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禮
(永清環(huán)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長沙 410005)
隨著國家節(jié)能減排政策的不斷深入落實,各類余熱發(fā)電、垃圾發(fā)電、生物質發(fā)電、天然氣發(fā)電等小功率的汽輪發(fā)電機組日益增多,小型汽輪發(fā)電機基礎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工程結構。結合筆者多年的工程實踐經驗,系統(tǒng)總結了小型汽輪發(fā)電機基礎設計要點,以供設計人員參考。小型汽輪發(fā)電機基礎一般采用現(xiàn)澆框架式基礎,其組成主要包括頂板、框架柱、基礎底板(采用樁基時為伐板)、風道板。
小型汽輪發(fā)電機基礎頂板一般由6根柱支撐(單跨三榀),由于各方向上柱距接近且柱距較小,頂板一般設計成無梁平板結構形式(各柱間設暗梁),方便施工及螺栓安裝。頂板厚度一般按滿足質量比和剛度來確定,可取最大柱跨的1/6~1/10,且不應小于柱截面的邊長。頂板的外形和受力應簡單,盡量采用外形規(guī)則的矩形或梯形截面,并宜避免偏心荷載。
頂板的挑臺應做成實腹式,其懸出長度不宜大于1.5 m,懸臂支座處的截面高度,不應小于懸出長度0.75倍。頂板四周應留有變形縫與其他結構隔開。汽機底座邊緣至頂板邊緣的距離不宜小于100 mm。在汽機底座下應預留二次灌漿層,其厚度不宜小于25 mm。二次灌漿層應在設備安裝就位并初調后,用微膨脹混凝土或抗收縮高強灌漿料填充密實,且與混凝土基礎面結合。基礎頂面的二次灌漿層厚度大于50 mm時,可在基礎頂面預留直徑8 mm~10 mm、間距200 mm~300 mm的插筋,以保證基礎混凝土與二次灌漿層結合牢固?;A頂面四周邊緣及溝道邊,一般可設置50 mm~75 mm的角鋼保護,以防止邊緣損壞。
柱子一般采用矩形截面,由于柱剛度小可降低基礎的基本頻率,改善基礎的動力特性,因此在滿足強度和穩(wěn)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宜適當減小柱的剛度。適當調整中間榀柱子的位置可明顯改善基礎的動力特性,遇汽輪機下方預留大洞時,中間榀柱間可不設拉結暗梁。柱子截面剛度EA宜與其上荷載成相同比例值,以使柱壓縮變形相近。柱子的長細比(L0/b)不宜大于14,其中,L0為柱計算長度,按GB 50010-2010表6.2.20-2中的現(xiàn)澆樓蓋底層柱確定;b為矩形截面的短邊尺寸。柱截面高度尺寸參考值見表1。
表1 柱截面高度尺寸參考值
柱主筋在底板內的錨固:當?shù)装搴穸炔淮笥?.2 m時,柱主筋應全部伸至底板底部鋼筋網上;當?shù)装搴穸却笥?.2 m時,柱主筋可只將一半的柱主筋伸至底板底部鋼筋網上,另一半在底板內達到直線錨固長度即可。柱主筋在頂板內的錨固:由于頂板一般較厚,大于鋼筋的錨固長度,柱主筋可直線錨入頂板內,鋼筋伸至頂板頂。直線錨固可避免鋼筋過于密集,便于混凝土振搗密實。
汽輪發(fā)電機基礎施工時,可設置2道~3道施工縫,各縫可設在頂板底、柱腳、地坪(當基礎埋深較深時)。施工縫處理方法:預留φ8@200的胡子鋼筋,長600 mm,插入300 mm;澆灌前應鑿毛混凝土表面,濕潤清掃干凈后,坐一層摻有膠結劑的水泥凈漿。
基組的總重心與基礎底面形心宜位于同一豎線上,當不在同一豎線上時,兩者之間的偏心距和平行偏心方向基底邊長的比值不應超過3%。機組對中要求,可防止機組偏沉,在動力計算中,還可將豎向振動與水平回轉耦合振動分別計算,即“對中”可視為上述兩類振動互不相關的必要條件?;A底板一般按平板設計,天然基礎時,可設計成異形平板,以滿足對中要求;樁基礎時,一般采用矩形伐板,通過調整樁間距離來滿足對中要求?;A底板應有一定的剛度,可嵌固柱子,并將荷載均勻傳遞給地基,底板的剛度對調整不均勻沉降起一定的作用。底板厚度變化對最大振幅影響較小,設計時可考慮適當減薄,以節(jié)約工程造價;底板的厚度,對中轉速機組(1 000 r/min<n≤3 000 r/min)可取基礎底板長度的1/15~1/20,對高轉速機組(3 000 r/min<n)可取基礎底板長度的1/10~1/15,底板厚度不應小于柱截面的邊長,也不應小于800 mm。底板配筋設計:當?shù)装搴穸萮≤1.2 m時,底板雙層雙向配筋;當1.2 m<h≤2 m時,底板中部設一層構造鋼筋網φ16~φ20@600~900;當2 m<h≤3 m時,設兩層;當3 m<h≤4 m時,設三層。
