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要:學生是教育的主體,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自主探究,全面提高各方面綜合素質。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參與者,教師和學生只有在平等的雙向交流中才能成長,而中學政治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科目。因此,提高學生政治學習的自主性對于學生學好政治乃至實施素質教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政治;自主
現代教育思想認為,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自主的認識和將外在的知識觀念轉化為其內部的精神財富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教育界的一種共識。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如何才能達到“不教”的教學境界呢?關鍵在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yǎng)。所謂自主性學習就是指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或者是受教育條件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影響,學生學會獨立分析、實踐、探索、質疑、創(chuàng)造等,并產生自覺探究接收新知識的內在動機,掌握自我學習的本領,從而積極主動地求得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活動過程。自主性學習有兩個基本特點:第一,自主學習表現的是學生主動地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第二,學生要對自己為什么學、怎樣學、學什么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因此,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決定了學生的個人能力和個人知識水平,對于學生自身成才也有重大意義。中學政治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性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傳授學生知識技能的重要性。而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著更為重要的任務,應該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一、掌握學習方法
“自我發(fā)現”是讓學生主動地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提供的信息,并將信息認真整理。學生自讀課文后類似于這樣的發(fā)現還有很多很多。教師要孤立學生對自己零星的發(fā)現進行整理歸類,可以把他們命名為“常規(guī)發(fā)現”、“特別發(fā)現”、“偉大發(fā)現”….這樣一來學生“發(fā)現”的興趣濃了,而且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當然,我們所說的“自主發(fā)現”并不是完全依賴學生自己,同時更應該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得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耙伞弊钊菀滓鸲ㄏ虻奶骄糠此?。有了反思思維便應運而生。陶行知先生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正是這個道理。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可分為兩個層次來抓:
1.引導學生“于無疑處質疑”。“無疑”是一種假象。針對這種假象產生的原因,有四條糾正措施:①是在“無疑”處質疑,鼓勵學生克服自滿情緒;②是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學生明確學習目的,高標準嚴要求,激發(fā)求知欲;③是鼓勵學生開展“質疑”比賽,克服對教師的依賴性;④是交給方法,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學生“于核心處質疑”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敢于提問題的精神,同時對個別提不到核心處和點子上的問題予以指正。為此,講課之處指導學生讀懂“情景材料”,思考“核心處”;講課之后小結復習歸納總結“核心處”,引導學生多問“為什么”或“怎么樣”。
二、解決主動性問題
“自主探索”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去發(fā)現課本中的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平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把“我的問題”記錄下來,并想辦法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帶進課堂,師生共同討論。這個環(huán)節(jié)由自學探索、學生互動、教師點撥等幾方面組成,也是一個求異的過程。具體實施有以下幾個原則:
1.教師通過選擇適當的方法,確保學生直接與被傳播的新知識發(fā)生相互作用,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來進行學習,取得經驗。
2.讓學生通過自學研究、討論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自身的搜集、處理有關資料、文字的能力,提出解釋或者解決方案,使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唱主角。教師只有在學生思路出現問題時,才去進行必要地點撥和指導。
3.鼓勵學生在自學和探索中提出問題和相互討論,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使學生體會到和教師的合作、和同學的合作對探索學習的意義。
三、能力提升
“反饋”在很多人眼里都把它看成是老師一個人的事,與學生無關。然而,僅僅是老師一手抓的“反饋”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學生有意識地自主反饋,才能真正達到鞏固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這里我說的“自主反饋”就是讓學生將習得的知識有條理的進行鞏固,逐步的培養(yǎng)學生自我檢測、自我評價的能力,實際上就是深化反思問題,進行思維重組和創(chuàng)新。
本環(huán)節(jié)就是通過對學生的思維形式和方法進行訓練,教會學生知識遷移和轉化。學生不但能將知識在頭腦里有效的進行組織,而且保證學生能將這些概括化知識進行運用。具體措施有:
1.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即針對特定的命題,從不同的角度,全面觀察和思考問題,對問題的思考程度達到遠、深、透。
2.培養(yǎng)學生敏捷而準確、靈活的思維品質,可采用搶答、辯論、讓學生當實習教師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依據實際情況迅速作出簡練流暢地回答以及正確的判斷。
四、能力遷移
“自主應用”是讓學生主動地將掌握的知識、信息遷移指導現實的生活,在應用中尋求創(chuàng)新。
自主學習,使思想政治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自主發(fā)現——自主探索——自主反饋——自主應用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為每一名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施展拳腳,在學習中鍛煉自己的才干,創(chuàng)新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也可以在一次次的發(fā)現和探索中看到自己的潛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學習的欲望。自主學習,是學生自由收獲,成為政治學習的真正主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