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偉
(濮陽市人民醫(yī)院放療科 河南濮陽 457000)
據(jù)有關調(diào)查資料顯示,國內(nèi)食管癌病死率相對較高,施以單純放療后中位生存時間約為6~12個月,5年生存率僅達10.00%左右;而推行三維適形放療后3年生存率可達35.00%左右[1]。目前,臨床諸多研究資料證實,食管癌同步放化療可調(diào)整食管癌局部控制率,保證其生存率,具有積極的應用意義。為了深入探究放療+氟尿嘧啶+順鉑化療方案在食管癌非手術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意義,本文主要對濮陽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8例食管癌非手術患者進行平行對照試驗,相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濮陽市人民醫(yī)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食管癌非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經(jīng)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可進食半流質(zhì)食物,KPS評分為70分及其以上,治療前肝、腎功能檢查及血常規(guī)提示無放化療禁忌證,其中女性30例,男性38例,年齡(28~76)歲,平均(57.23±2.21)歲;病變部位:10例頸段,18例上胸段,13例中胸段,27例下胸段;依據(jù)UICC食管癌國際TNM分期標準(1997年),其中4例Ⅰ期,21例Ⅱ期,43例Ⅲ期。應用隨機平行對照法,將68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均34例,兩組患者基數(shù)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醫(yī)用直線加速器(生產(chǎn)單位:美國瓦里安;型號:Varian Clinac 23EX),并應用三維治療計劃系統(tǒng)(生產(chǎn)單位:Varian公司生產(chǎn);型號:Cadplan 6.4.7版),對所有患者作放療處理。腫瘤靶區(qū)涵蓋CT掃描提示的原發(fā)灶及轉(zhuǎn)移區(qū)域淋巴結,確保臨床靶區(qū)在腫瘤靶區(qū)上、下置放4 cm左右,于伴有腫大轉(zhuǎn)移淋巴結CT層面左右、前后各置放0.8 cm,上、下各置放1.8 cm左右。從病灶部位與大小出發(fā),予以DT60 Gy,每次2 Gy/次,1次/d,維持6周?;煼桨?對照組于第1~3 d,靜脈滴注30 mg/(m2·d)順鉑;第1~5天,靜滴700 mg/(m2·d)氟尿嘧啶,維持28 d即為一周期;實驗組于第1~3天,靜滴20 mg/(m2·d)順鉑;第1~4天,靜滴600 mg/(m2·d)氟尿嘧啶,持續(xù)28 d即為一周期,與放療同步。兩組化療均維持4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并分析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評判標準 參照《腫瘤規(guī)范化診療指南》中的有關療效判定標準[2]:①完全緩解(CR):病變完全消失,時間>1個月;②部分緩解(PR):病變縮小>50%,維持28 d;③穩(wěn)定(SD):病變縮?。?0%,持續(xù)時間>28 d;④進展(PD):病變增大>25%。RR(總有效)=PR+CR。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定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達64.71%,實驗組總有效率達91.1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綜合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在不良反應上,多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白細胞或血小板下降、食欲下降、尿素氮異常、轉(zhuǎn)氨酶異常、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多為Ⅰ~Ⅱ度,其中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3.52%,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9.4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癥處理后癥狀均逐步恢復,未出現(xiàn)肝、腎損傷等情況。
現(xiàn)階段,就中、晚期食管癌治療而言,多予以放療,但有關研究資料證實,單純放療5年生存率僅達10.00%,故其推廣范圍受限[3]。目前,綜合治療已成為了治療食管癌非手術的關鍵方案,于放化療后可維持高病理反應率及高生存率,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有學者通過對66例食管癌非手術患者進行平行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近期有效率達94.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有效率76.00%,充分提示PF化療方案聯(lián)合放療在食管癌非手術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能有效提高近期療效,保證遠期生存率,值得臨床積極推廣應用[4]。本文研究結果提示,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實放療聯(lián)合順鉑輔以氟尿嘧啶化療方案對食管癌非手術患者具有重要的影響,這與上述結論一致。究其根源,順鉑、氟尿嘧啶放射增敏作用明顯,能有效提升腫瘤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放療可提高化療藥物的細胞毒性,進而誘導局部腫瘤殺傷作用增強,于放療后可預防腫瘤細胞再增殖。此外,順鉑與氟尿嘧啶合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可增強順鉑介導的細胞內(nèi)還原型葉酸,保證順鉑與DNA絡合物快速修復。另有研究指出,經(jīng)化療可將微小隱匿轉(zhuǎn)移灶消除,減少遠處轉(zhuǎn)移率。目前,臨床已證實,同步放化療可提升Ⅲ期食管癌患者近期控制率與長期生存率,值得臨床積極借鑒[5-6]。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化療藥物主要包括順鉑及氟尿嘧啶,而放療方法通常為三維適形及常規(guī)普放,一般照射劑量需維持在50~60 Gy之間;與序貫放化療相比較,同步放化療并未提升近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而新型化療藥物是否可進一步提高食管癌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保證患者長期生存率,還需臨床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食管癌非手術患者采用放療聯(lián)合順鉑輔以氟尿嘧啶化療方案對改善預后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可維持長期生存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與使用。
[1]朱青山,申靜,趙世杰,等.食管癌同步放化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2,23(3):235-236.
[2]于世英.腫瘤規(guī)范化診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93-193.
[3]李華,劉輝,吳義言,等.非手術食管癌同步放化療的臨床療效[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0,23(12):938-941.
[4]張世興,牟艷平.順鉑聯(lián)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療治療食管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24(25):37-38.
[5]葛寧,彭開桂.非手術食管癌同步放化療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2):289-290.
[6]李定安,彭開桂.食管癌術前同步放化療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28(9):1466-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