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淵
[摘要]目的 探討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血清尿酸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 方法 選擇某社區(qū)常住居民412例為研究對象。根據血壓情況分為血壓正常組、高血壓前期組、高血壓組。檢測和比較3組的血清尿酸水平。 結果 血壓正常組尿酸水平為(236.3±61.4)μmol/L,高血壓前期組(292.7±73.6)mol/L,高血壓組(336.2±113.7)mol/L,3組間比較P<0.01。血清尿酸水平為228~280μmol/L、281~344μmol/L和≥345μmol/L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顯著高于血清尿酸為<228μmol/L組(P<0.05或<0.01)?;仡櫡治鲲@示尿酸水平≥228μmol/L是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的危險因素。 結論 血清尿酸水平與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具有相關性。
[關鍵詞]高血壓;高血壓前期;血清尿酸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1-124-03
體內的老舊細胞、富含嘌呤的食物在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嘌呤,而嘌呤在肝臟中再次氧化為尿酸。研究顯示血清尿酸與肥胖、高血糖、胰島素抵抗、血脂代謝異常等相關[1-2]。而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等均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那么血清尿酸水平與高血壓是否存在相關性,是否能夠作為高血壓的獨立預測因子,本研究通過對212例常住居民的調查,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9月,采用整群隨機橫斷面研究的方法,選擇我市某社區(qū)412名常住居民進行調查。排除慢性腎病、腫瘤等繼發(fā)性高血壓,排除有糖尿病史、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2 h OGTT≥11.1mmol/L的患者,排除不愿意參加調查者。最終有412名居民進入調查,其中男203例,女209例,平均年齡(41.4±9.2)歲。高血壓102例(24.8%)、高血壓前期169例(41.0%)、血壓正常141例(34.2%)。所有調查對象知情同意。
1.2 調查方法
集中統(tǒng)一調查,采用自己調查表進行調查,包括一般資料、高血壓家族史、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飲酒吸煙情況、身高、體重、腰圍、血壓。采集空腹靜脈血進行血糖、尿酸、血脂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血壓的測量采用水銀柱式血壓計,國際標準化法進行測量。高血壓標準:SBP≥140mm Hg,和(或)DBP≥90mm Hg。BMI≥24kg/m2為超重。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差異采用方差分析和獨立樣本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血清尿酸水平
血壓正常組尿酸水平為(236.3±61.4)μmol/L,高血壓前期組(292.7±73.6)mol/L,高血壓組(336.2±113.7) mol/L,三組間比較,F=38.973, P<0.01。高血壓前期組顯著高于血壓正常組,而高血壓組又顯著高于高血壓前期組。
2.2 不同血清尿酸水平與血壓的關系
血清尿酸的四分位水平分別為:P25,228μmol/L,P50,281μmol/L,P75,345μmol/L,將調查對象按照四分位水平進行分組,分析各組間血壓差異。結果見表1。血清尿酸水平為228~280μmol/L、281~344μmol/L和≥345μmol/L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顯著高于血清尿酸為<228μmol/L組(P<0.05或<0.01)。
2.3 不同尿酸水平與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的相關性分析
以血清尿酸水平<228μmol/L作為參照進行回顧分析,在調整了性別、年齡、飲食習慣、吸煙、飲酒、生活習慣、BMI、血脂水平等相關的高血壓影響因素后,尿酸水平≥228μmol/L是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的危險因素,尤其當血清尿酸水平≥345μmol/L時,這種危險程度顯著升高。見表2。
3 討論
不能發(fā)現導致血壓升高的確切病因的高血壓為原發(fā)性高血壓。高血壓是一個由許多病因引起的處于不斷進展狀態(tài)的心血管綜合征,可導致心臟和血管功能與結構的改變[3-4]。因此,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殘的總危險。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一種某些先天性遺傳基因與許多致病性增壓因素和生理性減壓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這些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高鈉低鉀飲食,超重或肥胖、飲酒、吸煙、精神緊張、糖尿病、血脂異常等[5-7]。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嘌呤氧化后生成的尿酸而隨尿排出。尿酸的溶解度較小,因此當其體內過多蓄積時可導致尿路結石和痛風。正常人血清尿酸水平處于動態(tài)平衡。體液中尿酸含量的變化可以反映人體內代謝、免疫等狀況。劉惠敏等[8]分析了高尿酸血癥與血脂的相關性,結果顯示尿酸水平升高的患者血脂水平顯著高于尿酸正常者。雷陽等[9]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具有相關性。龔麗青等[10]研究分析了正常血尿酸水平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關系,結果顯示即使尿酸水平在正常值范圍內,尿酸水平不斷上升仍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發(fā)病的一個危險因素。郝云玲等[11]研究顯示缺血性腦卒中頸部動脈斑塊、狹窄及頸動脈內中膜厚度與高尿酸血癥直接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在某種程度上血尿酸的水平能夠反映出頸部動脈斑塊及狹窄程度。梁文武[12]認為高尿酸血癥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在本次研究中,高血壓組血清尿酸水平顯著高于高血壓前期組,而高血壓前期組又顯著高于正常血壓組。這提示不同血壓水平者其血清尿酸水平不同,隨著血壓的升高,血清尿酸水平也隨之升高。根據血清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水平對所有納入的調查對象分為4組,結果顯示,血清尿酸水平為228~280μmol/L、281~344μmol/L和≥345μmol/Lendprint
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顯著高于血清尿酸為<228μmol/L組,這些提示,隨著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調查對象的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也隨之升高。在相關性分析中,以血清尿酸為<228μmol/L作為參照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即便調整了年齡、性別、血脂水平、BMI、吸煙、飲酒、飲食習慣、高血糖等高血壓常見的危險因素后,尿酸水平≥228μmol/L仍然是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的危險因素,尤其當血清尿酸水平≥345μmol/L時,這種危險程度顯著升高。
綜上所述,血清尿酸水平與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均具有相關性,并且獨立于其他危險因素。本研究不足之處為橫斷面研究,而血清尿酸水平與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的具體因果關系還需進一步前瞻性研究。
[參考文獻]
[1] 鄞國書,徐冬川,孫如瓊.尿酸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及影響因素篩查[J].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4,30(3):415-418.
[2] 冼翠華,羅明乾,鐘業(yè)娟.維持性血液透析中高尿酸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解剖學研究,2013,35(6):443-445.
[3] 俞蔚,唐新華, 徐小玲,等.社區(qū)醫(yī)務人員高血壓防治知識調查[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4,26(2):206-208.
[4] 沈月根,駱田斌,余夢華,等.農村高血壓患者相關知識態(tài)度行為和管理情況調查[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4,26(2):209-210.
[5] 劉葉舟,武晶晶,張玲,等.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鹽敏感性的影響因素和急性鹽負荷后血壓及鈉鉀代謝的變化[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12):1015-1019.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2版)[Z].2012:7.
[7] 楊培榮,鄧峰,屈蒙,等.陜西寶雞市居民高血壓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4,25(1):29-32.
[8] 劉惠敏,秦涌,王宏偉.高尿酸血癥與血脂的相關性分析[J].科技風,2014,24(1): 169.
[9] 雷陽,韓杰.高尿酸血癥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13,34(12B):45-48,58.
[10] 龔麗青,李莉,趙效國,等.正常血尿酸水平與非酒精性脂肪肝關系[J].衛(wèi)生研究, 2014,43(1):37-39.
[11] 郝云玲,吳紅玲.高尿酸血癥與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頸部動脈斑塊及狹窄的關系[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2):199-200.
[12] 梁文武.冠心病患者與高尿酸血癥的關系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11): 1914-1915.
(收稿日期:2014-07-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