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瑤?荊濤
摘 要:為了解學院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掌握新生的心理動態(tài),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本文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對4920名大學新生進行測評。調查結果顯示,大一新生的SCL-90各因子與全國大學生常模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調查結果表明,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上是良好的,但還是要開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SCL-90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一直受到國內外心理學界、醫(yī)學界、社會學界的重視[1]。大學生屬于一個特殊群體,心理發(fā)展尚未安全成熟,面臨著學習生活的壓力、青春期的困惑和煩惱,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據(jù)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大約90%的大學新生入校后,都在不同程度上會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感,采用有效的應對方式和正確的處理新環(huán)境中遇到的問題,對大學新生來說就更加重要。因此,做好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幫助新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素質。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選取某一高校的4920名2013級大一新生為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整群抽樣,共發(fā)放問卷4920份,收回有效問卷4811份,調查問卷合格率為97.7%。
1.材料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來評定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2]。該量表由Derogatis L R 編制于1973年,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應用非常廣泛。SCL-90 共包含 90 個條目,分為 10個因子,分別代表了不同類別的癥狀,涉及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和其他等陽性項目,每一項因子按癥狀嚴重程度,采取1~5級計分方法,1分代表了無癥狀、2分代表稍有感覺、3分代表輕度到中度,4分代表中度到重度,5分代表程度十分嚴重,量表指出分值為因子分、總分、陽性項目分,以陽性項目分作整體評價,用因子分進行比較。而通常認為因子均分≥2 分,則認為有心理問題。SCL-90 量表已被廣泛用于臨床和非臨床的精神障礙評估,并在青少年中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 程序
為了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調查由專業(yè)人員負責,以各班級為單位,集體測試。實施測試前,對專業(yè)人員進行了相關培訓,并向被調查者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內容、填寫問卷調查表的具體要求,講解注意事項,打消被調查者的疑慮,讓被調查者如實地填寫,當場收回。問卷收回后,及時復查,對不合格的問卷予以剔除。
3.數(shù)據(jù)處理
調查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基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管理與分析處理。
二、調查結果
1.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有效的4811名2013級大學新生中,男生1792人(37.2%),女生3019人(62.8%);年齡最大25歲,年齡最小16歲,平均年齡20歲;非獨生子女有2894人(60.2%),獨生子女有1917人(39.8%);漢族有4496人(93.5%),少數(shù)民族有315人(6.5%);對專業(yè)滿意有4448人(92.5%),對專業(yè)不滿意有363人(7.5%)。
2. 2013級大一學生SCL-90各因子得分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
2013級測試大一學生SCL-90各因子的平均數(shù)與標準差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進行T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表1顯示:
2013級大一學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和全國大學生常模進行比較,測試學生SCL-90各因子分均分均低于全國大學生常模,除恐怖外,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均分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有高度顯著性(P<0.01)。
3. 各因子的檢出率
各因子得分高于2分的為陽性項目,說明被測者在該項目中呈現(xiàn)“有癥狀”,其百分率稱為陽性檢出率。由表2可以看出,陽性檢出率的排序依次為: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偏執(zhí)、其他、焦慮、抑郁、敵對、恐怖、精神病性、軀體化。 根據(jù)國內外有人使用的標準,SCL-90高于3分者被認為可能有比較明顯的心理問題,有中度以上的癥狀,需結合其他測試的得分接受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或治療。調查表明,雖然大多數(shù)學生心理是健康的,但有些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特別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偏執(zhí)、抑郁、焦慮因子檢出率較高。
4.男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比較
從表3中可以看出,男女大學生性別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差異。恐怖、抑郁、和焦慮癥狀等3個因子得分,呈顯著性差異,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其中恐怖癥狀方面有高度顯著性(P<0.01),其他7個因子男女生沒有顯著性差異。
5.城市、城鎮(zhèn)和農村學生癥狀自評量各因子得分比較
對城市、城鎮(zhèn)、農村測試學生自評量表各因子得分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在強迫因子上有顯著差異,其他因子也沒有顯著差異。
三、討論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4811名大一新生進行了心理健康測試,結果顯示,15.2%的大一新生有可疑中等程度及以上的心理健康問題,0.75%的新生需要特別留意,這一比例相對較低。這說明,該校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上是良好的,但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被測學生在SCL-90各因子分均分均低于全國大學生常模,除恐怖外,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均分都有高度顯著性差異。
在性別上,在恐怖、抑郁、和焦慮癥狀等3個因子上,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更多地關注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逐步緩解女生的心理壓力,提高她們的心理健康的調節(jié)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建議
為了做好大一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建議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重視大學生的新生入學教育階段,進行適應性的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素質。第二,加強心理健康的教育渠道,注重開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專題講座。第三,認真做好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給學生們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指導。第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健康的學校氛圍,使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個性心理能夠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艷蘋,李 玲.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9(05):366—371.
[2]Schneider M E, Ward D J. The role of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Latinos' adjustment to college[J].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2003(04):539—554.
(作者單位:李瑤瑤 荊楚理工學院;荊 濤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