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畜牧產(chǎn)業(yè)的高度重視,畜牧養(yǎng)殖正快速發(fā)展起來,隨之而來的畜禽疾病的種類也跟著不斷增加,有許多種疾病又開始出現(xiàn)流行的趨勢,并且還以各種復合型的癥狀越來越多的在臨床病例中出現(xiàn),單單靠注射疫苗免疫控制和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已經(jīng)明顯不夠。畜牧業(yè)部門一定要加強畜禽疾病方面知識的學習和宣傳工作,讓養(yǎng)殖戶了解畜禽的健康狀況,并做好預防和管理工作。
關(guān)鍵詞:畜禽;常見疾??;防治
中圖分類號: S858.2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1.0061
1豬常見的幾種疾病
1.1豬瘟
豬瘟又叫“爛腸瘟”,由豬瘟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常見的病狀為:急性豬瘟較少見,往往不顯現(xiàn)任何病狀,突然死亡。常見的病型,初期體溫升高至41℃以上時,軟弱無力、背腰弓起、喜鉆草窩、食欲不振或完全不食,喜飲涼水、眼結(jié)膜發(fā)紅、有眼屎、大便先干后稀,時而干稀交替。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在腹下、耳根、內(nèi)股四肢的皮膚上出現(xiàn)紅疹。在小豬常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一般經(jīng)過7~10天或延至2~3周后死亡。
在預防方面,定期注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衛(wèi)生工作,注意檢查豬的健康情況。發(fā)現(xiàn)病豬時,除采取隔離、封鎖、消毒等措施外,對受嚴重威脅的豬只,可進行緊急預防注射。目前無特效藥,必須加強平時的預防工作。
1.2豬肺疫
豬肺疫又叫豬出血性敗血病。由巴氏桿菌引起,傳染力較豬瘟與豬丹毒小。病狀為:流行性豬肺疫多發(fā)于5月份、9月份溫暖的季節(jié),急性的死亡快。病初期發(fā)高熱至41℃以上時,呼吸急促困難??诒钦衬踝希屎聿磕[脹,常在數(shù)小時或1~2天內(nèi)死亡。散發(fā)性豬肺疫,一年四季都可能發(fā)生。發(fā)病后體溫在40℃~41℃之間,咳嗽、流鼻涕、呼吸用力、不愿多動。咽喉部輕微紅腫或沒有紅腫。病的后期在皮膚上出現(xiàn)紅紫斑,常經(jīng)過1~2周死亡。
在預防和治療方面,除改善飼料管理外,要狠抓預防注射工作,定期注射氫氧化鋁豬肺疫菌苗。治療上,用青霉素注射(用法用量同豬丹毒),必要時加用鏈霉素,每日2次,每次0.5克(以百斤體重計),或磺胺噻唑(用法用量同豬丹毒)。
1.3豬氣喘病
豬氣喘病又叫豬病毒性肺炎,可由支原體或稱霉?jié){體所引起。常見病狀為:病初期即見咳嗽,先是短聲連咳,逐漸變?yōu)橥纯?,以早、晚及吃食、運動時較多。氣喘多在病中期出現(xiàn),嚴重時臥地作腹式呼吸如拉風箱狀。豬體日漸消瘦,常常變?yōu)榻┴i。
