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穎劉大為
(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江西 南昌 330063)
淺談聲樂教學方法
董穎劉大為
(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江西 南昌 330063)
聲樂藝術因其歌唱器官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性,使其為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正因如此,聲樂教學方法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茖W的歌唱方法要以科學的教學方法為指導,在符合該學科自身規(guī)律的基礎上,制定符合該學科自身特點的教學方法,聲樂教學法當然也不例外,本文在初步介紹聲樂藝術特殊性的基礎上,從聲樂藝術特性方面制定聲樂教學方法,從而使聲樂教學法更為有效和實用。
聲樂;聲樂藝術;聲樂教學;講授法;聲音概念
聲樂是眾多藝術門類中的一種,它是通過人聲來表達音樂的一種藝術形式?!艾F(xiàn)代唯物主義認為:音樂與歌唱同樣起源于勞動,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產生了人與人相互交流的語言,語言的發(fā)展刺激了發(fā)聲器官的發(fā)育,使之能表達出比模仿獸叫更復雜、更能表達思想感情的音樂語言。”①聲樂藝術的產生與人類
勞動有密切的關系,并伴隨著人類發(fā)展史不斷的發(fā)展、變化。
“聲樂藝術,是以藝術化的嗓音、語言化的旋律,塑造聲腔與語言高度融合的聽覺審美形象,并通過生動的表演產生視覺審美形象,表現(xiàn)音樂與文學的寓意與意境,借以抒發(fā)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門音樂表演藝術?!雹诼晿匪囆g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我國有記載的聲樂藝術大概是從石器時代早期開始,在狩獵或采摘等勞動活動中自發(fā)產生的??v觀我國古代音樂發(fā)展歷史,傳統(tǒng)聲樂藝術可以說是其主要的構成形式,早在黃帝時期就有描寫勞動情景的民歌《彈歌》,歌詞只有八個字“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边@首歌生動的描寫了原始先民們狩獵的過程,砍斷竹子,制作武器,彈發(fā)土石,追逐并射殺野獸??梢哉f,我們早期的聲樂藝術就是以這樣一種形式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著。
聲樂藝術因其使用樂器的不同而使其在音樂藝術中具有獨特的魅力,也正因為其獨特的使用樂器,使學習聲樂與學習其他樂器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歌唱樂器看不見摸不著,不可直觀;其次,每個人的歌唱樂器都不盡相同;最后,聲樂是語言和音樂的結合,語言為聲樂藝術增色不少,但也為聲樂教學增加了難度。以上三方面都為聲樂教學帶來困難,也使學習聲樂變得復雜,所以,聲樂教學方法的研究是尤為重要的??茖W的歌唱方法要有科學的理論指導,聲樂教學方法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基礎,結合科學的教學手段,指導聲樂學習者更加科學、高效、省力、流暢的歌唱,這也是研究聲樂教學法的目的所在。
聲樂教學是以豐富、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為工具,以科學、系統(tǒng)的歌唱發(fā)聲理論為支撐,以訓練歌唱發(fā)聲器官進行美好歌唱為目的的一種特殊教學方式,其特殊性就體現(xiàn)在歌唱樂器上,它不能直觀,它是通過大腦進行支配并進行演唱的高級技能活動,聲樂課是技巧性、實踐性、科學性、藝術性都很強的一門課程,擁有獨特的學科教學規(guī)律。如何在教學中做到技巧性和實踐性的統(tǒng)一、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tǒng)一,有賴于聲樂教師科學教學理念的實施、有效教學方法的運用及教學中教與學密切的配合,只有當這三方面都配合好了,才能達到聲樂教學的最佳效果。
(一)講授法
