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令
靜,若是有氣味的話,定是幽幽茶香,沁人心脾,如沐春風(fēng),讓人氣定神閑,安之若素;若是有顏色的話,定是湛藍(lán)湛藍(lán)的,像海一樣,深遠(yuǎn)至美。
常建有詩云:“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蔽蚁矚g幽深的禪意,于一個清涼的黎明,踱步去古廟,晨曦初照叢林,散發(fā)出清輝的光亮。放眼望去,有一條曲徑通向幽處,花木藤蔓爬滿了禪房,山色空明,燕雀啁啾,煩躁的心在一潭靜水中漸漸平靜下來,萬籟俱靜,唯有梵音縈繞在耳邊,似訴前世今生的因果。
靜,無關(guān)風(fēng)月。一個人的獨(dú)處,一個人的靜默,自己與自己的對白。仿佛置身于深山古剎,聽得晨鐘暮鼓,拈花一笑;抑或于青燈下,品茗靜坐,伴著縷縷茶香,翻閱黃卷,心如止水。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靜,是最美的氣象,猶如一位剛出浴的美人,婀娜曼妙,散發(fā)出淡淡的馨香,讓人神魂顛倒。靜的時刻,連一根針掉下都覺得刺耳,剎那驚心動魄。
靜,是花自飄零水自流的從容;是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的慧靈;亦是倚樓無語理瑤琴的悠閑……在物欲橫流的今朝,采擷一片凈土,于紅塵道場中植一株靜蓮,遍賞秋月春風(fēng),寵辱不驚。
小時候,總愛熱鬧,喜往人堆里擠,聽人歡聲笑語,那聲音如風(fēng)鈴般悅耳動聽。膽子小,也總要跟著人。記得五歲那年,悶熱的午后,讓人昏昏欲睡。我呼呼大睡過去,一覺醒來,已是向晚的黃昏。而我身旁的母親早已不見蹤影,相約好要一起去幫我報幼小的,要她去的時候定要叫醒我,她竟和姊姊一同去了,我心里又是惱火又是害怕,空牢牢的房子,四周安靜極了,我想出去,門卻被母親反鎖了。
我便爬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夕陽,落日熔金,一片寂靜。我不禁淚眼朦朧,只好把滿腔怒火發(fā)泄到衣服上,恨恨地拿起一把剪刀,欲要把衣服剪掉,那是母親親手給我做的衣裳,也是我最愛的一件,剛要下手,又狠不下心來,只好剪了一個衣角作罷。眼淚撲簌簌地掉下來,那一剎那,我卻喜歡這一刻的靜,與我寂寞的心情交相輝映,這般協(xié)調(diào),這般美妙。
我揩拭淚水,不禁思緒萬千,想必是母親看了我睡得那樣香,不忍心驚擾我的美夢,讓我好好地睡一覺。頓時覺得母親那樣親,用手輕輕地?fù)崦H手給我做的上衣,那柔滑的料子,憶起往昔她柔情的眼神和慈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破涕為笑……
席慕容說,我心中緊緊系著的結(jié)扣慢慢松開,山巒就在我身旁,依著海潮依著月光,我俯首輕聲向他道謝,感謝他給我的每一個麗日與靜夜。
人生,若有了靜,就少了一份浮躁,戒驕戒躁。無形之中,平添了一份溫文爾雅。心靜則思遠(yuǎn),心靈一旦靜下來,便會三思而后行,處燃眉之急能夠沉著冷;生七情六欲能夠云水禪心;遇浮沉繁華能夠不悲不喜。
靜,便是一種心態(tài),明心見性,是一種淡然,得失安然。
愛情從來都是千轉(zhuǎn)百回的,我卻鐘情于靜的愛。淡淡的幸福,淺淺的喜怒,無傷大雅。更多是相互包容與鼓勵,儼然已凌駕于物質(zhì)之上,把愛寄存在心靈深處,安然恬靜,淡然守候。在你想痛哭流涕的時候,給予你肩膀;在你無理取鬧的時候,給足你空間;在你痛不欲生的時候,給予你擁抱……
