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菊,孔 敏,陳 瑤
(南京市高淳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蘇南京 211300)
終末期腎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各種腎臟疾病的轉(zhuǎn)歸,其發(fā)病率正以每年3% ~5%的比例 增 長[1]。 維 持 性 血 液 透 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替代方法,接受MHD治療的患者占ESRD人數(shù)的90%左右[2]。絕大多數(shù)患者往往因?qū)膊≌J識的局限及透析對經(jīng)濟、生活等方面產(chǎn)生的壓力會出現(xiàn)諸多的心理問題,其中以焦慮、抑郁最為常見。長期的焦慮和抑郁將會導(dǎo)致嚴重的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神經(jīng)衰弱,久而久之會加重疾病的進展,直接影響透析質(zhì)量和生活質(zhì)量。因此,查找MHD患者產(chǎn)生焦慮的原因非常重要,對其原因進行分析,進而尋求消除和控制這些因素的方法,可為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提供依據(jù)。
1.1 資料 納入標準: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2個月;入選時病情穩(wěn)定;年齡≥16歲,具有一定的理解表達能力,溝通無障礙;無精神病史;近期未服用精神類藥品;患者知情同意。選取我院血液凈化中心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1例為調(diào)查對象,其中:男66例,女55例;年齡16~81歲,平均49±12歲(其中年齡≥60歲者25例,<60歲者96例);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97例,高中及以上者24例;無工作患者97例,在職者24例;進入透析時間最少者2個月,最長者118個月;透析時間超過2年者70例,小于2年者51例;無尿患者47例,有尿患者74例。
1.2 方法
1.2.1 調(diào)查工具與方法 應(yīng)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采用交談與觀察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焦慮情況評分。按照全國量表協(xié)作組提供的資料:總分超過29分可能為嚴重焦慮,超過21分肯定有明顯焦慮,超過14分肯定有焦慮,超過7分可能有焦慮,小于6分為沒有焦慮癥狀。本研究以大于14分作為判斷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標準。調(diào)查并記錄患者的年齡、性別、透析時間、文化程度、在職情況、尿量情況等。
1.2.2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判斷伴發(fā)焦慮的危險因素用t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焦慮評分結(jié)果 121例患者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分,最低0分,最高44分,平均11.81±6.83分。結(jié)果詳見表1。
表1 121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漢密頓焦慮評分
本研究以大于14分判定為存在焦慮,故存在焦慮的患者有38例,占總數(shù)31.40%。38例中6例存在明顯焦慮,2例存在嚴重焦慮。
2.2 不同年齡、性別、透析時間、文化程度、在職情況、尿量情況的漢密頓焦慮評分比較 年齡≥60歲者漢密頓焦慮評分15.32±8.93分,<60歲者10.89±5.89分,二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男性患者焦慮評分13.18±7.25分,女性患者10.36±6.48分,二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焦慮評分12.45±7.06分,高中及以上者9.21±5.13分,二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無工作患者焦慮評分12.48±6.81分,在職者9.08±6.31分,二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透析時間超過2年者焦慮評分12.96±7.20分,小于2年者10.24±5.99分,二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無尿患者焦慮評分14.47±7.56分,有尿患者10.12±5.76分,二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尿毒癥患者需要定期常規(guī)進行血液透析,是一個需要終身治療的過程。對于患者來說,不但喪失了腎臟功能,也同時面臨喪失社會功能,這些來自生理和社會的諸多因素,導(dǎo)致或加重了患者的心理障礙。本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發(fā)生焦慮者占31.40%,遠高于普通人群的2% ~4.3%[3]。
在本調(diào)查中,年齡超過60歲、透析時間超過2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無業(yè)以及無尿的患者,焦慮評分明顯要高,其中高齡和低文化程度者,焦慮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
一般認為,高齡、透析時長患者較之低齡、透析時短患者,往往存在血管硬化、臟器功能衰退等并發(fā)癥,也更容易喪失社會、家庭地位,故而更容易發(fā)生焦慮。但也有研究[4]認為,年齡越小發(fā)生焦慮的危險性越大,可能與年輕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高有關(guān)。這有待于更大樣本觀察和進一步的研究。男性患者較之女性患者焦慮發(fā)生率較高,可能與男性患者病前的家庭支柱地位發(fā)生改變有關(guān)。
在職患者的焦慮評分低于非在職患者的評分,這可能因為在職患者有經(jīng)濟收入,有相對較好的社會經(jīng)濟能力,同時有較好的社會回歸能力;另外,工作也分散了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減輕了患者的焦慮情緒。王文等[5]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與住院患者的焦慮、抑郁呈明顯負相關(guān),且社會支持主要來源于家庭、朋友、單位的關(guān)心。因此我們可以適當(dāng)鼓勵那些并發(fā)癥少、情況良好的患者增加與社會的接觸,使其感受到存在的價值,減少和預(yù)防焦慮的發(fā)生。
受教育水平也與焦慮相關(guān)。這可能是因為受教育水平影響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以及對健康焦慮的理解程度。Tanaka等[6]研究結(jié)果顯示,患者對自身疾病有足夠的醫(yī)學(xué)常識,有助于降低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率。可見應(yīng)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對低文化程度的患者,以通俗易懂的各種宣教方式,使患者對該疾病有正確客觀的認識,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焦慮心理,進而改善心理狀況。
尿量是反映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腎功能的指標之一[7]。無尿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焦慮的發(fā)生率均高于有尿的患者。這提示保留殘腎功能,對患者的心理情緒有積極的影響。有的患者存在一種誤區(qū),認為血透患者腎臟已經(jīng)失去功能,所以百無禁忌,什么都吃。其實大部分腎臟患者都存在一些殘余腎功能,如果長期攝取對腎臟有害的食物如植物蛋白類,勢必會加重腎臟負擔(dān),致使殘余腎功能越來越少。因此,應(yīng)注重患者的飲食指導(dǎo),低鹽、低脂,多攝入優(yōu)質(zhì)蛋白,少吃豆制品,最大限度地保留殘腎功能。
綜上所述,透析患者焦慮癥狀的發(fā)生率較高,造成這些焦慮狀況的原因與患者的年齡、透析時間、文化程度、在職情況、殘腎功能等有關(guān)。醫(yī)護人員應(yīng)對焦慮患者予以重視,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適時地給予心理疏導(dǎo),減少和避免情緒障礙對透析治療造成的不良影響。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和針對性護理干預(yù)是非常重要的。
[1]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valuation,classification,and stratification[J].Am J Kidney Dis,2002,39(2 Suppl 1):S1-266.
[2]Rubin HR,F(xiàn)ink NE,Plantinga LC,et al.Patient ratings of dialysis care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vs hemodialysis[J].JAMA,2004,291(6):697-703.
[3]郝偉,于欣,王傳躍,等.精神病學(xué)[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84.
[4]陳偉,黃燕林.腹膜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護理學(xué)報,2011,18(7):16 -19.
[5]王文,王漢民.應(yīng)對方式和社會支持對行血液透析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fù),2002,6(9):1297-1298.
[6]Tanaka K,Morimoto N,Tashiro N,et al.The featur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with reference to social and somatic factors[J].Clin Nephrol,1999,51(3):161 -176.
[7]楊正國,梅長林.速尿?qū)ρ富颊邭堄嗄I功能的保護作用[J].前衛(wèi)醫(yī)藥雜志,1999,16(2):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