在預防和治療方面,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加強飼料管理,母豬單欄、小豬按窩飼養(yǎng),定棚定欄,不隨便加以調(diào)動。注意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和隔離病豬。調(diào)動豬只欄間用2%熱燒堿水消毒后,沖洗干凈,并空關(guān)3天以上,再調(diào)入豬只。配種采用人工授精,防止相互接觸傳染。治療上主要通過機體內(nèi)因,使病好轉(zhuǎn)。在加強飼養(yǎng)管理的情況下,可選用下面的方法治療:紫菀、苦參、葶藶、枇杷葉各2~3錢,煎煮20分鐘,濾渣混入料中,連服5天;針灸療法,主穴:蘇氣、耳中、肺俞、山根、尾尖;配穴:六脈、過梁、后三里、承漿,隔兩日針灸一次,連續(xù)2~7次。或按體重每公斤每日頸部肌肉注射土霉素40毫克,連續(xù)注射3~5次。
1.4幼畜下痢
常見發(fā)生的幼畜下痢。一般病狀為:糞便稀薄,先是粥狀,后近水樣,灰白或黃白色,有特別的腥氣味。后期排糞常不能自主。身體瘦弱,毛粗亂,常造成失水、虛脫死亡。
在預防和治療方面,應做好畜舍的清潔干燥工作,定期用1%~2%燒堿水消毒,或用20%生石灰水刷欄舍。母畜生產(chǎn)后要多墊草,乳頭經(jīng)常保持清潔。天氣變化時加強護理,防止幼畜及仔豬舐食糞尿污水。訓練仔豬提早吃料,以促進胃腸早期發(fā)育。在治療上,用白頭翁、胡連、焦山楂、龍膽草各5錢,黃柏1兩,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熬至100毫升。仔豬每日2~3次,每次2~3毫升。牛犢每日2~3次,每次10~30毫升。還可以用山楂、陳皮、麥芽各2份,酒曲1份,炒后研細。每天服一次:仔豬0.1錢,牛犢0.5~1錢或是用磺胺胍1份、單寧蛋白2份、干酵母粉2份,混合為散劑,用時調(diào)成糊狀。一日2~3次。仔豬每次3~5克,牛犢每次15~30克。
1.5畜禽的流行性感冒
由病毒或細菌混合感染的呼吸道傳染病,其發(fā)病急,傳播快,氣候變化時發(fā)病較多。一般病狀為:牛。眼發(fā)紅,腫脹,呼吸困難,關(guān)節(jié)發(fā)炎,走路跛行,眼角、鼻孔流出漿液,發(fā)抖、咳嗽、不吃、不倒嚼,體溫升到41℃以上;豬。體溫升高、食量減少、甚至完全不吃,喜飲涼水、厭動,咳嗽、噴嚏頻繁,鼻盤干燥,鼻流粘水,呼吸困難。
在預防和治療方面。流感多發(fā)季節(jié),要注重天氣變化,不使受寒、受暑。加強飼養(yǎng)衛(wèi)生條件,發(fā)現(xiàn)本病要及時隔離治療,多給飲水。在治療上,牛。鮮紫蘇全草1斤,蔥一大把,共煎汁灌服,每天一次,連服三天;磺胺噻唑粉1兩,重曹1兩4錢,大黃末1兩6錢,混合加水,一次灌服。內(nèi)服退熱冰片,很見效;豬。針灸:主穴(山根、尾尖、百會、肺俞、鼻梁),配穴(蘇氣、六脈、涌泉、肺門、玉堂、三里)。復方阿斯匹林或復方氨咖片2~3片,一日三次內(nèi)服,也可肌肉注射安乃近2~4毫升。
2牛急性臌脹
