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娥
兒童與木偶劇
■邵玉娥
木偶劇是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劇種。說它古老,木偶劇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謂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說它年輕,就說我們揚州杖頭木偶劇,由于能夠與時俱進,幾十年來,排演了一大批木偶藝術精品劇目,如大型劇目《嫦娥奔月》《瓊花仙子》《三個和尚新傳》《胡桃夾子》《白雪公主》《葫蘆娃》等,由于這些劇目貼近時代,貼近觀眾,尤其是貼近少年兒童觀眾,充滿青春的活力和藝術張力,演出市場呈現(xiàn)一派勃勃生機……
魯迅先生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木偶劇要吸引兒童觀眾,必須在“好看、好玩、好聽”上下功夫?!昂每础奔磁叛莸哪九紕∧恳泻軓姷挠^賞性,才會“好看”。這里說的“好看”,既要有健康動人的故事、高超的表演技巧,還要有絢麗多彩的舞臺畫面和漂亮的人物造型等。其次“好玩”,其實木偶本身就是一個魅力十足的玩具,而在木偶舞臺上的木偶又是一個個性格迥異,形象不同的劇中人物,如我們熟知的童話木偶劇《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以及其他小動物形象的卡通角色,這些小木偶,當每場演出結束謝幕后,小觀眾們便會涌到臺前,和臺上小木偶握手、擁抱,而在演出大廳出售這些小木偶人物的窗口,許多小朋友會購買幾個小木偶帶回去作玩具,作紀念品。兒童對木偶的熱愛之情,令人感慨。舞臺上這些木偶角色在導演的指揮安排下,按照劇本所規(guī)定的“游戲規(guī)則”行動,從而營造出一個個生動活潑,好看好玩的故事去吸引、感悟小觀眾。再說“好聽”。凡我們所熟知的木偶劇、動畫片都有一首充滿童真、童趣的主題歌曲,木偶劇亦然。我們揚州市木偶研究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創(chuàng)排的大型兒童神話木偶劇《瓊花仙子》就是一首悅耳動聽且地域特色鮮明的兒童歌曲,歌詞寫道:瓊花,瓊花,神奇的花,飛落(那個)揚州把根扎。滿身光彩都獻出,留下潔白人人夸,人人夸。這是由揚州本土作家陳允謙、胡小元編劇,和我們揚州市木偶研究所的資深導演焦鋒創(chuàng)排的一臺堪稱經(jīng)典的劇目。該劇先后曾榮獲第八屆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以及文華導演獎、文華表演獎、文華音樂作曲獎等國家級大獎,2012年又獲國際木偶藝術節(jié)最佳劇目獎。該劇作曲孟衛(wèi)東先生,在創(chuàng)作《瓊花仙子》音樂時。以突出揚州地域特色和兒童欣賞情趣為創(chuàng)作理念,結合導演闡述和劇情需要,在認真學習、了解揚州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吸取揚州民間地方小調、民歌乃至揚劇音樂元素,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了瓊花仙子風格特點的音樂旋律。傾情謳歌主角瓊花善良、高雅的情操,節(jié)奏明快、舒展、極富韻律感,為該劇的成功演出作出了貢獻。
眾所周知,每出戲都有高潮部分。舞臺上的木偶劇演出高潮戲和觀眾廳里小觀眾們的高潮,往往會同步出現(xiàn)。如《瓊花仙子》中的反面人物妖道麻胡子,他干盡壞事,成了揚州城老百姓“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瘦西湖小水神五泉追打麻胡子從舞臺跑向觀眾廳時,麻胡子在觀眾廳東躲西竄,企圖尋找小觀眾們的庇護,立即遭到愛憎分明的小觀眾拒絕。小朋友們情緒激昂,和五泉一起追打,把麻胡子趕回到舞臺上。這時臺上臺下相互感應交流的氛圍十分熱烈,把戲推向高潮。
其實,我們在談論或觀看木偶劇目時,多少會想到“觀眾參與”的可能性。這在《瓊花仙子》演出時,我們看到了最自然的,令人感奮的“觀眾參與”。說明焦鋒導演先于我們認識到了兒童觀眾的特點。事實證明,愛玩“做家家”游戲的兒童傾心于以假當真的做戲,天然地嫉惡如仇。兒童觀眾與歌頌真、善、美的兒童劇極其容易產(chǎn)生心靈上的感應。大量舞臺實踐雄辯地證明:兒童觀眾比成人觀眾具有更強的戲劇參與意識。
值得注意的是,木偶劇讓兒童“參與”的概念不能過窄地去理解。一般來說,木偶劇的演出都需要調動兒童觀眾的想象力和參與,但兒童觀眾的想象力的翅膀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導演的藝術想象的參與而煽動起來的。
我國有三億兒童,他(她)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總結我們成功的木偶劇創(chuàng)作和舞臺實踐時,我們不妨把前蘇聯(lián)大戲劇家斯坦尼拉夫斯基在總結話劇體驗派舞臺經(jīng)驗時的“從自我出發(fā)”的觀點,從“自我”出發(fā)點轉移到我們當代木偶劇的主要服務對象—“兒童”一邊。讓木偶藝術之花,在兒童藝術百花園中開放得更加絢麗多姿,且常開不敗。
讓我們多多地走近兒童,了解兒童,適應他(她)們的審美需求,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兒童木偶劇,為他(她)們服務。
琵琶有幾十種演奏技法,由于每個人的生理條件的差異(如手的大小、手指的長短等)和觸弦時感覺不同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xiàn)上的不同認識,往往影響了樂曲的音樂表現(xiàn)(如力度、速度、音色等的變化)。在琵琶的訓練中平時就注意右手觸弦的角度、深度、速度、力度和相互密切配合,熟練地掌握各種演奏技法,這樣才能較好地表達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發(fā)揮琵琶獨特的表現(xiàn)力,從而達到較好的演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