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木蘭
經過很多專家的努力,由楊裕前、董林偉主編,由周凱、楊秋萍、徐延覺、朱建明修訂編寫的第三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終于在2012年6月新鮮出爐了。新教材中代數式屬于七年級上學期的第三章內容,與舊版本相比增加了整式的概念,以及整式加減的內容。筆者現任教初一數學,對新教材中代數式的教學產生了新的認識。下面談談對這一章節(jié)教學中的一些感想。
代數式這一章節(jié)是在小學學習的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對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的再理解。也是為了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做的鋪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3.1是字母表示數
這一課時主要理解現實情境中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會用字母表示一些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
在平時教學中發(fā)現以下幾種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犯錯:
1.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字是a,個位上的數字是b,這個兩位數是_____。學生很容易寫出ab這樣的錯誤答案,原因是將字母和數字混淆了。這類問題可以先從具體數字入手,如12=1×10+2,45=4×10+5,81=8×10+1,從而找到規(guī)律。當個位、十位都用字母表示時,這個兩位數應該表示成10a+b,另外ab這個式子實際上表示的a與b相乘,從而也確定了不能用ab來表示兩位數。
2.某商品降價20%以后的價格是m元,此商品降價前的價格是_____。學生很容易寫出(1-20%)m、m÷(1+20%)這樣的錯誤答案,原因是降價、m的含義沒有弄清楚,這類問題可以先從已知原價降價20%求現價的題目入手,然后轉換為已知現價要求原價,注意對降價20%的理解,因為是降價,所以始終是(1-20%),不會出現(1+20%)的答案。
3.答案中出現如:a4,n+2歲,2×m,s÷t,這樣的形式。這些屬于書寫不規(guī)范,在3.2中會給出具體的要求,但是在這課時的學習中可以先講出正確的書寫。
3.2是代數式
這一課主要是了解代數式的概念,能用代數式表示具體問題中的簡單數量關系,并規(guī)范代數式的書寫格式,了解單項式、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多項式、多項式的項、多項式的次數、整式的概念,能理解一些簡單代數式的實際背景和幾何意義,通過具體例子感受同一個代數式可以有不同的實際意義,初步感悟模型思想。
這課中概念較多,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較多的例子去幫助理解概念。另外發(fā)現以下幾種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犯錯:
1.某市出租車收費標準為:起步價10元(不超過3千米收費10元),3千米后每千米收費2.4元。小明乘出租車行駛了x千米(x>3),應付車費_____元。學生容易寫出10+2.4x這樣的錯誤答案,原因是沒理解“3千米后每千米收費2.4元”這句話。這類問題可以從學生平時實際生活出發(fā),先用具體的數值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答案,然后換成字母去解決。
2. πr2的系數是_____,次數是_____。學生很容易寫出 ,3;- ,3這樣的錯誤答案,原因是沒理解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的概念,另外字母π是當成數字的,所以它歸于系數。這類問題可以在一開始介紹概念的時候就強調清楚,并且多出有關的練習讓學生熟練的理解相關概念,從而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幫助學生避免類似的錯誤。
3.多項式-x3+x2-2x-1是單項式_____、_____、_____、_____的和,它的次數是____。學生容易寫出-x3、x2、2x、1,6這樣的錯誤答案,原因是沒理解多項式的項、次數的概念。這類問題可以在介紹概念的時候給學生解釋清楚,并通過舉例去解釋概念中的每個字詞的含義,并出相應的練習讓學生多練,從而減少此類錯誤的發(fā)生。
3.3是代數式的值
這一課主要了解代數式的值的意義,會計算代數式的值,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變化的數量及其關系,感悟函數思想。能讀懂計算程序圖(框圖),會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計算代數式的值,會按照要求設計簡單的計算程序,初步感受“算法”的思想,能根據特定的問題查閱資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會代入具體的值進行計算。這課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容易犯錯的地方就是將具體數值代替代數式中的字母時,原來省略的乘號要還原,如有需要還要添加括號。在設計簡單的計算程序時,不同框圖表示不同的意義,填框圖時不能出現輸入的內容,平方要寫成( )2的形式。這類問題需要上課規(guī)范正確的書寫格式。
3.4是合并同類項
這一課主要理解同類項的概念,能識別同類項,知道合并同類項的依據,掌握合并同類項的法則,會合并同類項。強調代數式求值時一定要先化簡再代入求值,還有滲透“整體代換”的思想方法。
這課主要是理解同類項以及合并同類項的依據。教學中發(fā)現以下幾種問題學生容易犯錯:
1.5m2n與-4mn2,2與-6,2x2y與 -3yx2是同類項嗎?學生容易判斷第一組是同類項,第二、三兩組不是同類項。原因是同類項的概念沒理解。這類問題要在講同類項概念時就強調它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另外字母順序不是判斷同類項的依據。在教這個概念的時候相應列舉這些特殊情況,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把握住概念的兩個條件。
2.合并同類項:4x-2y+x+7y-1。錯解:原式=4x+x-2y+7y-1=5x-9y-1,或者原式=4x+x-2y+7y=5x+5y。原因是合并系數時,異號兩數相加加錯,沒有同類項的項漏寫。這類問題需要在介紹合并同類項法則時,著重強調對“同類項的系數相加,所得結果作為系數”這段話的理解,在教學的第一節(jié)課就要讓學生先從找對同類項的系數入手,一步一步的寫出合并過程,不要跳步驟,熟練以后,自然而然的會做的又快又正確的。
3.對于“整體”類型的題目,學生會將括號拆開再做,這類問題可以將兩種方法都做出來作比較,從而選出簡單又正確的方法。代數式求值問題也是一樣的,直接帶入和先化簡再代入都寫出來,比較后學生自然會選擇簡單的方法了。
3.5是去括號
這一課時主要是經歷去括號法則的過程,了解去括號法則的依據,會用去括號進行簡單的運算。
教學中發(fā)現以下幾種問題學生容易犯錯:
1.去括號:5a-(-2a-4b)。錯解:原式=5a-2a-4b=3a-4b,或者原式=5a+2a-4b=7a-4b。原因是去括號法則中應該要去掉括號和它前面的符號兩樣,然后考慮是否改變符號,符號改變是所有項,不能漏項。這類問題需要在歸納法則之前的探究過程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這樣就可以加深對法則的理解,也可避免類似的錯誤。
2.對于有中括號,也有小括號的問題,很多同學喜歡跳步驟,一次去掉所有括號,另外去掉小括號后不能先合并同類項,再去中括號時使題目變得繁冗,都會出錯。這類問題可以從學生平時作業(yè)錯題中挑典型的錯解樣本,在課堂上學生一起討論,從而讓學生認識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
3.對于括號前有系數的去括號問題,學生容易犯漏乘或者去括號時符號弄錯的錯誤。對于這類問題就是對小學的乘法分配律再教學,添加了初中的負數運算,注意運算符號即可。
3.6是整式的加減
這一課時主要是會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能說明整式加、減中每一步運算的算理,逐步發(fā)展有條理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教學中主要發(fā)現很多同學在列式的時候忘記加括號,原因是沒有將多項式當成一個整體,這個問題可以慢慢引導,在平時教學中,遇到類似問題就著重講解一次,并比較加括號和沒有括號的區(qū)別,對比后加以改正就能減少類似的錯誤了。
總之,新教材中代數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章節(jié),相應的易錯的地方也很多,如果在每節(jié)課教學前預先整理出這些問題,課堂上出現這類問題時放慢腳步,慢慢講解,課后作業(yè)中對錯誤及時評講訂正,三方面融合在一起,一定可以幫助學生學好這章內容,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