄,等.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阿卡波糖與門冬胰島素30治療高齡初診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比較[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8):3 816-3 817
[4]廖慶斌.甘精胰島素與阿卡波糖片聯(lián)合治療老年糖尿病50例臨床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2,41(5):477-478
[5]王若梅,代芳,胡紅琳,等.2型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或胰島素類似物治療前后血清chemerin、脂聯(lián)素、CA199的變化[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47(6):712-715
[6]羊海燕.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與鹽酸貝那普利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的臨床觀察[J].華西醫(yī)學,2009,24(7):1 734-1 736
[7]鄭燕,楊淑芳.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阿卡波糖與門冬胰島素30治療68例LADA的臨床療效比較[J].重慶醫(yī)學,2010,39(23):3 244-3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