基礎應獨立布置,底板四周應留有變形縫與其他結構隔開。中間平臺宜與基礎主體結構脫開,當不能脫開時,在兩者連接處宜采取隔振措施。必要時,汽機底板上允許設置加熱器平臺和地下室樓板的柱子?;A底板的埋深對體系的剛度和阻尼都有影響,埋置基礎四周的地基土對提高地基剛度和阻尼有一定的作用。汽機基礎及毗鄰建筑物基礎置于天然地基上,當能滿足施工要求時,兩者的埋深可不在同一標高上,但基礎建成后,基底標高差異部分的回填土必須夯實。
當基礎建在高壓縮性土地基上時,一般采取人工地基、加大基底面積、地基預壓或采用箱形結構底板,加厚底板不能避免產生不均勻沉降。采用人工砂墊層時,需保證施工質量,保證砂墊層高密度壓實,防止機器長期振動作用下基底脫空,造成基礎偏沉,振動過大。采用毛石混凝土墊層時,須待毛石混凝土終凝后,再澆筑混凝土基礎,以保證墊層不參與基礎振動。當基礎建在濕陷性黃土地基時,需整片換填處理,防止投產后地下管道漏水,導致未處理的黃土地基發(fā)生濕陷。為保證機組運行安全,應在運轉層和零米層柱上分別設置永久的沉降觀測點,并進行沉降觀測。沉降觀測分五個時間段,包括底板施工完后、基礎全部施工完后、機器安裝完后、試運行期間、投產后。一旦發(fā)現(xiàn)沉降超過警戒值,需立即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處理。江西省新余市新鋼公司燒結余熱發(fā)電項目25 MW機組汽機底板圖見圖1。
鋼筋宜采用Ⅰ,Ⅱ級鋼筋,不宜采用冷軋鋼筋。受沖擊力較大的部位,宜采用熱軋變形鋼筋。鋼筋連接時不得采用綁扎接頭,不宜采用焊接接頭,宜優(yōu)先采用機械連接接頭。鋼筋的錨固長度可按二級抗震時的錨固長度采用。因基礎承受重復荷載作用,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二次灌漿層應采用具有早強、微膨脹、流動性好的灌漿材料。固定機器設備的錨固螺栓,通常采用預留孔方式,需埋設鋼套管?;A各構件的最小配筋率,可按現(xiàn)行鋼筋混凝土規(guī)范選用,當柱斷面較大時,可適當減小?;A頂板的縱、橫梁應考慮由于構件兩側溫差產生的應力,可在梁兩側分別配置溫度鋼筋,每側配筋百分率為0.1%;100 MW及以上機組每側配筋百分率為0.15%?;A上部縱、橫梁及柱子需沿構件外圍設有封閉式的箍筋。出線小室墻上有電氣瓷瓶穿過時,為防止渦流作用使混凝土中的鋼筋受熱而變形,應在渦流作用范圍(瓷瓶中心往外不小于500 mm半徑)內,每根鋼筋在交接處應用絕緣材料包扎,以免鋼筋受熱膨脹,造成混凝土開裂。
圖1 江西省新余市新鋼公司燒結余熱發(fā)電項目25 MW機組汽機底板圖
1)旋轉式機器的擾力:P=P0sinωt。其中,P0=meeω2,me為偏心質量,e為偏心距。理論上旋轉式機器的轉動質量是可以平衡的,實際上由于機器的設計、制造、安裝和維修等因素影響,總有不平衡擾力的存在。2)動力計算體系:質量—彈簧—阻尼體系—假定基礎為有質量的鋼體,地基為無質量的彈簧,并起阻尼器的作用。3)動力計算方法:共振法和振幅法,我國現(xiàn)行GB 50040-96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guī)范采用振幅法。4)基礎底面地基平均靜壓力設計值應滿足:p≤0.8fak;p=(基礎自重+基礎底板上回填土重+機器自重+傳至基礎上的其他荷載標準值)÷基礎底板面積。5)對工作轉速為3 000 r/min的國產汽輪發(fā)電機基礎,基礎由橫向框架與縱梁構成的空間框架且滿足以下條件時,可不作動力計算:a.機組功率不大于125 MW,中間框架縱梁Gi≥6Ggi,邊框架Gi≥10Ggi;b.機組功率不大于200 MW,中間框架縱梁Gi≥7Ggi,邊框架Gi≥12Ggi;Gi為集中到梁中或柱頂?shù)闹亓?包括機器重);Ggi為作用在基礎第i點的機器轉子重量,一般為集中到梁中或柱頂?shù)霓D子重量。
[1]GB 50040-96,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guī)范[S].
[2]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
[3]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S].
[4]徐 建.建筑振動工程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5]王希成.底板厚度對汽輪機基礎動力特性的影響[J].振動工程學報,1994(2):150-153.
[6]沈 濤,劉欣良.汽輪發(fā)電機框架式基礎結構配筋問題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2005(sup):3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