一直都很安靜,卻是愛到死心塌地,愛到情深處,一往情深。曾經(jīng)轟轟烈烈的愛,愛的最后終究要回歸到平淡寧靜之中,執(zhí)手相看雙眸,柔情似水。不需甜言蜜語,偶爾的喃喃細(xì)語,靜靜地相互依偎著,看花開花落、春雨夏花、落日余暉,閱遍人情冷暖,直到地老天荒、??菔癄€。那已不再是簡單的你情我愿相加,在愛中融入親情的成分,許下生死相依,不離不棄,靜度此生。生死契闊,與子成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從明天起,做一個安靜的人,看書,寫字,聽歌,認(rèn)真學(xué)習(xí)、工作;從明天起,遠(yuǎn)離浮躁的鼓動,心如止水,不糾纏于人情世故,不汲汲于富貴名利,天人合一,所思必通暢,所慮必深遠(yuǎn);從明天起,讓靜成為生活的一種常態(tài),不卑,不亢,微笑向陽,活色生香。
不管生活賜予我們什么,擁有一份雅致,品味一份寧靜,于寧靜中品人生之歡愉,讓歲月靜好如初。
(一)
小時候,總希望快快長大。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純真年代是那么的美好,沒有煩惱,亦沒有憂愁,有的是一顆純凈的心靈。
前些日子,父親想要網(wǎng)購一個純實(shí)木茶幾,在一番精挑細(xì)選后,好不容易確定兩種款式。因了兩種款式各有千秋,他便也陷入選擇困難癥。他征求我的意見,我左看右看,選了其中的一款。在他深思熟慮之后,他卻選擇了與我截然相反的一款,問我同意嗎?我笑臉盈盈地說,你說哪個就哪個唄,你喜歡就好。他卻突然鄭重其事地對我說,要不,咱兩款都買了,你喜歡的那一款給你做嫁妝。我聽了,眼淚不自覺地滑落,我轉(zhuǎn)過頭去,背對著他,說不出話來,心里翻滾著不可名狀的感動與難過。
驀然回首,時光如白駒過隙,花自飄零水自流,他們的容顏已不再是年輕的模樣,雙鬢有了發(fā)白的銀絲,歲月的痕跡刀刻在他們的臉上,這些都深深觸動著我敏感的神經(jīng),讓我感到一陣揪心的疼,我多希望時間能夠慢下來,好好地陪陪他們,孝敬他們,不再讓他們老去。就像有一首歌這樣唱到:“時間啊時間走得慢一些吧,好讓他不再變老了?!蔽以敢庥靡簧墓怅?,陪著他們一起慢慢變老。
(二)
愛情從來是百轉(zhuǎn)千回的,有纏綿期,亦有冷淡期。可以轟轟烈烈,亦可相忘于江湖。
而真正的愛情,縱使沒有羅曼蒂克的溫情,沒有甜言蜜語,仍帶著人間煙火的氣息。愛人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面容一般,衣著單調(diào),性情溫和,然用途廣泛,作用強(qiáng)大:與子成婚。
誠如有人說,婚姻的終極目的是在這世上尋一個雖無血緣,但仍可成為至親的人。一年又一年,慢慢不再有性,不再有激情,甚至不再有愛情,但相濡以沫的恩情,同甘共苦的義氣,年年歲歲磨成的骨肉親情,卻再也無可代替。
前段日子女友偶遇一男子,那男子想盡一切辦法,得到她的電話號碼。在電話里說,從第一眼見到你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你了,我對你一見鐘情,做我女朋友好嗎?女友連他姓甚名誰都不知情,樣貌更無從想起,哪來的一見鐘情!只怕是他的一廂情愿罷了。結(jié)果可想而知,任憑他如何糾纏,窮追不舍,也無濟(jì)于事,女友不曾心動答應(yīng),不了了之。
一見鐘情的愛情不過是第一眼看得順眼,說白了,到底是取決于外貌。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因寂寞孤單而亂于情,等一個適合自己的愛人,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慢慢愛,慢慢來,慢慢地將風(fēng)景都看透,彼此間相偎相依,看云舒云卷,細(xì)水長流,靜度此生,情深意濃,此生不換。
(三)
莫言的《蛙》里有一句話:“不著急,慢慢來,像青蛙穩(wěn)坐蓮葉等待昆蟲那樣耐心;想好了下筆,像青蛙躍起捕蟲那樣迅疾?!?/p>
