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 張麗芬 張立波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是改壟作為平作,改均勻壟為寬窄行,改淺耕為深松,改低留茬為高留茬,隔年輪換的一種保護性耕作方式。玉米寬窄行種植具有增加通風透光,增強光合作用,提高抗旱性,種地養(yǎng)地相結合,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機械作業(yè),減少勞動強度,便于田間作業(yè)等優(yōu)點,是一項種植技術上的改革創(chuàng)新。
一、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主要技術特點
1.改壟作為平作。所謂平作,就是把土地在種植前進行整理,使得土地平整,改變了過去那種在壟上作業(yè)的生產經營方式。平作相較于壟作來說,可以便于農機具操作,使得土肥利用率大大提高,而且便于寬窄行壟的倒茬作業(yè),無論是經濟性,還是生產操作性,都有著壟作種植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特點。
2.改均勻壟為寬窄行種植。寬窄行種植模式的出現,改變了過去中國幾千年習慣于壟上種植的舊習慣,過去的均勻壟,就是把土地先進行深翻作業(yè),然后起壟,把壟均勻打成55 cm到70 cm不等的壟(根據各地種植習慣不同和土壤肥力的優(yōu)劣而定),然后在壟上進行種植。而寬窄行相對于均勻壟而言則不同,則是把壟分成寬行為80 cm,窄行為40 cm的平整土地,使得寬窄行交替種植。
3.改三鏟三趟為一次深松。寬窄行種植技術的使用,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三鏟三趟的舊的耕作習慣,只需進行一次深松作業(yè),就可全部完成所有作業(yè)程序,不僅省工省時,而且提高了經濟效益,是一種好的技術。
4.改淺耕為深松。寬窄行的耕作,需要改變過去淺耕的舊習慣,要在6月中旬在寬行上深松30 cm以上,第二年則在倒茬的另一側深行上進行深松,輪番操作,輪番倒茬作業(yè)。
5.改半精量點播技術為精量點播技術。寬窄行技術的使用,使得播種時,可以使得免耕播種機具或是精量播種車,不僅具有出苗齊,不斷壟,而且可以減少種子的使用量和后期間苗帶來的大量勞動力的使用,間接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經濟效益。
6.改化肥淺施為深施。深施化肥,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以利于植株的有效吸收。
7.改根留茬粉碎還田為自然腐爛還田。這種技術的使用,可以減少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而且利于植株有效成分的保留,省力高效。
8.改低留茬為高留茬,留茬高度30~40 cm。
9.改全面作業(yè)為間隔作業(yè)。作業(yè)面積是耕地面積的55%,這樣的作業(yè)可減少人力的投入,節(jié)約了勞動力成本,間接提高了經濟效益。
二、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具體實施方法
1. 精細耕地
秋滅茬深翻整地,由于前茬為玉米,秋季收獲后,秸稈碎葉較多,在早春整地之前摟凈殘枝敗葉,打碎坷拉。整地后隨起壟,隨鎮(zhèn)壓,保住土壤墑情。
2. 耕種方式
采用寬窄行種植技術改壟作為平作,寬行80 cm,窄行40 cm,追肥時用自制小鏵,在40 cm苗帶中間用塑料追肥器追肥。
3. 適時播種
播種時間最好選擇在5月初,播種前對種子精選,去掉雜損粒,用優(yōu)良包衣劑進行包衣處理后,用精量播種器播種,播完鎮(zhèn)壓。
4. 田間管理
一是在播種后出苗前,每公頃用38%阿特拉津5000 mL和50%乙草胺乳油2500 mL兌水噴施,進行化學除草。二是在抽穗前3~5天,每公頃噴施玉米壯豐靈500 g一次。
5. 選育優(yōu)良品種,合理密植
選育高產、優(yōu)質、耐密、抗旱、抗病性好的耐密型品種進行種植,此品種具有株型緊湊、活桿成熟、光能利用率高、植株生長健壯、抗病性強、抗螟蟲能力比一般的品種強,粒深軸細商品性好等特點,是增產增收的好品種。每畝保苗在3500~4000株為好。
6. 科學施肥
結合整地每公頃撒施農家肥30 m3,化肥采用底加追的施肥方式,根據測土配方施肥的需要量進行合理施肥,每公頃底肥最好選用45%含量的配方肥250 kg加二銨100 kg,追肥每公頃使用尿素150 kg,并配有精制有機肥500 kg。
7. 注重病蟲害的防治
一是在大喇叭口期(大約7月上旬)撒白僵菌顆粒劑防治玉米螟蟲,7月下旬適時噴施“固得”防治玉米蚜蟲。二是7月初發(fā)現玉米大小斑病時,及時用噴霧器噴施百菌清,可有效防治此病。
8. 適當晚收
為了提高玉米單產和總產,秋季最好根據當地情況,合理的適時晚收,這樣可讓玉米籽粒有充足的光合作用,提高籽粒成熟度,使得千粒重得以提高,提高玉米公頃產量。
總之,在今后的農業(yè)生產中,改變種植方式,是創(chuàng)高產的有效措施。從發(fā)展的趨勢來看,這種種植技術越來越得到農民的歡迎,給農民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應加大推廣的力度,同時生產出與之配套的農用機械,使得我國的糧食產量達到一個新的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