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2007年開始接觸扁帶,被稱為中國花式扁帶之王,近兩年開始嘗試高空扁帶,并屢次刷新國內(nèi)高空扁帶紀錄。目前的生活用一句話概括:“不是在走扁帶,就是在去走扁帶的路上”。
怎么也想不到一條扁平的帶子會主導(dǎo)我近幾年的生活,也許甚至會更久。
2007年夏天,在北京工作已有一段時間。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美國朋友組織的戶外活動中接觸到了這項運動。像所有人一樣,剛見到它的時候也自然地聯(lián)想到了走鋼絲。嘗試過之后,才意識到這并不是一回事。
這項運動叫走扁帶,英文slackline。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一些攀巖愛好者為了打發(fā)閑暇時間,同時鍛煉自己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專注力而創(chuàng)造出的一項新運動。最初大家只是利用攀巖器材,把一根2.5cm寬、扁平的尼龍帶子在兩個固定點之間架設(shè)起來,并在上面行走。后來隨著參與者技藝的提高和所用器材的完善,出現(xiàn)了更多的形式。比如說高空扁帶,長度扁帶,花式扁帶等等。不同形式,帶給參與者的挑戰(zhàn)及體驗是不一樣的,也正因為如此,才有它獨特的吸引力。
從剛接觸到上癮是很快的,前三個月時間里,我玩兒的非常頻繁。后來自己擁有了一套簡單的裝備,興奮、癡迷了一小段時間。但隨著天氣變冷,陪著玩兒的人越來越少,因為生活重心的轉(zhuǎn)移,興趣的消褪等等,慢慢就平淡了下來,終于在2008年初算是把扁帶完全擱置了。
偏偏命運有時就這么蹊蹺。2010年夏天,我通過另外一位朋友,再次接觸到了一種新的扁帶形式—花式扁帶。也就是在收緊的5cm寬的滌綸材質(zhì)扁帶上做各種彈跳、翻轉(zhuǎn)甚至空翻,一些看起來很花哨的動作的玩法。有了新的刺激,就有了新的動力,終于從那時起,我開始一發(fā)不可收拾,添置了更專業(yè)的裝備,接觸到了更多新的信息,認識了無數(shù)精彩的朋友。最關(guān)鍵的是對這項運動有了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隨后幾年里我又開始玩長度扁帶,也就是長度在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扁帶上行走,對技術(shù)、專注力及耐力要求更高。而這兩年我也在慢慢嘗試高空扁帶,即在有安全保護的情況下,在高度20米以上的高空完成扁帶行走,除了技術(shù),更多考驗的是心理素質(zhì)。
到現(xiàn)在,接觸扁帶運動有差不多七年時間了。能這樣愛著一件事物,實在是非常幸福的。它只是一條線而已,簡單至極,觸手可及。但正是如此簡單的運動,卻能夠反映出玩家的心境,平靜時它安靜,躁動時它也跟著不寧。它帶我去了很多沒有去過的地方,開闊了眼界;它也帶給我健康,并給我動力去變得更強,從而可以更好、更長久地和它一起走下去;它還不斷地給我挑戰(zhàn),將我逼至極限邊緣,并突破自己,從而更加看清自己;它讓我不要急躁,不強求,挺胸抬頭,一步一步,保持呼吸,不回頭,活在當下,張開雙臂去迎接美好未來;它也告訴我失敗其實比成功更有意義,前提是不輕易放棄,堅持做愛做的事,美好的事就會發(fā)生……它給的很多,卻靜靜地不求任何回報。和它一起時我是快樂的,我想,它應(yīng)該也是。這樣,就夠了。
2013年秋天,我和遠在澳大利亞的朋友通過郵件策劃了一次中秋節(jié)去香港走扁帶的活動。從最初萌生想法到實現(xiàn)計劃,一切都進行得出乎意料地順利。這次香港之行對我個人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去之前只是簡單地看過場地照片,從Google Earth上看了看大概的地形。甚至到了香港后,去實地考察的伙伴給我?guī)Щ貋淼臄?shù)據(jù)也是目測的,說是只有十幾米高,三十幾米長,這個數(shù)據(jù)對我來說真的是易如反掌,不會有任何壓力。但當我真正到了現(xiàn)場測量完畢,得到高20米、長40米的數(shù)據(jù)時,一種不勝負荷的感覺就來了。緊接著,又得知這次活動會以我為主角拍攝一個紀錄片時,壓力就更大了。這還沒完,活動當天現(xiàn)場預(yù)計會有一些香港媒體和很多觀眾,瞬間我壓力無窮大。