作家喬葉在全國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會議上圍繞“慢慢活,慢慢寫”談到,慢,意味的不是一種寫作速度,而是一種寫作態(tài)度;慢,也不僅僅是一種態(tài)度,它更是一種內(nèi)容;慢,當(dāng)然也是一種技巧和方法——最慢的是活著,最慢的也是寫作,最慢的是在活著時寫作,最慢的也應(yīng)該是在寫作中活著。
寫作是一件長遠(yuǎn)的事情,不是你今天學(xué)了,明天就能寫好它,哪怕你有足夠的天賦。它需要的是一個長時間的慢慢積累過程。錢鐘書在牛津大學(xué)圖書館讀書時,養(yǎng)成了做筆記的習(xí)慣。要知道,做筆記是相當(dāng)耗費(fèi)時間的,你平時可能很快就把一本書看完,若要做起筆記約莫得花費(fèi)的時間是看完一本書的兩倍。況且他做的筆記,不是邊讀邊記,而是經(jīng)過反復(fù)斟酌,然后寫成的筆記。以至于楊絳風(fēng)趣幽默地說,無數(shù)的書在我家流進(jìn)流出,存留的只是筆記,所以我家有大量的藏書。
慢慢寫,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忘初心,儲蓄力量,爆發(fā)生命的最強(qiáng)音。
(四)
大千世界,莽莽蒼蒼,浮華塵世。在一切都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慢,儼然是一種節(jié)奏,一種沉淀,亦是一種大智慧。
每次外出游行,總是步履匆匆,無暇顧及沿途的風(fēng)景,錯過了美麗的邂逅。而當(dāng)我放慢腳步,欣賞來時路的風(fēng)景,它們總能讓我急躁的心情瞬間平靜下來,任何傷痛,不需言語,那是最美、最見效的療傷方式。
“慢”步人生,于夜闌人靜、清風(fēng)朗月之時,倚窗靜坐,翻看一本散文,呷一口幽幽茶香,獨(dú)自品味出茶的清香、文字的曼妙以及寂寞的美麗;抑或在花影掩重門、疏簾鋪淡月之際,鋪開一張泛黃的宣紙,磨墨吮毫,臨帖,讓心在淡淡墨香中得到釋然,拂去歲月的陰霾與俗世的塵埃,歲月靜好,慢慢地修煉,心靈此時純粹、通透,留一份淡然,讓歲月擱淺……
慢,有如普洱茶,時間飛快地流逝,她卻面色不改,慢慢地儲蓄自己的芬芳,與時間作對,不妥協(xié),反而越久越沉香,經(jīng)年的氣息撲鼻而來,沁人心脾的醇香。人生當(dāng)如是,急于求成可能讓效果事倍功半,腳步只有放慢點(diǎn),才能讓自己的靈魂趕上。
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欲盈。
佛說: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
再美的花朵,盛開后就凋落;再亮眼的流星,一閃過就墜落;再迷人的泡沫,一觸就破。要知道,沒有什么是完美的,沒有什么是無瑕疵的。
愛,有時候就像泡沫,迷人眼,醉人心,卻脆弱得很,灰飛煙滅;又像煙花,驚鴻艷影,一霎花火,瞬間隕落。為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明知飛蛾撲火,卻依舊愛得死去活來,放下誓言: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全身心投入,不自知,多情總被無情傷,抑或換來被拋棄。再熾熱的心,也終有一天冷卻。
喝酒不能貪杯,喝得酩酊大醉,傷身。心煩意亂,用酒麻木神經(jīng),只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有人說,當(dāng)你愛一個人的時候,愛到八分絕對剛剛好。所有的期待和希望都只有七八分;剩下兩三分用來愛自己。如果你還繼續(xù)愛得更多,很可能會給對方沉重的壓力,讓彼此喘不過氣來,完全喪失了愛情的樂趣。所以請記住,喝酒不要超過六分醉,吃飯不要超過七分飽,愛一個人不要超過八分。
