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新課程改革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既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幫助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獲得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改進化學課堂教學,提高高中課堂教學有效性,對提升教學質量、促進高中化學的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效率
一、教學有效性的認識
教學有效性成為廣大教師和教學管理部門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在課堂上能否提高教學有效性對學生課堂的學習效益、教師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都有著決定性作用。
1.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學生的需要
課堂教學本身是圍繞著學習展開的,教是為學服務的?;瘜W課堂上,一個滔滔不絕的教師不一定是一個好教師;一個能把各種現(xiàn)象介紹的栩栩如生的教師不一定是一個好教師;一個只是問“是不是”的教師不一定是一個好教師……那么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師呢?其實學生要的不是教師,要的是學習的方法和氛圍。化學知識的典型特點就是點多量大,相互關聯(lián),如果一堂課成了教師的個人演說,那么下課的時候,學生也許只能記得教師說的一個笑話了。課堂上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貫徹綠色化學的思想、配合切實有效的實驗、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優(yōu)化思維過程,最后進行知識的反饋和評價。課堂效益的提高中,學生學習了知識,觀察到了現(xiàn)象,掌握了解題方法,體驗了成功與失敗。這樣的一節(jié)課才是完整的、成功的。
2.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教師的需要
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指揮官、引導者。有效的教學需要教師具有主體意識,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精神;也需要教師具有經驗意識,從經驗中提煉,形成自己的實踐智慧。新的高考政策不允許教師再用題海戰(zhàn)術打一場“覆蓋戰(zhàn)”,特別是選修科目的教師更是要在課堂上想盡辦法來提高課堂效率。以前化學教師能夠利用早讀等時間要求學生將整理出的常見知識點一遍一遍像背英語似的背出來,現(xiàn)在僅有的時間就是課堂,每一個45分鐘就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戰(zhàn)役,不精心組織準備,就會吃敗仗,損失寶貴的時間。
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
1.教師的人格魅力很重要
正所謂“親其師而重其道”,學生對于教師的喜愛會表現(xiàn)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關系到有效教學的成果。教師優(yōu)秀的人格魅力應具有尊重、熱情、寬容、欣賞、激勵等優(yōu)良品質,這些都是平時與學生相處中形成的。
平時要多與學生做朋友,當學生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能主動與學生談心、聊天,使他們有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在人性的關懷中,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在教學中,與學生形成一種平等互動的教學關系,有問題可以爭論、有想法可以探討、有懷疑可以一起動手做實驗、答錯問題給予引導和鼓勵,在相互交流中達到啟迪思想、發(fā)展思維,更近一步是加深了師生間的感情,潛移默化中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
2.精心準備教學設計
2.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知識不是孤立的,教師在與學生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也不可能超越情境來獲取知識。好的情境可以讓學生深入其中,可以讓學生獲得的知識成為他知識體系中的組成部分,不會僅僅是一件擺設或點綴。例如在《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情境:“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幾年中,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為了從數(shù)以百噸的瀝青鈾礦礦渣中提取純鐳化合物,設計了用酸處理礦渣并在數(shù)百個蒸發(fā)皿間進行重結晶操作的實驗方案,歷經四年夜以繼日的艱苦實驗,終于在1902年提取出了0.1g氯化鐳,從而在放射性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貢獻?!边@樣的教學情境,既讓學生接受了人文主義思想的一種教育,又讓學生認識到科學實驗方法對研究化學的重要作用。這樣學生就自然地積極地思考,教學的有效性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2.2滲透低碳、綠色的化學思想
現(xiàn)在高考的試題中,大量題目滲透著低碳、綠色的化學思想,很多工業(yè)生產要求耗能低,污染小,更經濟,原子利用率高等。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將化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機結合起來,突出低碳、綠色的化學思想,這樣才會實現(xiàn)學科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的和諧統(tǒng)一。
例如工業(yè)上擬用銅和硝酸來制備Cu(NO3)2·3H2O,下面有三位同學提出了不同的生產方案:
甲方案:Cu+濃HNO3→蒸發(fā)結晶
乙方案:Cu+稀HNO3→蒸發(fā)結晶
丙方案:Cu+O2→CuO+稀HNO3→蒸發(fā)結晶
你認為___________方案最好,理由_______________。
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的綠色、低碳的化學思想進行滲透,激發(fā)他們保護環(huán)境、改善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熱情。
2.3合適的科學探究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標準闡述了課程目標,明確要求“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高中化學各個課程模塊的內容標準中,有近40個探究學習活動與實驗。擺在高中教師面前的是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與課程標準要求高的矛盾。所以教師在準備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合適地安排學生進行力所能及的探究活動,幫助他們在探究活動或實驗中,學會找到矛盾和問題、設計和提出猜想、準備和評估實驗、觀察和記錄現(xiàn)象、總結和反思實驗等。
2.4用問題來點睛
俗話說,學源于思,思源于疑,沒有問題就無以思維。每一個知識點之間都有著一些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積極地讓學生動起來,自主地去發(fā)現(xiàn),就需要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但課堂提問的實施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千萬不可在課堂中臨時發(fā)揮,需要在準備教學設計時就想好提問的內容。其實提問也是一門藝術,例如一個問題的提出,需要考慮提問的方式、時機、深度、數(shù)量、技巧、甚至是何人回答,是采用直問、曲問、反問、激問、引問還是追問,提問完了是否需要拓展等都需要在教學設計時就考慮好,不可盲目隨意地提出一個問題。
例如,關于《乙醇分子結構》的教學,設計如下問題:①有一種物質真奇怪,少飲有益,多飲有害,可消毒來可燒菜,有人害怕有人愛。你能說出這種物質的名稱嗎?②現(xiàn)代技術已測出乙醇的分子式C2H6O,它與C2H6分子結構有何不同,請畫出它可能的結構簡式。③乙醇的結構簡式是CH3-O-CH3還是CH3CH2OH?請通過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實驗說出你的看法。④你知道金屬鈉通常保存在什么地方嗎?煤油中烴基上的氫原子能被鈉原子置換嗎?⑤你認為乙醇的分子結構應該怎樣?一連串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動手、動腦,積極思考,從宏觀到微觀,既掌握了乙醇的分子結構,又加深了對“結構決定性質”的認識。
3.合理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課件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必備元素之一。它可以增大課堂容量,節(jié)約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模擬或視頻播放演示實驗,把學生帶到微觀的粒子世界等,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具有非同尋常的作用。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處理好多媒體課件的地位,要將有效多媒體教學作為輔助,不能代替教師,更不能將教學內容幾乎都做在課件上,否則會限制教師和學生的思維,阻礙師生的互動交流。
總之,面對新課程、面對新的高考模式,廣大教師要在追求有效教學的道路上,繼續(xù)總結和反思自身,努力提高專業(yè)水平,提高課堂45分鐘的質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戴麗君.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1(03).
[3]麥曦.教學設計的理論和方法[M].新世紀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張鏢,男,1981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江蘇省常熟市尚湖高級中學,研究方向: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