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曉黎 鄒婷
摘 要:心理危機預警是對心理危機的超前管理,應考慮對象的全面性、方法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基于現(xiàn)有理論研究和實踐的現(xiàn)實難點,本文擬從情商及情商教育的理論梳理視角探討其對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完善的意義和啟示。
關(guān)鍵詞:情商;心理危機;預警
心理危機預警是指對心理危機的發(fā)生進行預測、預報,在心理危機發(fā)生之前有效識別、判斷危機信號,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心理危機的發(fā)展性和復雜性,往往缺乏行之有效、可操作性的方法。相關(guān)理論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危機預警機制及預警指標體系的探討,關(guān)注嚴重心理危機的重點人群,甚至將心理危機預警等同于心理危機干預。心理危機預警工作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面向全體、是否立足發(fā)展的重要基礎(chǔ)工作之一,更關(guān)系到學生“轉(zhuǎn)危為安”的危機轉(zhuǎn)化能力和心理健康成長。如何建立更高效、完善的心理危機預警機制是一個挑戰(zhàn)課題,情商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給我們很好啟發(fā)和意義。
一、從情商概念看心理危機預警
1.情商概念解讀
1988年巴昂首次提出“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 )”,他認為EQ是相對于IQ而言的,是一系列有助于個體應對日常生活需要的社會能力和情緒能力。兩年后,心理學家彼得·薩羅維和約翰·梅耶首先提出了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 )的概念,并提出了情緒智力的理論框架。1995年,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則讓 “情商”概念進入大眾視野。
目前,情緒智力的概念在學界尚未統(tǒng)一,有較大影響的是戈爾曼(Goleman, 1995 )、巴昂(Bar-On,1997)、梅耶和塞洛威(Mayer and Salovey,1997 )。戈爾曼在他的著作中將情緒智力定義為“認識自我情緒的能力,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和人際關(guān)系的管理能力”[1]。巴昂的定義是“能夠影響一個人成功應對環(huán)境與壓力的一系列情緒的、人格的和人際能力的總和,同時,情緒智力還是決定一個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人的整個心理健康” [2]。梅耶和塞洛威最早對情緒智力的定義出現(xiàn)在1990年,當時的定義是“監(jiān)測(monitor)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識別各種情緒,能夠利用情緒來指導自己的思考以及行動的能力”[3]。在后來的幾年中,兩人并未停止對情緒智力內(nèi)涵的思考,1996年,兩人再次對情緒智力的內(nèi)涵進行了補充,重新定義后的情緒智力涉及對情緒的知覺、評價、表達、運用、調(diào)控等,具體包括“情緒智力包括準確的知覺、評價和表達情緒的能力,能接近或者產(chǎn)生利于思維的情感的能力,理解情緒和情緒知識的能力,調(diào)節(jié)情緒以促進情緒和智力成熟的能力”[4] [5]。
這三種理論大體可區(qū)分為兩種研究取向:梅耶和薩洛維的能力模型 [6]:
感知、表達情緒的能力;情緒促進思維的能力;理解情緒的能力;管理情緒的能力。戈爾曼和巴昂的綜合模型:認為情緒智力不僅包括能力,還包括動機、人格等因素,這使得情緒智力對成功的預測力更強,更為大眾所接受,它決定著個體如何有效地理解與表達自我、理解他人并與之相處以及應對日常生活的需要[7]。綜合理論模型更具實際啟發(fā)和操作性。
2.對心理危機預警的意義
盡管對于具體的情商概念,學界還有爭議,但綜合對情商的細致研究可以看出,情商是人類應對環(huán)境、壓力、挫折的適應機制,是人類與社會的互動發(fā)展機制,具有生存動力性。這種適應機制正是我們面對心理危機時的有效力量。可以做這樣的假設(shè),高情商的人在危機面前適應、學習能力強。所有情商概念里都包含對自身和他人情緒的識別、評價、表達、運用、調(diào)節(jié)等,這些方面的能力高低可以作為有效指標排查心理危機預警對象,特別是未進入重點預警的人群。當個體運用慣常的應對方式無法解決心理危機事件時,必然伴隨情緒、情感的波動。若個體對自身情緒、情感缺乏覺察能力或身邊人“同理心”、危機敏銳性不夠,遭遇危機事件無法及時求助,心理危機釀成危險的可能性大;具有情緒、情感不穩(wěn)定,情緒、情感強度大等人格特質(zhì)的個體,情緒調(diào)控能力差、缺乏人際溝通技能的個體本身也都是心理危機固著易感人群。情商概念的解讀給了我們?nèi)碌男睦砦C預警方向,情商的內(nèi)涵和外延所及之處也正是心理危機預警指標的方向所在。