莫言曾說,痛過之后就不會覺得痛了,有的只會是一顆冷漠的心。大可不必把每個人都裝進(jìn)生命里,裝滿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人頭攢動、擁擠不堪,悶得喘不過氣,甚至有別人想再踏入你的生命也只能望而卻步。世間遍地是熱鬧孤寂的卻是靈魂,來來往往的行人,有些不過是命中的過客,不足掛齒。生命無需太多的陪襯,需要的僅是一種可以彼此依賴相伴一輩子,足矣。
大千世界,莽莽蒼蒼,一個人擁有的畢竟有限。生活,一半源于擁有,另一半源于攀比。切莫讓貪嗔和虛妄埋葬了現(xiàn)世的幸福與安好。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現(xiàn)實(shí)很骨感,如果你什么都想要,只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南柯一夢罷了。人生就像行走,若背負(fù)的東西過多,負(fù)擔(dān)就越重。有些不必要的,大可舍棄,放下。唯有如此,才能輕松前行。心靈的修行亦是如此,少裝一些世俗雜念,專注于自己的份內(nèi)事,才能在輕之國度里縱享柔情。
三毛說,真正的快樂,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觀的來說,它是細(xì)水長流,碧海無波。在蕓蕓眾生里做一個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剎那的喜悅,那么我們即使不死,也在天堂。不必沉迷于快樂中,以為越快樂越好,殊不知,樂極會生悲。適度歡愉,淺喜安穩(wěn)。在苦痛到來之際,方能不過于悲傷,古井無波。不欲盈,你便可以閑看云舒云卷、花開花落;聆聽燕雀啁啾、蛙聲一片。
欲望越多,越迷茫,痛苦將至,幸福就越會遠(yuǎn)離。顧城說,我想當(dāng)一個詩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詩,我想當(dāng)一個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自己。在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時候,一切如期而來。人,不能貪得無厭,欲望如糖,不是放越多水越甜,太甜也會變成苦,甜到悲傷。失去自我,得不償失。懂得節(jié)制欲望的人,方能體會到人生的真正樂趣之所在。
泡龍井是頗為講究的。她要的是“不欲盈”,因了她細(xì)皮嫩肉,對水溫真真敏感。若你用100攝氏度沸騰的水沖泡,她定是不能忍受的,導(dǎo)致茶中的葉綠素因高溫而遭受破壞,葉底變黃,并且使茶湯泛黃,濃郁的清香散失;若是氣溫過低,又使茶葉漂浮在水面上,氤氳的茶香蕩然無存。因此,要想泡上一壺鮮爽甘醇、幽而不俗、香馥若蘭的龍井,需等沸水冷卻至80攝氏度左右時,再進(jìn)行沖泡,那茶香足以沁人心脾,那茶水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不欲盈,是一種大智慧,蘊(yùn)含著深刻的哲理。適當(dāng)追求,能使生活甜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得失安然。擁有一顆平淡的心,人淡如菊,淡久生香。不求全責(zé)備,不人云亦云,不好高騖遠(yuǎn),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