主要是吃食較多的容易發(fā)酵或變質(zhì)霉爛的飼料,在胃內(nèi)形成大量的氣體。病狀為:反芻(倒嚼)停止。背拱起,頭常彎到腹部,腹部迅速脹大,左邊最顯著。呼吸困難,以至出現(xiàn)張口伸舌狀態(tài)。急性的有發(fā)汗、驚恐、不安等癥狀。
在預防和治療方面,不要喂發(fā)霉的飼料。春季初次放牧,宜注意不使牛吃嫩草過多,尤其是豆科的草,或在放牧之前喂給少量干草,以免牛貪吃嫩草過多。喂完草料休息1~2小時,讓它反芻后再使役,在使役后應該稍使休息,再喂草料。在治療上:用煙絲4兩,拌和豆油或其他植物油成小團,放于舌根上,讓其吞下,或用大蒜苗頭半斤,搗碎喂服,將牛拉到斜坡上,頭向高處,把舌頭拉出來,在舌根上抹點食油或鹽,再把舌頭放回去,然后再拉出來,抹些油或鹽再放進去,這樣反復進行,使肚內(nèi)氣體放出。將牛牽到寬敞處,牽著它慢慢走走,口中橫放濕木棍(木棍可固定在頭上),讓牛舌頭舔食,并用竹杠從它腹下伸過,兩人兩邊拿住竹杠,在它腹下慢慢推壓,幫助它排出糞便或氣體,豆油或花生油1斤,婦女頭發(fā)1兩,先將油煮沸,再將頭發(fā)放入油中化掉,冷卻后給牛內(nèi)服。用上述方法無效時,可用套管針插入胃內(nèi),使氣體緩慢排出,部位在左餓窩部。
3畜禽肺炎
主要由于受涼感冒、過勞、飼養(yǎng)管理不周或吸入刺激性氣體引起。病狀:體溫上升或高低不定,厭食、口渴、眼半閉、頭下垂、喜臥、常有咳嗽、呼吸急促、流鼻汁。
在預防和治療方面,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搞好畜舍清潔。預防感冒和過勞。在治療上:鮮枇杷葉(去毛)1斤,鮮金銀花1斤,竹葉一大把,共煎汁,加童便1斤沖服,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三天。鮮金銀花1斤,車前草1斤,枇杷葉(去毛)1斤,蜂窩1只,共煎汁,加蜂蜜4錢沖服;杏仁、地龍、白礬各一兩,斗芩、雙花、花粉、百合各8錢,浙貝母、大艽、知母、甘草各5錢,共研細末加蜂蜜5兩為引,開水沖服(馬);內(nèi)服或注射磺胺噻唑,內(nèi)服量按每斤體重0.025~0.05克,肌肉注射每斤體重為0.01~0.02克。一日2~3次。
4胃卡他
主要是飼料調(diào)配不當,或吃下過多的發(fā)霉變質(zhì)草料,誤食有毒植物或霉菌也能引起本病。病狀:食欲減少,喜吃不易消化及苦臭的飼料、食物。牛馬喜舐冷凍物體或墻壁上的灰泥。馬常打呵欠,眼結(jié)膜暗黃色;牛羊站立時拱背,毛粗亂,反芻減少,吐氣惡臭;豬喜啃爛草污泥,嘔吐,有舌苔,喜臥暗處。在預防方面,合理調(diào)制飼料,不喂發(fā)霉、腐爛的飼料。治療上:豬。碘化鉀4分~1錢,加適量水喂服;大蒜加燒酒5~15毫升或2~5克鹽加2~5克龍膽末灌服;復方龍膽酊2克,碳酸氫鈉5克,薄荷水8毫升制成散劑,分成4包,每天2包,加入飼料中喂給;牛、馬。人工鹽1兩6錢,小茴香末8錢,大黃4錢,一次內(nèi)服;龍膽草8錢,苦能7錢,煎服;食鹽1兩,小蘇打2兩,芒硝3兩,內(nèi)服。
5牲畜爛蹄
