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華
(湖北恩施自治州來鳳縣中心醫(yī)院,湖北恩施,445700)
2001年 Kehlet提出快速康復外科理念(FTS),其以循證醫(yī)學為指導,旨在通過一系列術前、術中、術后應用各種已證實有效的綜合護理模式減少手術應激及并發(fā)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顯著加快術后康復的速度[1]。目前,FST理念日益受到臨床的重視并已成功應用。本院2009年12月—2010年4月將FST理念應用于50例急腹癥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100例急腹癥手術患者,納入標準:①未經重癥監(jiān)護治療;②術前、術中被確診為急腹癥;③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④病例資料完整;⑤無凝血功能障礙、貧血及惡病質;⑥ 無嚴重心、肺、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無糖尿病、甲亢等代謝性疾病;⑦圍術期無手術死亡病例,未發(fā)生與手術有關的嚴重并發(fā)癥;⑧具備一定的文化認知水平,能夠看懂觀察記錄表并按照要求填寫相關的內容。排除標準:① 神經系統(tǒng)、造血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②各種惡性腫瘤及外傷引起的急腹癥;③ 心、肝、腎等重大臟器功能衰竭者;④有精神病史、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⑤術后出現嚴重并發(fā)癥者。將該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16~75歲,平均(46.5±16.3)歲;手術類型:闌尾切除術13例,闌尾切除+腹腔沖洗引流術11例,腸粘連松解術5例,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7例,腸黏連松解術6例,胃大部切除術5例,腸吻合切除術3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16~75歲,平均(46.5±16.3)歲;手術類型:闌尾切除術11例,闌尾切除+腹腔沖洗引流術12例,腸粘連松解術6例,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6例,腸黏連松解術7例,胃大部切除術4例,腸吻合切除術4例。2組一般資料經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均由同一組醫(yī)師采用相同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以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為指導,在圍術期實施快速康復外科。
1.2.1 術前護理:① 對照組,術前不進行健康教育、不應用鎮(zhèn)痛藥物,常規(guī)術前準備,傳統(tǒng)機械性灌腸,留置導尿管和胃管;② 觀察組,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如介紹疾病基礎知識、麻醉方式、手術方法、手術的安全性、成功經驗、術后導尿管的安置及維護等,解釋心理狀態(tài)對手術及術后康復的影響,鼓勵患者調整心理,緩解患者因病情和手術帶來的焦慮、緊張情緒,確保手術的安全性。不行麻醉前給藥和常規(guī)腸道準備,口服恒康正清,囑患者足量飲水。不進行傳統(tǒng)備皮,只對手術區(qū)域皮膚進行清潔消毒。不使用抗生素,術前排尿,不常規(guī)放置胃管。如需要放置,在手術開始前進行。
1.2.2 術中護理:① 對照組,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或全麻,術中常規(guī)保溫,不限制補液,常規(guī)手術切口,留置腹腔引流管;② 觀察組,采用全麻+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使用短效靜脈麻醉劑,降低全麻藥物用量?;颊哌M入手術室后,采用鼓勵性的語言與患者溝通,消除其緊張、焦慮和恐懼情緒。采用不影響暴露的小切口、規(guī)范化術式,使用綜合無血術野技術。術中采用超聲刀進行組織游離、血管解剖及淋巴結清掃。嚴格保溫,麻醉及消毒室溫度稍高,所需輸注液體置于可調控恒溫箱中保溫37℃,術中輸入37℃的液體。按照患者的體質量選擇補液量[2],晶膠體結合。不留置腹腔引流管,采用可吸收線縫合切口。
1.2.3 術后護理:① 對照組,術后采用阿片止痛藥+自控鎮(zhèn)痛(PCA),常規(guī)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病情觀察、皮膚護理、呼吸道管理、術后24 h下床活動。腸道功能恢復(排氣)后,進食,由流質逐漸過渡到普食;② 觀察組,術后NSAIDS止痛藥+硬膜外止痛+PCA充分止痛,術后當天協助患者床上翻身,活動雙下肢,搖高床頭協助患者取半坐臥位[3],術后1 d視患者情況下床活動。術后24 h停止補液。術后早期進食,麻醉清醒6 h后口服500 mL生理鹽水,術后第1天給予500~1000 mL清流質,第2天給予1000~2000 mL流質或半流質,注意選擇低脂、低鈉、高優(yōu)質蛋白、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給予米湯、果汁、稀粥及清淡的菜湯、藕粉等流質,觀察患者有無惡心、腹脹、嘔吐等出現。鼓勵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也可進行床上四肢活動。待患者清醒、能下床活動時拔除導尿管,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拔除深靜脈插管。術后不使用抗生素[4]。重點做好高?;颊咔锌诟腥镜念A防,其他術后護理措施同常規(guī)護理,其他護理同對照組。出院的標準為患者可自由活動、體溫正常、胃腸道功能恢復、無需靜脈輸液、能夠耐受經口進食固體食物、能夠通過口服藥物滿意地控制疼痛。
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康復情況、并發(fā)癥、體質量下降情況、護理滿意度以及住院費用。①術后康復情況:采用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傷口愈合時間來評價;②術后并發(fā)癥:記錄患者出院前出現惡心嘔吐、肺部感染、泌尿系統(tǒng)感染、切口感染、壓瘡、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以及腸梗阻的例數;③體質量的下降:即入院體質量減去出院時體質量;④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護理部設計的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共25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分別為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滿分100分。
使用SPSS 15.0軟件,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均數±標準差()、頻數表示,統(tǒng)計學方法分別采用t、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時間及術后康復情況比較()
表1 2組患者手術時間及術后康復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 <0.05。
指標 觀察組(n=50) 對照組(n=50)手術時間/h 0.82 ± 0.23 0.91 ± 0.28排氣時間/h 36.31 ± 5.74* 68.32 ±6.13排便時間/d 3.51 ± 1.23* 5.52 ± 1.44進食時間/d 1.92 ± 1.12* 4.23 ± 2.31下床活動時間/h 52.42 ±10.74* 60.47 ±13.38切口愈合時間/d 7.85 ± 1.21* 9.87 ± 1.59住院時間/d 10.24 ± 1.31*12.53 ± 1.57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體質量下降少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體質量、住院費用及護理滿意比較[n(%)]