二、情商教育實踐對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完善的啟發(fā)
1.情商是一種可以學習提高的能力
1995 年,戈爾曼在《Emot ional Intellig ence》 一書中指出:“情緒智力對個體成就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更大,而且可通過經(jīng)驗和訓練得到明顯的提高?!?997年,巴昂認為,“ 那些能力強的、成功的和情緒健康的個體是情緒智力高的人。情緒智力是隨著人的成長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 并且一生都在變化,能通過訓練和矯正措施以及通過治療干預得到改善和提高?!盵8] 梅耶認為:“ 情緒智力是一種形成情緒感覺并應用情緒信息的心理能力,個體在不同程度都具備這種能力。這種能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 也有一部分是后天學習的。后天的學習部分可以通過實踐努力和經(jīng)驗積累而提高。”塞洛威擴展了梅耶的觀點,認為“ 情緒智力是一組能夠通過教與學習得的技能和能力,比如一個人的行為可以通過情緒教育做得更好?!盵9]這些論述并沒有實證數(shù)據(jù)的支持,但也給情商教育的實施提供了經(jīng)驗性和推理性支持。
2.情商教育實踐案例
國外情商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以美國的“社會情緒學習”項目為代表?!吧鐣榫w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是指教導學生學會認識及控制自己的情緒,發(fā)展別人的關(guān)心及照顧,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建立維持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有效地處理各種問題的習過程。1994 年,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等人成立了社會情緒學習組織,并且建立了專門的學習網(wǎng)站。2003 年,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制定了 “社會情緒學習標準”,并在伊利諾伊州的各中小學實行,將社會情緒學習作為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基本教育內(nèi)容。經(jīng)過10 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社會情緒學習在具體應用上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較成熟的標準體系。在深入研究和實踐的基礎(chǔ)上,研究者列出了5 種核心的社會情緒能力,包括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會認知、人際交往技能和負責任的決策能力。社會情緒學習在改善學生的情緒、態(tài)度、行為、學習成績以及道德發(fā)展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社會情緒學習有利于減少問題行為,促進積極行為的發(fā)展;社會情緒學習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業(yè)態(tài)度和學業(yè)表現(xiàn),提高了學習成績;社會情緒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成為良好公民。”[10] 實踐證明情商可以通過教育、訓練得到提升。
在國內(nèi),宛蓉于2013年在《 大學生情商培養(yǎng)的新探索——一項課堂教學實驗研究》中,較為嚴謹?shù)夭捎脤嶒灲M、控制組前后測實驗設(shè)計,證實了大學生情商課程在提高大學生情緒智力上有顯著作用[11]。也有研究團體心理咨詢、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大學生情商提升的影響[12]。另外也有一部分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領(lǐng)域的學者對大學生情緒智力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jié)合的探索。在高健、于春泉等人的論文《情緒智力及其相關(guān)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采取量表法對大學生進行測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情緒智力、家庭經(jīng)濟狀況、性別以及是否參加志愿者活動等,其中,情緒智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最大?!盵13]
