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必須意識到,當代大學生就是在互聯網下長大的一代,對他們教育必須轉變觀念,迎接‘慕課所帶來的新變化。
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2014年秋季新學期開學,長春市大二學生劉俊上網打開了自己在Coursera上的“慕課”賬號,進入一門概率課程。電腦上,他與每個“玩家”都被分配了一塊“土地”,要以解題的方式“開疆拓土”,還能和世界各地的同學互動。
“感覺有點像打游戲通關。你被課程內容吸引住,根本不可能開小差,一秒鐘都不能。它是一種公共在線課堂,實現校際間的教育資源共享。它打破了大學的“圍墻”,未來大學將變得沒有國界。在全球,“慕課”吸引了數十萬人的追捧,長春也有不少它的發(fā)燒友”。
“慕課”(MOOC)是舶來詞,直譯為“大規(guī)模網絡開放課程”,是主講教師負責、支持大規(guī)模人群參與,講課視頻、作業(yè)練習、論壇互動、郵件、考試5要素相互交織的網絡教學過程。
劉俊用的Coursera是美國最著名的“慕課”平臺之一?!澳秸n”是什么?在劉俊看來,“慕課”對于要享受世界頂尖教育資源的同學而言,是一個不小的福音。用他的話說,“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學知識像打游戲通關
近兩年來,“慕課”這種網絡自主學習的方式已在全球掀起了一場高等教育的“學習革命”,如今,它已經“刮”到長春。通過“慕課”,學生有了方便的校外教育資源渠道,但是“慕課”也讓不少高校感受到了新的危機,傳統(tǒng)教育方式要如何應對,高校體制又該如何發(fā)展“慕課”,一場重塑大學課堂的戰(zhàn)役正在無聲地拉開序幕。
“這是上課的老師專門為課程開發(fā)的一款線上競技游戲,每天一邊玩游戲一邊能學會一個概率的知識點,都是免費學,老師也是美國名牌大學的教授?!眲⒖≌f,他追“慕課”追上癮了。
眼下,像劉俊這樣,不追美劇追“慕課”已成為大學生的新時尚。除了前所未有的聽課選課自由、最優(yōu)質的全球高校教育資源,與眾不同的課堂體驗是吸引大學生瘋狂追逐的最大特點。在“慕課”的世界里,視頻課程被切割成10分鐘甚至更小的“微課程”,由許多個小問題穿插其中連貫而成,就像游戲里的通關設置,只有答對才能繼續(xù)聽課。
“感覺有點像打游戲通關?!辈簧佟吧习a”的學生因此津津樂道,“你被課程內容吸引住,根本不可能開小差,一秒鐘都不能?!倍鴮W生如果有疑問,可以在平臺上直接提出,5分鐘左右就會有師生提供解答。
打破大學的圍城
吉林省教育廳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雁東告訴記者,“慕課”是一種公共在線課堂,通過把一些大學的共識課內容放在互聯網上,實現校際間的教育資源共享。
在中國高校中,一些公共課由于教師水平參差不起,像法律常識、思想政治教育類的課程,學生并不一定愿意聽枯燥的說教,而一些名師講的課卻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通過“慕課”,其他學校的學生可以在線聽課。同時,“慕課”還有考核的內容,在線聽課配合線上線下考試、作業(yè),實現異地教學。
在吉林省,吉林大學最先引進“慕課”,成為率先“吃螃蟹者”。2013年年初,吉林大學加入了由87所高校組成的“中國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在2013-2014學年春季學期,近200名吉林大學的本科生通過該聯盟“慕課”平臺選修由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開設的四門公共選修課,建立起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為主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今年6月26日,吉林大學“慕課”平臺——“吉大在線學堂”正式上線。今年9月,大量課程面向在校本科生、繼續(xù)教育學生開放,同時有部分優(yōu)質課程在東西部課程聯盟“慕課”、中國大學“慕課”平臺上線運行?!澳秸n跟以前看視頻公開課不一樣,以前是課堂實錄,現在是教授給學生一對一授課?!奔执髮W教務處副處長金祥雷介紹說,這是一種進階式的自主學習方式,一部分內容沒有學會、學完,就無法繼續(xù)觀看,也無法獲得學分?!敖衲昵锛緦W期,我們將推出數十門的‘慕課供學生選擇,部分‘慕課已經面向學生開放?!苯鹣槔渍f,雖然是網絡授課,但只有完成階段教學目標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所以學生完全不必擔心因自制力問題而網上‘逃課?!?/p>
在全球,“慕課”吸引了數十萬人的追捧,長春也有不少它的發(fā)燒友。10年前的黑板和粉筆被電腦和屏幕取代,“慕課”的到來也讓不少人為大學的命運擔憂:未來,實體大學靠什么吸引學生?
“慕課”襲來,已經讓不少高校感受到了危機?!皩τ诟鲊咝6裕秸n打破了大學的‘圍墻,未來大學將變得沒有國界,面對這種改變,高校利用‘慕課的平臺,可以把全球的優(yōu)質課程拿過來,再把自己的知識理念傳播出去,實現更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北京大學教授李曉明在吉林大學舉辦講座時說,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慕課”學習方式,對于我國高校來說,“慕課”的推廣不只受限于技術,還取決于理念。與其等著將來被危機沖擊,不如現在積極參與是最好的選擇。
李曉明認為,“慕課”浪潮席卷之下,世界范圍的名校、名師、名課“同臺競技”,中國大學不能只是湊熱鬧,應該多去思考和實踐如何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加快大學教學、管理的根本變革,實現“線上”、“線下”兩者的融合才是更好的辦法。尚難撼動傳統(tǒng)教育地位
長春某高校一名教授表示,國內外名校建立“慕課”課程系統(tǒng)的一個主要任務,還是在于輸出自己學校的價值觀念,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網絡教育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是如何實現學生與老師間的即時溝通?!庇浾咴诓稍L時發(fā)現,很多大學教師認為“不見面的學習是瞎扯”。
“從前都是與學生面對面講課,要是面對鏡頭,想想都覺得緊張,如果是面對面教學,老師可以及時解惑,也能根據臨場反應對內容適當延伸,而在網絡課過程中,這些都做不到。說著說著就變成了讀講話稿,恐怕連自己都聽不下去了。”長春師范大學教師閆玉覺得,再好的課后互動始終沒有面對面交流來得有效。
“‘慕課的出現只是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做出了一定改變,不能完全代替校內課程?!遍Z玉說,對于學生,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慕課”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注冊、參與和退出課程都是免費的,且學習者可根據個人情況來安排學習時間和進度,但這種高度的自由或導致“慕課”出現低完成率的可能。
閆玉認為,“慕課”現階段還不可能取代傳統(tǒng)的高等教育,畢竟校園生活的經歷、校園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線課程難以替代的,而教育的過程也是充滿溝通和情感的,是進行人格培養(yǎng)的,是人的社會化過程。
“但同時也要意識到‘慕課尚缺制度支撐的問題。”趙士英表示,傳統(tǒng)高校在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學業(yè)測試評估、學位授予等方面均受到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的嚴格約束,其教學和管理模式的任何變化都涉及政府、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多方利益相關者,所以,“慕課”若想與現有的大學體系接軌,教育主管部門必須首先健全相應的制度,并出臺相應政策規(guī)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