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麗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聽力教學和聽力訓練越來越受到師生的重視。為了讓學生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聽力目標,師生要共同攜手探索聽力學習訓練的方法和有效策略。
關鍵詞: 中學英語 聽力教學 聽力能力
聽力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掌握基本語言技能的重要途徑。由于應試教育與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的共同作用,作為英語教學重要部分之一的聽力教學成為整個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短板”。英語聽力對中學生來說,向來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這點從考試中聽力的得分可見一斑。
一、如何提高學生聽力水平
1.改革聽力測試制度。純粹考聽力收效甚微,只有通過臨場的、突擊性的、沒有固定模式的、符合中學生英語聽力能力水平的英語口語考試,方可引起從上到下對英語學習的關注和人們內心深處的大變革。當然,這樣做,一是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人為因素導致分數(shù)不同不言而喻。但我認為這些可以通過計算機解決:先把大量口語測試題輸入計算機,再配備兩個終端:一個通過揚聲器念題,一個通過評判器評分記載。再連網,一臺計算機一個人,只要在聯(lián)網的計算機上輸入學生的個人材料后,馬上就可以進行測試,并可查閱過程、結果,每個學生的成績都可在計算機上定格、顯示、歸檔、分類等待等。
2.改變英語聽力教學的過程因素。提高英語教師的語音、口語水平,要求一開始就堅持用切合學生英語水平的口語上課,并逐級提高;徹底改變學校英語聽力的教學設備,完全開放,專人負責,教師可以經常安排上聽力課,學生課余可以隨時練習。各種聽力訓練材料備齊備好,選擇面廣,質量高;盡量創(chuàng)造練習英語口語的環(huán)境,一是英語教師堅持課堂內外用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二是鼓勵學生之間多用英語口語進行對話交流,三是開設使用英語的場景(英語角、英語晚會、英語實用口語短劇演練等)。我認為,只要大家的觀念變了,考試的導向變了,人人都從行動上實踐,那問題就能很好地解決。
二、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聽力的教學方法
經過較長時間的發(fā)展與完善,我國當前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教學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但在發(fā)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鑒于此,我試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進方法。
1.調節(jié)學生英語聽力學習心理。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聽力的自信心,讓學生準確地認識自己,從而消除聽力學習過程中的緊張感和不適感。
2.加強英語聽力信息提煉能力的培養(yǎng)。信息提煉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英語聽力能力有較大的幫助。這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樹立英語中心詞、中心句意識,訓練學生快速確定語句中關鍵詞句的能力。
3.強化英語語音基礎知識和語言文化背景。通過前文分析可知,語音基礎的薄弱導致學生無法準確理解句意。為突破英語聽力這一難點,強化英語語音基礎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這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各感官,給予學生多聽、多讀、多練的機會,特別強調重點易錯、易混淆音,在練習過程中注意爆破音、略讀、連讀的教學指導。
三、如何在課堂上和課外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
初中英語的聽力訓練是一項長期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摸索聽力教學規(guī)律,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從而達到課程標準對初中生聽力水平的要求。要達到英語新課標對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要求,教師必須發(fā)揮好組織聽力教學的引導作用。那么,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才能讓學生提起對學習聽力的興趣,并讓學生融入聽力課堂中,積極發(fā)揮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呢?最主要的是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訓練方式,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的主體作用。
聽力是英語教學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很大的原因是教師教學方法欠缺妥當,聽力訓練方法單一。教師要靈活設計教學方案,不再照搬以往的機械反復的聽力測試。在訓練聽力時,除了讓學生進行聽力測試外,還要讓學生成為聽力教學的主體。
在初中各個階段,新課標對學生提出各種不同的要求。所以,教師要針對不同年級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初一的英語教學內容較淺顯,學習的內容不多,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課文內容對話部分較多,教師在上課時可以播放課文錄音,并附上音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中進入文章的學習,先讓學生靜聽音樂,看著課文的圖片初步感知課文,然后跟著音樂的旋律朗讀課文,這樣就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就可以在悅聽的愉悅氛圍中提起對聽力學習的興趣,伴著課文錄音和教師的朗讀,在腦海中留下印象。這樣不僅讓學生寓聽于樂,更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在聽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課文的學習,聽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調整心態(tài),迎難而上
教師要不斷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聽力訓練不單單在播放聽力稿的時候,每堂課、每次對話也是聽力訓練的好時機。教師一定要以教材為基礎,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在用英語對話時,語言可以簡單,可以復雜,讓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達到每時每刻鍛煉聽力的目的。
五、加強訓練,夯實基礎
語言實踐是英語教學的實質。學說英語必須從聽開始,反復地多聽,讓學生知道怎么說,從而激起他們表達的欲望。學生由于有了表達的欲望,就有了深度了解的期望。這樣良性循環(huán),聽力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得到較大的提高。
六、了解學生,合理教導
學生普遍存在的聽力障礙有四個:語言障礙、語意障礙、心理障礙和文化障礙。教師在完成聽力教學任務時,要從克服學生聽力障礙入手,同時明確聽力任務和目的;為學生提供克服障礙和捕捉信息的線索;引導學生從內容和結構上對材料信息提取;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英語等原則。中學生都有好勝心,善于模仿,聽覺靈敏等特點,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特點更好地進行聽力教學工作。
總而言之,提高聽力能力的辦法多種多樣,老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能力因材施教,多與學生溝通。提高聽力水平,不是老師或者學生一方可以完成的,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認為,只要師生同心,提高聽力水平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