病狀:蹄肘腫脹,有不同程度的跛行,發(fā)熱、疼痛,蹄底和蹄殼上緣和蹄縫里有裂口或爛傷,流臭膿和血水。預防方面,畜舍勤起勤墊,保持清潔、干燥,避免牲畜在低洼潮濕地區(qū)久留。治療上,用溫水把蹄子外表洗凈,挖除里面的爛東西,用麻絲蘸松溜油放于蹄叉溝內(nèi)包裹或洗凈后,把熱酒噴到蹄叉溝附近,再撒上些雄黃粉。每天一次?;蛴敏~石脂涂入患部;紅升片6錢,白蠟5錢,冰片5錢,廣丹5錢,研末涂在患部;馬爛蹄,先將爛用刀子挖干凈,用煉開的豆油(一次半兩到一兩),灌入爛蹄部位,敷上用豬油炒熟的煙末,再用洋鐵板放在馬蹄上,然后外邊再裝上蹄鐵,一齊釘好,防止感染。一月一次,一般1~2次即愈。
6牲畜生產(chǎn)中胎衣不下
主因是飼養(yǎng)管理不良,如母畜孕期中運動不足,過肥或過瘦等。病狀為:擺尾弓腰,排糞困難。常由陰戶中垂脫一部分胎膜排不出來。日久因胎衣腐敗,陰戶內(nèi)有淡紅色臭液流出,病畜常有全身中毒癥狀。在治療上可用吊物法:把胎衣露出部分,用繩綁上一個小沙袋或草鞋、木棍等物(不可過重);灌水法:將大量的溫開水加一點高錳酸鉀灌入子宮內(nèi),鮮芡實葉1張,荷葉2張,陳小麥稈4兩,同煎汁喂服,大向日葵蒲1只,小向日葵蒲2只,陳麥稈1斤,同煎汁,加紅糖4~8兩,黃酒0.5~1斤沖服。手取法:將指甲剪光磨平,消毒后涂油,順陰道摸入子宮,慢慢把胎衣分開,用0.1%高錳酸鉀水洗滌子宮。
7羊痘
病狀為:體溫升高,脈搏、呼吸加快,眼結(jié)膜充血發(fā)炎,流鼻涕,減食無神。1~2天后在頭、眼圈、鼻翼、唇周圍、尾下、四肢內(nèi)面、乳房、尾根及胸腹部皮膚上發(fā)生斑點,周圍紅腫,逐漸形成水泡。在預防方面,每年注射雞胚化蛋白筋膠羊痘疫苗。治療上,注射羊痘免疫血清20~50毫升;用醋水、鹽水或2%白礬水洗滌;黃連2兩,射干1兩,地骨皮5錢,山梔、黃柏、柴胡各5錢,混合后加清水20斤,煎成7斤左右的棕紅色液,用紗布或濾紙過濾2~3次(紗布先用開水浸過絞干),冷卻后行皮下注射,每次10毫升,小羊每次5~7毫升,一般2~3次即愈。
8雞瘟又叫雞新城疫
由雞瘟病毒引起,是雞傳染病中最厲害的一種,死亡率高。病狀為:最急性型,常不見任何癥狀,突然死亡。病的初期精神不好,不愛動,不吃食,眼半閉或全閉,尾翼下垂,拉黃綠色很臭的稀糞,口角流出粘液,冠變暗紫色,援搖頭喘氣;后期兩腿麻痹,倒地不起,抽筋而死。在防治方面,目前尚無特效藥,只有注射疫苗以后,才能保證雞群不得此?。ú〕蹩稍囉玫抖垢蚰衔逦蹲痈鍦喾?。
9雞霍亂
又叫雞巴氏桿菌病,各種禽類都能感染,以7~9月發(fā)生最多。病狀為:最急性型死亡極快,常見癥狀為不吃食、喜喝水、沒精神、縮頭、毛粗亂,雞冠由蒼白變紫黑色,拉黃綠或綠色粘稠帶血的糞便,體溫升高到43℃~44℃。在預防方面,保持雞舍的清潔干燥,喂飼用具經(jīng)常洗刷消毒,死雞不可亂扔,不可吃肉,應埋入地下或燒掉。病雞用過的雞舍要嚴格消毒后才可使用。每年注射家禽霍亂菌苗一次。在治療上,磺胺噻唑鈉片,每只每次半片到一片,一天3次,連用3天,或20%磺胺噻唑鈉針劑注射,每只1~2毫升,一天注射二次,共注3次;內(nèi)服土霉素,每只每次0.02~0.05克,每隔3~4小時一次,連服2~3次;注射鏈霉素,每只每次用0.025~0.05克,一天2~3次肌肉注射;雷公藤、香附子等量研粉,一斤藥加四兩面粉,做成赤豆大丸子,大雞每次服3~4丸。
作者簡介:劉海峰,大專學歷,鎮(zhèn)賚縣獸醫(yī)院,助理獸醫(yī)師,研究方向:畜牧防治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