在聲樂教學中,講授法是指老師運用教學語言將聲樂理論知識及聲樂訓練的方法、要求及要領講授給學生的方法,聲樂老師是否能用語言使學生明白老師的要求,并盡量去做到,直接決定了講授法是否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講授法是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方法,也是聲樂教學最為主要的教學方法。聲樂教學中的講授法要求老師的教學語言準確、科學,又不乏形象、生動,講解做到由淺入深、詳略得當,同時,針對不同學生理論基礎的差異,對于聲樂理論的講授要因人而異,專業(yè)術語的運用以通俗易懂易于掌握為準。聲樂教學中由于歌唱器官不可直觀,歌唱訓練要靠學生聽和模仿來進行,很多時候,為了讓學生盡快找到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教師會用一些語言進行啟發(fā),比如:老師在啟發(fā)學生要深吸氣時會說將氣吸到肚子里,大家都知道氣息只能在肺里,吸到肚子里是絕對不可能的,象這樣的啟發(fā)式語言還有很多,這些語言有時比較口語化,有時又會很抽象,所以,常會有人說聲樂教學語言不夠科學、不符合邏輯等等,其實,個人認為,這是聲樂特殊的學科特點決定的,這些語言看似不科學、有時甚至不可理解,但在聲樂教學中依然存在,“應該客觀的承認,有些發(fā)聲理論、概念、經驗、‘感覺’、聲樂術語等盡管解釋得不夠科學,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是行之有效或者是部分的行之有效的,因而相傳并保留至今。”③說明這些語言在教學中是有教學效果的,只是作為聲樂教師在教學中所運用的教學語言,要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二)示范法
聲樂教學是對聲音的訓練,通過不斷的改進學生的歌唱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聲樂學習中,學生能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對他們今后的學習效果有著決定性的意義。聲音概念是學生在學習聲樂過程中形成的,對正確歌聲的一種認識。這種認識是直觀的,途徑也是多樣的,如欣賞優(yōu)秀音頻、視頻資料、各種音樂等等,認識了正確的聲音概念,聲樂學習才會有正確的方向,這對聲樂學習非常重要。
教師在教學中的范唱也是學生形成正確聲音概念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的范唱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對正確聲音的示范;另一種是模仿學生錯誤的聲音。在聲樂教學中,聲樂教師要不斷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聲狀況進行分析,先模仿學生不理想的聲音,再將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和聲音效果范唱給學生聽,先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和區(qū)別這兩種聲音的不同,這是第一步;然后講解不同在哪里,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才使他的聲音不好,讓學生從理論上認同正確聲音的發(fā)聲方法,這一點很重要,這是第二步;最后,讓學生從思想上有意識的指導自己朝著正確的聲音練唱。這樣,通過對錯誤聲音和正確聲音的對比,通過對錯誤聲音的分析,使學生不僅能更直觀的認識自己聲音上的不足,還從理論上加深了印象,這樣的改進方法更有效果,還有這在教學中是非常有效而且常用的教學方法。
聲樂教學中的示范教學不僅僅是在聲音上的示范,還可以通過看和觸摸,來體會正確的歌唱方法,比如在呼吸訓練時,可以通過看老師呼吸時的狀態(tài)、觸摸呼吸時身體的變化,從而進行學習。示范教學法是聲樂教學的重要手段,在聲樂教學中,如果沒有這一教學手段,聲樂教學將陷入萬難的境地,只有將示范教學與理論講解相結合,才能實現(xiàn)聲樂教學目的。
(三)模仿法
模仿是人類學習的重要手段,古希臘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就曾這樣說過:人從黃鶯那里學會了唱歌,從蜘蛛那里學會了織布,可見,人的很多生活技能是通過模仿學來的,同樣,模仿也是聲樂學習的重要手段,模仿法則是聲樂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在聲樂教學中,模仿法是指學生通過模仿教師的范唱進行學習的方法。
在聲樂教學中,很多的歌唱方法都是通過模仿得來的。由于聲樂學科的特殊性,使聲樂學習很難象其他學科那樣只通過講解就能理解和掌握。聲樂學習的直觀性很差,歌唱器官看不見、摸不著,很多時候是靠聽覺的感受和視覺的觀察,模仿老師的聲音和歌唱狀態(tài),從而積累歌唱的感性認識,通過不斷的模仿使學生將感性認識不斷加深、強化,同時進行必要的理性分析,使模仿更有依據(jù)和目的性,從而逐漸形成正確的聲音概念,這一過程,模仿法是重要的手段,也是聲樂學習初級階段重要的學習方法。示范法和模仿法是聲樂教學中最為常用的教學方法,常在教學中同時運用,互為補充。比如,在聲樂教學時,學生發(fā)出不理想的聲音,老師會模仿學生的聲音,然后再范唱正確的聲音,讓學生直觀的區(qū)分正確的聲音和不理想的聲音的區(qū)別,并讓學生盡量模仿正確的聲音,這一過程的教學就即運用了示范法,同時還運用了模仿法,這是聲樂教學非常常用的教學方法。
