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迎軍
(江西科技學院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淺談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
吳迎軍
(江西科技學院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教師素質重在師德。師德師風建設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質量,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新形勢下,高校師德現狀中的缺失問題亟待重視。
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強化師德建設。對于當前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迫切需要通過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加強學術道德建設、培育優(yōu)良學風,引導高校青年教師自覺抵制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傾向,靜下心來傾心育人、專心治學。
我國目前正處于高等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有助于引導高校廣大青年教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以德治校的要求。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教師是以德治校的主力軍,學校發(fā)展以教師為本,教師素質以師德為先。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落實以德治國和推進以德治校的重要舉措。高校教師通過言傳身教,能夠帶動廣大學生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勤儉自強、團結友善、敬業(yè)奉獻”的道德規(guī)范,提高道德水平。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推進以德治校是高校責無旁貸的使命,是高校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高校生存發(fā)展需要人才培養(yǎng),關鍵在師資。我國大學和國際一流大學最大的差距就是師資隊伍素質。高校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是弘揚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踐行者。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的核心,直接感染和熏陶著學生,不只體現在思想教育和諄諄的道德教化上,還通過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一)職業(yè)認同感低。教師職業(yè)認同感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目標的無邊界性給教師工作帶來很大的挫敗感。教育和教學是教師的雙重任務,教師的工作繁重復雜,缺乏工作生涯設計,工作目標遠大,卻缺乏對細節(jié)和技術的考慮,造成教師對教師這個職業(yè)認同感低。二是隨著社會群體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教育信息的公開,教師的專業(yè)性得不到社會的普遍認同,過去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也在逐漸淡化,尤其是網絡技術的普遍應用,教師原有的專業(yè)性特征、學科知識的權威已漸漸消失。教師這種對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困惑又得不到社會普遍認可的現象,直接影響師德師風的傳承和內化。
(二)制度不完善。對于師德師風的傳承和內化僅指望大學教師的道德自覺是遠遠不夠的,非制度的約束要求是不可控的。目前,很大一部分高校對師德師風建設要求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和嚴格的制度;有的雖然制定了規(guī)范,卻沒有嚴格的考核標準,致使這些規(guī)范失去約束力、強制力。而師德師風建設也因為評價監(jiān)督制度缺失而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起到弘揚正氣、表彰先進的作用,不利于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形成。
(一)樹立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教師職業(yè)生活的方方面面。師德師風建設的主體是教師,作為教師首先要樹立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建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高校教師應結合個人發(fā)展主線,建立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明確目標,并為之努力。一方面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完善自己,吸納、更新教育思想,更好地轉變自己的角色,適應新的形勢;另一方面,要關注青年教師的實際困難和心理健康問題,及時發(fā)現和解決青年教師實際生活、工作和心理問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考評機制,提高教師收入,真正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為青年教師發(fā)展解決后顧之憂。
(二)完善制度。制度的完善是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要與社會法制化建設同步,讓道德和法律在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中得到統(tǒng)一。這就需從法律、工作、后勤保障三個方面著手,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向法制化、長效化的健康方向發(fā)展,對于高校教師的言行舉止既要有約束又要有疏導。
1.完善法律、道德制度。首先應健全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法律道德制度,從立法角度把教師履行職業(yè)道德納入學校的行政管理中,并把教師的師德師風狀況作為工作績效考核、評聘職稱、聘任上崗的內容之一。要從倫理道德角度對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作出規(guī)范和引導,對于履行職業(yè)道德優(yōu)秀的教師要進行表彰,重點培養(yǎng),并予以適度的物質獎勵,以弘揚高尚的師魂,調動青年教師工作積極性,讓師德師風建設內化到日常行為。對師德表現不良的,及時勸誡、督促整改;對師德失范的,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
2.完善工作制度。師德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必須做好有章可循,自覺培養(yǎng)師德師風意識,確立師德師風觀念。首先,要重視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定期學習談話制度,強化教師以德治校的意識,激發(fā)教師的道德情感,形成廣泛的道德輿論,培育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其次,要建立合理評價調控和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完善師德評價內容和方法,健全學術不端行為預防查處機制。
[1]施月姿.關于加強師德建設的幾點思考[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 2006(02).
[2]張樂富.當前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6(27).
[3]楊六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
G645
A
1005-5312(2014)32-02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