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丹
(重慶市急救醫(yī)療中心保健科,重慶 400014)
功能性便秘是兒童排便障礙的常見原因,占小兒胃腸病門診的25%,占小兒便秘的90%以上[1],嚴重者會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甚至危及生命?,F(xiàn)選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就診的兒童功能性便秘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單獨應用常規(guī)性飲食、運動、訓練綜合性治療及在此基礎上加用媽咪愛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來院就診的1~6歲功能性便秘患兒100例,均參照2006年修訂的羅馬Ⅲ便秘診斷標準[2]:年齡0~13歲;排便間隔時間延長,2 d以上不排便或每周排便少于3次,同時有排便困難,糞便干燥、堅硬;無其他癥狀及病癥;病程2周至半年;除外肛門、直腸、局部器質性病變、先天性腸道異常、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及內分泌障礙等所致便秘。將100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治療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1~6歲;病程2~16周。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6歲;病程2~16周。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體重、病程、病情、飲食狀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綜合型基礎治療,予以排便習慣訓練、高纖維膳食、多飲水、增加活動量及心理紓解。治療組加服媽咪愛散劑(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20037,規(guī)格為每袋1 g),小于2歲者,每次1袋,每日1次;大于2歲者,每次1袋,每天2次;飯后30 min服用,療程1個月。
根據(jù)治療后大便次數(shù)、性狀及臨床情況綜合判定。顯效:每天排大便1次,為成形軟便,無排便費力及哭鬧;每1~2 d排大便1次,為成形便,排便費力哭鬧現(xiàn)象明顯改善;無效:排便困難現(xiàn)象無改善。以前兩者合計為總有效。服藥后分組隨訪1個月。糞便分型評分按Brostol標準[3]:1分,分散的硬塊,似堅果;2分,臘腸狀,但成塊;3分,臘腸狀,但表面有裂縫;4分,似臘腸或蛇,光滑柔軟;5分,軟團,邊緣清楚;6分,絨狀物,邊緣不清,糊狀便;7分,水樣,無固狀物。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數(shù)據(jù)采取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兩組患兒治療不同時期糞便分型評分情況比較(,分)
表2 兩組患兒治療不同時期糞便分型評分情況比較(,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2周4周治療組(n=50)對照組(n=50)2.29 ± 0.82 2.31 ± 0.67 2.98 ± 0.63*3.57 ± 0.46 3.48 ± 0.31*4.65 ± 0.72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功能性胃腸病已逐漸成為小兒消化科門診的主要疾病,尤其兒童功能性便秘日益增多應引起重視。功能性便秘影響患兒的健康,可導致肛裂或痔瘡,還可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使食欲減退。如長期便秘及食欲不振,會逐漸造成孩子營養(yǎng)不良,影響正常生長和發(fā)育。便秘不僅會使有毒物質長時間滯留在體內,損害肝、腎,還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導致肥胖、脂肪肝等疾病。最嚴重的是,長期便秘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
功能性便秘常見原因:患兒飲食習慣,包括不良的飲食結構,偏食挑食,食物中缺少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可導致便秘;不良的排便習慣和精神因素;胃腸動力異常;腸道菌群失調[4]。因此,對其治療臨床上多用經(jīng)典的基礎治療,包括飲食調節(jié)、排便習慣的訓練、適量運動等,均取得了一定的療效[5]。媽咪愛是微生態(tài)活性制劑,口服后可完全、迅速到達腸道,主要成分為2種活菌——枯草桿菌和腸球菌,可直接補充正常生理菌叢,抑制致病菌,促進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抑制腸源性毒素的產(chǎn)生和吸收,恢復腸道菌群平衡[6]。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經(jīng)典基礎治療基礎上加用媽咪愛口服,能明顯提高療效,同時能更快促進兒童功能性便秘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1]Youssef NN,Di Lorenzo C.Childhood Constipa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J Clin Gestroenterol,2001,33(3):199 - 205.
[2]江米足.小兒功能性便秘與羅馬Ⅲ標準[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7,5(19):284-286.
[3]Jewis SJ,Heaton KW.Stool form scale as a useful guide to intestinal transit time[J].Scand J Gastroenterol,1997,32(9):920 - 924
[4]楊 敏,李 萍,王茂貴.兒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進展[J].中華兒科雜志,2003,41(3):190-191.
[5]王維林,張樹成.兒童功能性便秘診療過程的臨床思維淺談[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12,11(1):2-3.
[6]朱宏海.乳果糖聯(lián)合媽咪愛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