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景楠
[摘 要]小河人對死者的處理方式、墓地隨葬品以及墓地地表一系列遺跡等象征物,表現了他們對自然對社會的獨特理解以及對人與自然、人與未知世界之間的特殊處理。本文用象征人類學,通過對小河墓地某些特殊符號的識別與解讀,來分析這些符號的象征形態(tài)和功能,側面展示小河人的信仰世界,對了解史前人類的象征符號體系也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小河墓地;象征;生殖崇拜
榮列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之一的羅布泊小河墓地,是距今3800年羅布泊古代某部落集團的公共墓地。小河人對死者的處理方式、墓地隨葬品以及墓地地表一系列遺跡等象征物,表現了他們對自然對社會的獨特理解以及對人與自然、人與未知世界之間的特殊處理。本文用象征人類學,通過對小河墓地某些特殊符號的識別與解讀,來分析這些符號的象征形態(tài)和功能。
一、小河墓地符號簡介
2002-2005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小河墓地實施了搶救性全面發(fā)掘。共發(fā)掘墓葬五層167座,出土文物千余件。墓地棺木呈船形,用牛皮包裹,棺前立巨大的女陰狀或男根狀木雕,木雕上端涂黑涂紅,個別頂端嵌有小銅片。木棺最前端立近5米高的涂紅木柱,木柱頂端懸掛著涂紅的牛頭。男性墓中常見嵌骨雕人面像的尖頭木桿形器、蛇形木桿、羽箭等。男女均隨葬裹涂紅皮革的小型木雕人面像。有的男性墓中木雕人面像有2-3個,羽箭更達三四十根,女性身上多放木祖。死者面部多涂白或涂紅。墓地中多見木尸或組合尸體。木尸是完整的木質尸體,大小和穿著打扮都和真人一樣,有的尸體表面也緊裹著動物的毛皮。組合尸體即部分尸骨與木頭組合的完整尸體,有的雙手指甲上還涂抹著鮮艷的紅色。整個墓地分成南、北區(qū),保存較好的南區(qū)共5層。第5層和第4層正中間埋葬的均是女性,在北區(qū)核心部位也有兩座女性墓,她們都使用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泥殼木棺,且墓周圍都栽立有6-8根高達4-5米的木柱圍成一個木樁圈,木柱頂掛牛頭。
二、小河墓地中符號的象征意義
宗教是人創(chuàng)造的一種文化,是關于超人間、超自然力量的一種社會意識。格爾茨把宗教理解為象征的集合,強調象征的意義,認為象征是意義的載體。小河墓地展現的一系列符號有深刻象征意義,體現了小河人的靈魂觀念、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觀念。
小河墓地出土的木尸及組合木尸,研究者認為一具尸體就是一個小河人的代替品。古人相信靈魂不死,人體只是靈魂的居所。由于某種原因,親人尸骨不存,便以木尸代替,尸骨不全,也以木頭補全缺失的肢體。說明在小河人的觀念里,只有完整的軀體才能承載靈魂,才能讓死者的靈魂有所歸依,這也體現了小河人原始的靈魂崇拜觀念。在小河墓地木棺最前端多見高大的木柱,且木柱頂端多涂紅。紅色象征鮮血,是生命的來源和靈魂的寄宿處,高大木柱頂端涂紅,不難想象它們應該是被視為具有通天意味的神柱,這種木柱所具有的象征意義當是對天地萬物、對自然的崇拜。
在小河墓地男性墓葬館前多插形似木槳的立木,這種立木被稱為“女陰立木”,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女陰因其本身具有生育功能而被眾多社會中的人們視為生殖繁衍的搖籃或生命的源泉,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生殖崇拜現象就充分反映了這種傾向。在西方古代宗教中,常以女陰作為女人最顯著的特點,并以此來象征整個女人,這是對女性生殖力崇拜的一種表現。在生殖崇拜文化中,女陰往往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人們崇拜的對象,被人們視為生命的搖籃;另一方面,人們?yōu)榱嗽鰪娚彻δ埽謽O力模仿女陰形狀和特征,將替代品也賦予生殖的象征意義。利奇強調,要正確理解象征的主題就必須詳細研究該象征的文化背景。因此放在原始文化大背景下,小河墓地的女陰立木即有此生殖崇拜的象征意義。在小河墓地中,這種特殊的泥殼木棺多葬女性,且多位于墓地的顯著位置。從一系列跡象分析,在墓地形成過程中,人們經常圍繞著上文提及的木柱圈進行祭祀活動,泥棺中的主人具有不同于其它墓葬主人的特殊身份,是被祭祀者。而被祭祀者都是女性,或許意味著人們對維持部族生存的“女性生育能力”的崇拜。這些女性,經遺傳學的相關研究,與周圍墓中死者個體有很近的親緣關系。可見泥棺中主人是因為生育了特別多的后代而受到后人崇拜,并獲得了較高社會地位,這與整個小河墓地所展現的高度的生殖崇拜相一致。另外,泥殼木棺下部的無底船形棺也耐人尋味,如果把這些棺與棺前象征生殖崇拜的男根和女陰立木呼應起來看,那么它們很可能就是女陰的抽象符號——小河人將亡靈送歸母體,表達著對生命之門的膜拜。在小河墓地中也發(fā)現諸多形似男性生殖器的木祖、蛇形木桿、男根立木等。結合以上女陰的象征意義的分析,這些符號的象征意義同是出于對生殖繁衍的期待。
三、結語
從一系列遺跡遺物來看,小河墓地不單單是一個埋葬死者的場所,也是小河部族神圣的祭祀殿堂,他們在這里舉行各種儀式來安葬逝者,舉行祭祖祈育的神圣活動,希冀祖靈佑護,祈盼生命繁衍、萬物豐產,這一切構成了小河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內涵。宗教儀式實際上是一種含有一定原則的象征行為,人們借用儀式中所用的種種祭品以表達內心對不同種類超自然存在的親屬的尊敬態(tài)度,也可以說是要借不同程度的祭品以達成與神靈間的互惠關系,從祭品的象征意義來看,它透露了一個民族所欲表達的超自然存在于現實社會的關系。因此,小河墓地豐富而神秘的地表標志及一系列隨葬品,向人們展示了幾千年前的小河人豐富的精神世界和他們獨特的象征體系。
參考文獻:
[1]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2]李亦園:《人類學的視野》,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
[3]伊第利斯、劉國瑞等:《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全面發(fā)掘或階段性重要成果》,《中國文物報》200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