現(xiàn)有研究資料足以說明,情商是一種可以培養(yǎng)、學習、加強的能力。課程、實踐等教育訓練活動都是有效的手段。而且早在1990年,巴昂就編制了第一個情緒智力的標準化量表(EQ-i)。目前,在北美,該測試量表已經(jīng)升級為EQ-i2. 0版,由全球領(lǐng)先的領(lǐng)導力評估公司(多維健康系統(tǒng)公司)開發(fā),并廣泛運用于領(lǐng)導力研究、教育研究、青少年行為矯正、心理實踐研究領(lǐng)域。其他,還有像斯科特等人編制的 EIS量表、MEIS量表、MSCEIT量表、ECI量表、WPQei量表等,雖理論假設(shè)不完全相同,都從一定程度反映了情商水平的高低[14]。
3.對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完善的啟發(fā)
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包括預警途徑、預警對象、預警指標體系、預警信息評估等,機制的完善需要實現(xiàn)由被動發(fā)現(xiàn)危機到危機個體主動反饋、求助,由重點對象篩查的危機模式到全面覆蓋的發(fā)展模式,由專業(yè)、復雜指標體系向通俗、可操作指標體系的改變。
情商教育融入心理危機預警體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視角,有效兼顧非特殊群體,測評反映的群體性規(guī)律也可以作為心理危機預警的模塊,有針對性、分層次的開展普及性的心理危機預防宣傳和教育。
情商教育有助于完善預警工作網(wǎng)絡,針對危機個體可以幫助增強自我覺察和求助主動性,針對危機預警工作網(wǎng)絡人員,特別是輔導員、心理委員、寢室長等 可以幫助提升“同理”和“共情”,加強他們對自身和他人情緒的關(guān)注,及時發(fā)現(xiàn)、反映問題。危機個體的求助意識和工作人員他助能力是有效心理危機預警體系的基礎(chǔ)。
情商測評有助于完善危機預警指標體系。嘗試將情商水平納入心理危機預警指標體系,既然情商既能量化測定又可以教育、訓練提升,它將是個體心理危機穩(wěn)定、有效、可操作的預測信號之一。同時,對于心理普查、篩查的問題指向性,情商測評指標更具發(fā)展性,題目和結(jié)論更容易被個體接受,情商作為心理危機預警指標能有效提升危機信號的真實度,也能作為有益補充更大程度反映心理危機群體。
上述情商理論和情商教育經(jīng)驗文獻,為情商教育融入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的實踐探索提供了有益思考和指導。情商測評納入心理普查作為有益補充,情商測評指標的信、效度理論和實踐驗證,情商教育提升師生心理危機預警能力的教育方案設(shè)計和有效性探討將是后續(xù)研究的有意義方向。
參考文獻:
[1]丹尼爾·戈爾曼.情感智商[M].查 波,耿文秀,譯.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97:8.
[2] [3] [4] [8]徐小燕,張進輔.情緒智能理論的發(fā)展綜述[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06):77—82.
[5]謝寶珍,金盛華.實踐智力、社會智力、情緒智力的概念及其教育價值[J].心理學探析,2001(02):21—25.
[6]竺培梁.情緒智力的概念、結(jié)構(gòu)和測量[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11):38—43.
[7]陳 猛,車宏生,王麗娜,卞 冉.情緒智力理論的整合:挑戰(zhàn)、依據(jù)和方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14—23.
[9]王曉鈞.情緒智力:理論及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02):59—64.
[10]王福興,段 婷,申繼亮.美國社會情緒學習標準體系及其應用 [J].比較教育研究,2011(03):69—73.
[11]宛 蓉.大學生情商培養(yǎng)的新探索——一項課堂教學實驗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3):3.
[12]唐海波,張淑娟,劉超超.團體心理咨詢對大學生情緒智力培養(yǎng)的效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05).
[13]高 健,于春泉,尹立群,等.情緒智力及其相關(guān)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0) :1251—1252.
[14]徐小燕.大學生情緒智力量表的編制與實測[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3.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