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人
便秘的原因很多,有習(xí)慣性便秘、中老年下元虧虛便秘等,本篇主要討論這兩種類型的調(diào)養(yǎng)。此外,腸道本身病變也會引起便秘、腹瀉交替癥狀,比如腸內(nèi)的占位性病變等,需及時檢查,排除疾病隱患。
食療原則
習(xí)慣性便秘可見兒童或中年人,中醫(yī)認為可有“腸胃實熱或?qū)崯醾帯被颉按蟛∵^后身體虛弱”,急者可用清熱瀉下法,而后再養(yǎng)陰潤腸。老年性便秘多因“下元虧損、血虛有熱、津枯腸燥”, 宜用溫腎潤腸法。
常用中藥材可有:黃芪、人參、當(dāng)歸、生首烏、番瀉葉、玄參、柏子仁、肉蓯蓉等。食物可用核桃、芝麻、松仁、白蜜、生梨、蓮藕、山芋等果蔬。
首烏麻桃粉
核桃粉50 克,芝麻粉50 克,生首烏粉12 克,葛粉50 克,分別制備待用; 根據(jù)需要將混合后的粉加涼水調(diào)勻,再加熱煮熟,最后根據(jù)需要調(diào)味即可。有助于滋陰補腎、開胃潤腸。
決明潤腸茶
綠茶葉3 克,草決明6 克。草決明炒制后煮約5 分鐘,將汁濾出沖泡茶葉??蓾櫮c通便、清熱明目。
(本欄目由上海藥膳協(xié)會供稿)
便秘
嘔吐主要指胃腸道病因素(急慢性胃炎、食物中毒等) 外的嘔吐,如中醫(yī)認為由中樞神經(jīng)性因素引起的美尼爾氏癥、暈車等,以及風(fēng)邪入脾胃的胃腸型感冒和懷孕嘔吐等。
食療原則
胃腸型感冒以溫中、養(yǎng)胃、止嘔為主, 可用生姜、藿香等。頭暈引起的嘔吐則以平肝熄風(fēng)為主,可用天麻、菊花等。
天菊炒魚片
黑魚片100 克,天麻切片9 克,菊花3 克,生姜10 克。天麻切片加水漲發(fā)后, 與菊花、生姜煎出汁約100 毫升備用;黑魚片上漿后滑油,加入適量天麻菊花汁, 勾芡即可。有助于平肝清熱、止嘔養(yǎng)胃。
藿香生姜粥
粳米50 克,藿香9 克,鮮生姜片15 克。粳米洗凈,加生姜片煮至稠,加入煎好的藿香汁即可。可溫中驅(qū)寒、和胃止嘔。
嘔吐
內(nèi)臟下垂多指脾臟、胃、肝臟、腎臟多臟器的下垂,中醫(yī)稱內(nèi)臟下垂屬“中氣不足” 所致“脾氣下陷”。
食療原則
宜以補中生陽、補脾益氣為主,常用中藥材可有:人參、黨參、黃芪、白術(shù)、山藥、升麻等。食物可用雞肉、鴿肉、鵪鶉、泥鰍、粟米、鯽魚、大棗、糯米等。
金櫻山藥粥
粳米50 克,鮮山藥30 克,金櫻子15 克,食鹽少許。山藥、金櫻子洗凈加水,煮成100 毫升汁備用;粳米洗凈, 加水煮至將稠時;加入山藥金櫻汁,煮10 分鐘即可。可補氣健脾、提升陽氣。
參芪升麻粥
粳米50 克,黨參15 克,黃芪 9 克, 升麻10 克。將黨參、黃芪、升麻加水煮成參芪升麻汁備用;粳米洗凈,加水煮至稠,加入?yún)④紊橹灾蠹纯???裳a氣升陽、滋陰和胃。每劑可分兩次食用, 高血壓患者要去升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