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高校教師發(fā)展越來越多,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保證。為此本文從歷史的角度出發(fā),總結歷史經驗,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討了現代化建設新形勢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fā)展,這為當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提供重要的歷史借鑒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初步發(fā)展
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是教師?!雹贇v史事實表明,教師是高等院校中一支生力軍和骨干力量,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支隊伍素質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育質量,關系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yǎng),關系到學校未來的生存與發(fā)展。所以本文站在歷史的高度,從歷史角度出發(fā)來闡述現代化建設新形勢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fā)展,以此來為提高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提供重要的經驗和啟示。
一、現代化建設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背景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特別是十四大以來,處于世紀之交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諸多重大課題與挑戰(zhàn),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政治多極化的國際背景、科學與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盛會生活方式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yè)崗位和就業(yè)形勢多樣化對人的思想的影響,結合新的形勢,著眼新的實踐,高度重視理論和時間愛你兩個方面實現了與時俱進和開拓創(chuàng)新,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新目標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裝和精神動力。
江澤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思想政治工作在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的基礎上,必須在內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努力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特別要在增強時代感和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上下功夫。這要成為我們今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牢牢抓住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在開拓中前進,成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全面開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和黨內“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教育活動,與時俱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與保證。
二、現代化建設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進展
首先,改革和發(fā)展的新形勢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新要求。改革和發(fā)展的新形勢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學校德育工作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中前進。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發(fā)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對如何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了貫徹落實這一《意見》,整體規(guī)劃學校德育工作,國家教委1995年11月23日制定并發(fā)出了《關于頒布試行<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的通知》?!锻ㄖ芬蟾骷壗逃块T和高校提高認識,加強對大學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導,整體推進德育教育。
其次,繼續(xù)深化教學改革,確立以鄧小平理論為中心內容的新的課程體系。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建設也與時俱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這一階段的新特點是確立以鄧小平理論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中心內容的新的課程體系,體現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個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體現了以解決學生的思想實際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根本目標。
最后,大力推進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進”工作。第一,大力推進鄧小平理論的“三進”工作。1994年江澤民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必須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明確提出了鄧小平理論的“三進”要求。根據這一要求,教育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做了大量工作,竭盡全力推進鄧小平理論的“三進”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第二,大力推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進”工作。高等學校抓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進”工作,這是對鄧小平理論“三進”工作的深化和進一步發(fā)展。隨著黨的十六大的召開,通過對十六大報告的學習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進”工作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現代化建設新形勢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飛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提高“兩課”教學水平,教師是關鍵。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教育部主要進行了師資培訓、表彰優(yōu)秀教師等活動,旨在努力提高“兩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以增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適應能力,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加強培訓,是提高“兩課”教學水平的一個極其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皟烧n”教師的培訓工作主要有三種形式:(1)培養(yǎng)新一代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通過連續(xù)多次的滾動培訓,逐步形成一批真正能夠推動“兩課”教學的新一代學術帶頭人。(2)培訓“兩課”骨干教師。根據高?!皟烧n”教育教學的需要和師資隊伍的整體狀況,按課程分別組織培訓,共培訓全國高?!皟烧n”骨干教師2000人。(3)以課程培訓為目標的培訓。根據“兩課”教學新方案,在教育部社政司主持下,先后舉辦了如“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等課程的骨干教師培訓班,約400多名教師參加了培訓,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
第二,舉辦“兩課”教師在職工攻讀碩士學位班。這是以全面提高在任“兩課”教師綜合素質為目標的培訓。從1999年到2004年間,使3500多名“兩課”專職教師通過在職學習的方式,獲得了碩士學位。這對于全面提高高?!皟烧n”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及業(yè)務水平、教學能力,培養(yǎng)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建立一支結構優(yōu)化、素質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兩課”教師隊伍,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表彰先進,激勵“兩課”教師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為了激勵“兩課”教師奮發(fā)向上,教書育人,形成朝氣蓬勃的良好氛圍,黨中央和教育部在“兩課”教師中進行了一系列的表彰先進的活動。1997年教育部組織了全國百名“兩課”優(yōu)秀教師的評選活動,2000年7月,教育部召開的第九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對在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38名先進個人予以表彰,授予“全國普通高等院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皟烧n”教師在黨建會上受到表彰,既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種充分肯定,也是對“兩課”教師多年來所取得的業(yè)績的高度評價。這對于推動“兩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特別是對于推動“兩課”教師隊伍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總之,現代化建設新形勢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是有一個新的突破跟飛躍,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受到了鍛煉,群眾觀念進一步強化,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責任感進一步增強,整體素質大大提高,鞏固了黨組織對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領導。
[注釋]
①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3.
[參考文獻]
[1]石云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教育歷史研究[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
[2]張耀燦.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三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5]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三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廣東科技學院,廣東 東莞 52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