聲樂教學中的模仿法是對正確歌唱方法的理性模仿,不能盲目模仿,全盤照搬,比如:歌唱方法可以模仿,但每個人不同的音色是不能模仿的;風格可以模仿,但個人的歌唱特點不能模仿等等,所以,老師在教學中運用模仿法要遵循聲樂教學規(guī)律、遵循聲樂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引導學生理性模仿,,否則,這一教學方法可能會不利于教學,甚至害了學生。
(四)比喻法
聲樂教學中的比喻法是指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將抽象的聲樂理論或歌唱狀態(tài)、感覺啟發(fā)給學生的教學方法。
在聲樂教學中,老師常會形象的將聲帶比喻成琴弦,氣息比喻成琴弓,共鳴腔體比喻成琴箱,來形容歌唱就好像用氣息拉著聲帶在共鳴腔里鳴響這一原理。用聲如珠,氣如線,氣穿聲出,如串珠,來形容如何才能將聲音連貫的發(fā)出這一原理。用拋物線來形容聲音的走向,用氣沉丹田來形容深的氣息支持,用滾動的車輪來形容氣息的流動,用想象的嘴代替真正的嘴,來形容歌唱咬字和共鳴的關系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比喻法在聲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將抽象的理論用感性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使這些摸不著、看不著的理論變得具體可感,使聲樂學習變得簡單和具體,聲樂課也變得更生動和形象,從而引領學生更好的學習。
(五)比較分析法
在聲樂教學中,比較法是指通過觀摩、藝術實踐等形式比較的觀察和分析出學生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的方法。
藝術實踐是聲樂教學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形式多樣,如小組觀摩、音樂會及節(jié)日演出等等,其目的是使學生在實踐中檢驗學習效果,對聲樂老師來說,也是觀察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學效果可以比較直觀的展現(xiàn)在老師面前,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可以說是一覽無遺,同時,還可以比較的看出不同老師由于教學方法的不同出現(xiàn)的不同的教學效果,通過比較和分析,一方面總結自身教學方法上的不足,進行改進;另一方面,總結學生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這既是一種檢驗聲樂教學效果的手段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聲樂教學方法,聲樂教學提倡重視實踐性環(huán)節(jié),原因也就在此。
聲樂教學方法是多樣的,本文只是列舉常用的和比較有效的幾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學方法的選用要有針對性,要以科學、有效為原則,不能千篇一律。聲樂教學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好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更快的提高歌唱技巧,另一方面通過對美的聲音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對美的音樂的表現(xiàn),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這是音樂藝術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也是好的聲樂教學法應該具備的教學效果。
注釋:
①胡郁青.中外聲樂發(fā)展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②肖黎聲.聲樂理論基礎[M].上海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③尚家驤.歐洲聲樂發(fā)展史[M].華樂出版社,2003
[1]胡郁青.中外聲樂發(fā)展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肖黎聲.聲樂理論基礎[M].上海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3]尚家驤.歐洲聲樂發(fā)展史[M].華樂出版社,2003
J616
A
1005-5312(2014)32-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