手術可引起機體明顯的應激反應,有些情況下,患者的手術雖然順利完成,但術后康復效果卻不理想。有些患者雖然手術成功,但治療卻失敗甚至死亡?;颊咝g后的康復情況況不單純取決于外科醫(yī)生所能決定的手術過程,更重要的在于對圍術期產生的外科刺激和各種損傷因素的有效控制??焖倏祻屯饪剖侵覆捎糜醒C醫(yī)學證據的圍術期處理的系列優(yōu)化措施,如術前準備的改、術中較好的麻醉和微創(chuàng)外科技術、術后強化康復治療(如鎮(zhèn)痛、早期進食以及早下床活動等),目的是減少或降低手術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創(chuàng)傷,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5]。大量的循證醫(yī)學證據都說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一種安全的、有效的護理模式。李艷輝等[6]在30例結直腸癌患者的圍術期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顏冰等[7]研究顯示快速康復外科較傳統(tǒng)手術治療有明顯的優(yōu)勢,能夠加快患者術后康復,減少惡心嘔吐、咽喉疼痛、肺部感染等,縮短胃腸外科患者的住院時間,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治療方法。急腹癥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變化快、需急診手術及時干預的特點,近年來,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急腹癥的圍術期護理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聶艷玲[8]對80例急腹癥手術患者中應用FST新理念治療,發(fā)現該護理模式能夠有效促進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時間,節(jié)省住院費用,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王紅英等[9]也報道在急腹癥圍術期中應用FST可以減輕患者術前術后不適感,減少應激反應,加快患者術后康復??焖倏祻屯饪谱o理符合人性化護理的基本理念,患者的接受程度也較高。
本研究在FST的指導下,結合手術、麻醉、營養(yǎng)、護理的綜合治療理念改進圍術期護理措施,制定了嚴格有序、科學合理的流程和標準化操作,以減少一切不必要的應激和可能發(fā)生的不必要的操作損傷為原則,進一步發(fā)揮護理工作協同治療的作用。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住院費用少,體質量下降小,護理滿意度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快速康復外科以下措施有關:術前不常規(guī)留置胃管及引流管,減少了侵入性操作帶給患者的不適;健康教育減輕了突然發(fā)病和手術治療帶給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提高了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10];進行全麻+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有效維持了術中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保證了麻醉和手術的安全性;術中限制補液,有效改善了血液循環(huán);術中注意保溫,維持了其他臟器的基本功能,減少了因開放性手術和輸注體液引起的體溫下降;術后控制疼痛,既有效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又促進了其術后早期活動,降低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1];鼓勵患者早日下床活動有利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等。以上措施的實施最大程度上減少了治療措施帶來的應激反應,阻斷了傳入神經對應激信號的傳導,提高了患者圍術期的舒適度,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12]。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促進急腹癥手術患者術后康復,減少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有助于提高衛(wèi)生資源利用率和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
[1]薛盈川,陸薇.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在腹部手術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上海護理,2010,10(5):70.
[2]李秀娟.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腸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5):54.
[3]厲周,鄧敏峰,方素珍,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急腹癥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3):308.
[4]田昕玉,鄭瑾.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外科腹部手術病人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13):1156.
[5]花軍.小切口手術結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急性闌尾切除患者的臨床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上旬刊,2012,3(11):31.
[6]李艷輝,王曉春,李姣倫.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措施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1):1925.
[7]顏冰,韓偉,張志哲,等.胃腸手術快速康復外科治療優(yōu)化設計方案的臨床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29(5):694.
[8]聶艷玲.快速康復外科在急腹癥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05.
[9]王紅英,黃春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急腹癥圍術期的應用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2):39.
[10]韓鴻彬,韓保衛(wèi),李朝輝,等.快速康復外科在胃癌患者圍術期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21):2514.
[11]胡春花.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措施在低位急性腸梗阻患者圍術期的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8):344.
[12]樊獻軍,譚黃業(yè),肖詠梅,等.快速康復外科在膽總管切開取石術中應用的對比研究[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1,21(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