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校琴
摘 要: 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對英語學科的畏難情緒和對自身的不自信,嚴重影響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值得思考。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只有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才能思維敏捷、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從而獲得發(fā)展。本文以具體教學情境為例,對如何在中職英語課堂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進行了分析。
關(guān)鍵詞: 中職英語 民主氛圍 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氣氛是指在課堂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給人以某種強烈感覺的精神表現(xiàn),即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所集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群體情緒、情感狀態(tài)?!陡咧杏⒄Z標準》要求教師要“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寬松、民主、和諧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氛圍,而且是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更是學生成長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基礎薄弱、缺乏學習主動性、不愿參與課堂活動、學習效率低下,是中職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正是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中職英語教師。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使中職英語課堂生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學習效率,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在新課標下進行英語課堂教學,要使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活躍、精力集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學習情感,增強記憶效果,提高掌握運用外語的能力,促進學生智力活動的進行和個性的發(fā)展。教學中如何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把他們培養(yǎng)成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是擺在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筆者在參與市級課題“基于課堂文化視域下的中職英語教學課堂觀察研究”的過程中,進行了兩輪的課堂觀察。下面以其中Z老師的一堂課為例,對英語課堂中民主氛圍的營造進行分析。
Z老師的本節(jié)課為聽說課,所授內(nèi)容是基礎模塊二Unit 5 “Danger and Safety”中的Listening & Speaking。其主要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施救與求救的基本句型和表達。安全這一話題對于學生而言,是重要卻又相對枯燥的話題,如果要讓學生對這一話題感興趣并實現(xiàn)預期目標,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不可或缺的。通過仔細觀察,筆者留意到授課老師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的一些地方。
一、充分利用好“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有效的課堂導入是指:教師在最短的時間里讓學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思維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內(nèi)容,為下面的教學活動做好心理準備。
安全這一話題,貫穿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卻因其缺乏趣味性,本身基礎就較薄弱的中職生在上課伊始的課堂表現(xiàn)有可能較沉悶。Z老師的導入以學生常見的交通指示牌和安全警示牌的辨認開始,在展示的指示牌中,有一部分是學生不太熟悉的,這就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此時,Z老師讓學生進行小組PK,看哪一小組認識的指示牌更多,在這個小小的PK環(huán)節(jié)中,課堂氣氛明顯活躍起來,學生在無意中記住一些他們不認識的標牌。
由此可見,巧妙地導入在構(gòu)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用學生熟悉的事物或事件導入新課,學生的積極性在上課伊始就被調(diào)動起來,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中,點燃學習熱情。
二、巧妙“設問”,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形成寬松的課堂氛圍。
英語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方法。得體精巧的課堂提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有助于促進師生教學時的互動,從而有助于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
作為一節(jié)聽說課,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主要目的。在聽說訓練過程中,要巧妙地設計一些相關(guān)問題作為主要信息線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聽力材料。在while-listening中,Z老師讓學生帶著“What happened to Lily?What caused the fire?Is everyone out of the house?What the operator told Lily to do?”這幾個問題聽,這些問題的答案正好可以組成聽力內(nèi)容的大意,這樣既降低了聽力的難度,使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又使他們更好地理解聽力材料內(nèi)容,同時為后面的語言輸出提供有效的保障。
設計合適的問題,使之與學生的實際相符合,增強學生掃除學習障礙的自信,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這本身就是民主課堂氛圍的體現(xiàn)。只有在這種和諧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學習。
三、小組合作中,創(chuàng)設獨特情境,促進互動生成。
構(gòu)建主義認為:學習者要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gòu),最好的辦法是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通過親身體驗來驗證,推導新知識。
在筆者看來,聽后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所在。求助和施救的句型通過聽說訓練得到強化,大部分學生已基本能正確地使用這些句型。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的鞏固所學知識,以及達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升華,Z老師在最后的小組合作討論中,啟用了一張老人摔倒在地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這種現(xiàn)象恰恰是目前人們比較熟悉卻又具有爭議的話題,這一環(huán)節(jié)引發(fā)了學生的激烈討論,幾乎每個學生都愿意分享自己的觀點,使整個課堂的氣氛徹底活躍起來。
英語學習,放置到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合作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四、鼓勵學生的個性展示,改善評價策略。
課堂教學評價是激勵學生的一種手段,是聯(lián)系和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教師要多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強項和弱項,并及時給予反饋,最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情感。
在本節(jié)課最后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就是否應該攙扶及如何攙扶倒地老人這一熱門話題展開激烈討論,在幫助人別人的同時,如何使自己不陷入誤會,是很多學生所持的觀點。少數(shù)學生為了使自己的觀點更形象,大膽走上講臺,運用夸張的肢體語言進行演示,再配以生動的表情,使得全班學生在歡快的笑聲中理解并接受他們的方法。對這種開放式熱點問題的討論,課上老師對每一位發(fā)言同學的觀點都給出了一定評價,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肯定之后,適當進行簡要的點評,以此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進行提升。
除了上述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精心設計外,筆者還注意到,整節(jié)課中,Z老師跟學生之間的互動頗為和諧,少見師生間慣有的拘謹和過多的疏離,學生在老師面前愿意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并提出異議,在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是一堂高質(zhì)量英語課的前提,有了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能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
總之,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注重良好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友愛、理解信任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接受教育。通過各種活動的設計,促進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交流互動,增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興趣和自信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6ab0c98bd758e823.
[2]白芙芹.如何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效率[J]讀寫算教研版,2014(02).
[3]代蕊華.課堂設計與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9.
[4]董素艷.引發(fā)思維的提問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6,3.
[5]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胡春洞.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7]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11:37.
[9]羅杰斯著.方展畫譯.學生中心的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0]林洋.課堂氣氛與學習英語積極性的關(guān)系[J].考試周刊,2010(15).
[11]李素萍.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學與課堂氛圍[J].中學時代,2013(06).
[12]張正東.中國外語教學法理論與流派[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