可既然來了,總不能因為這些而轉(zhuǎn)身回去。緊鑼密鼓地架設(shè),架設(shè)結(jié)束后就要測試了。現(xiàn)場可以在上面行走,并愿意嘗試的,加上我總共有四個人。大家用剪刀石頭布決定誰第一個上去。很幸運,我排到了最后一個。拋開其他,這在當時給我減了很大的壓。最終前三個朋友都沒能成功。當我坐在扁帶上時,狀態(tài)比想像中要好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在那個環(huán)境下待了足夠長的時間,適應(yīng)了。但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歸功于在我前面嘗試的三個朋友,看他們試走的時候,我一直在假想,如果遇到他們在扁帶上遇到的問題我會怎么反應(yīng),這個方法還是有一定幫助的。調(diào)整呼吸,做好起步動作,順利地站了起來,邁了兩步,感覺還不錯,但很快我就刻意地坐回了扁帶上。不是因為害怕,而是要控制下自己過度的興奮,因為我已經(jīng)預(yù)感到,自己一定可以走過去,這比我想像中的簡單多了。于是重新調(diào)整狀態(tài),和我想的一樣,第二次站起來就直接走了過去,成功到了另一端,在場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氣。
也許是2007年還不夠靈光,領(lǐng)悟不到。接著塞翁失馬,2010年重拾,讓我更加珍惜它的回歸。未來不管怎樣,先努力走好下一步。像愛一樣,真愛不會逝去。淡淡的,卻永遠賜予著動力。
ID: 王菲
職業(yè):教師 / 走扁帶時間:兩年 / 出沒地點:西安各巖場
最初,接觸走扁帶這項運動是在巖場,為了豐富攀巖日的娛樂項目。走扁帶沒有我想像的那么難,普通人花上一下午時間就可以在5~6米的扁帶上行走,可它也不是那么簡單,想要在26毫米寬、上下晃動、左右搖晃的扁帶上來去自如,甚至做一些夸張的動作,你需要調(diào)整呼吸,然后調(diào)動好全身的肌肉來穩(wěn)住自己的身體,控制扁帶的晃動。
對于攀巖愛好者的我來說,走扁帶無疑是最容易實現(xiàn)又很有趣的一項輔助性訓練。夏天,巖場的水上扁帶,能給我汗流浹背后最透徹的清涼。平日,我把辦公地點由室內(nèi)挪到了草坪里、大樹下。這讓我逃離了辦公室的瑣碎和嘈雜。在忙碌之后,隨著扁帶的晃動,放松身心,可以思考一些工作上的問題,也可以讓思緒飛翔到我夢想的巖壁之上、雪山之巔,閉上眼,感受風的氣息,腦海里滿是我懷念的美景。說到走扁帶很容易實現(xiàn),這運動甚至可以在家里進行,預(yù)留10米長的空地,家就可以是我最舒適的練習場所。
我用26毫米的扁帶練習著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也在26毫米的扁帶上平衡著現(xiàn)實安定的生活與夢想自由的心。endprint
ID: 夏天
職業(yè):廣告經(jīng)理 / 走扁帶時間:兩年 / 出沒地點:奧森
喜歡走扁帶是因為玩的人少,會的人少。對于我這種平時比較躁的人,只有內(nèi)心十分平靜的情況下才能走好扁帶。每當我走扁帶的時候,那種強迫自己一定不能分心的感覺,讓我樂在其中。我認為多走扁帶可以修身養(yǎng)性,扁帶比鋼絲難走,需要腰腹和腿部的力量,一直很討厭做腹部訓練,而又羨慕那些有著八塊腹肌的人,這個運動至少可以讓我的游泳圈慢慢的減小減小再減小。同時,隨著慢慢的熟練,可以做一些簡單花式動作的時候,那種成就感也讓我很爽。但是也由于扁帶太小眾,一個人玩有時候覺得挺沒意思的,希望更多人來推廣這項運動,大家一起玩才能提高得更快。
ID: 老孟
職業(yè):戶外經(jīng)理人 / 走扁帶時間:一年半 / 出沒地點:白河、十渡、雙橋溝、各種公園
四五年前無意接觸過扁帶,當時看到小伙伴們在樹林里綁好了扁帶,一個個都能在上面艱難的站住,我感到好奇,于是也嘗試了一下,結(jié)果是繩子的大幅搖擺讓我大腿就剩下發(fā)抖了,完全沒有站上去的可能。這是第一次走扁帶給我的印象:毫無樂趣可言。
去年再一次偶然遇上扁帶,朋友不僅能行走還能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我又躍躍欲試,好在這次有懂行的朋友在旁邊指點,叫我向前看找到一個固定的點,用最快的速度站到扁帶上忘掉一切,讓自己完全專注到之前找到的那個點上。
神奇的事情出現(xiàn)了,我真的站上去了,并且有很短的瞬間繩子靜止了,就在那個瞬間我的狀態(tài)是完全忘我的,心達到徹底的安靜,太有意思了,這種安靜的狀態(tài)太爽了。就這樣我努力地每次讓自己安靜的時間延長再延長,從瞬間的安靜延長到一秒兩秒五秒,當天我居然能在扁帶上走個幾米了。這項運動太好了,后來又有老師指點我,說要學佛家打坐,學佛家的禪,心無旁騖,我悟到了一個道理,就是靜。通過一個工具能讓自己找到完全靜心的狀態(tài),從此以后,我就有了一條我自己的扁帶。后來有空就在小區(qū)里走走,不在乎旁人異樣的目光,努力去尋找安靜,從五米走到15米,從硬扁帶換成完全松弛的扁帶。半年后就在我的生日那天,家人又送了一條更長的扁帶,如獲至寶,小區(qū)、公園、野外的巖場,扁帶成了我的隨身必備品。走通了一個長度,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不那么專心了,就通過改變扁帶的硬度來增加難度讓自己再專心,最后用一些簡單的扁帶動作讓自己專心。
現(xiàn)在的社會太浮躁,很少人能夠?qū)W⒆约旱膬?nèi)心世界。扁帶和攀巖攀冰一樣,需要百分之百的專心,懂得控制自己的心態(tài),就能夠控制繩子。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初步嘗到了扁帶的樂趣,有機會我還想嘗試高空扁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