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岑 胡蓉
[摘 要] 玉屏油茶種植歷史悠久,據(jù)今已500有余年,它是玉屏重要的林業(yè)資源和地方特色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1958年,在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農業(yè)生產表彰大會上,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玉屏為“中國油茶之鄉(xiāng)”[1]。 為打造好這張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標名片,作者根據(jù)《玉屏縣油茶產業(yè)示范園區(qū)建設規(guī)劃(2013—2017年)》的精神,為玉屏油茶的快速發(fā)展,充分利用其氣候資源,對油茶種植核心區(qū),以及其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和生長適應性,開展氣候區(qū)劃與論證的“直通式”氣象服務,為玉屏大力發(fā)展油茶生產,提高油茶品質和產量,科學選育良種,以及改造低產油茶林,全面建設和提升新型的現(xiàn)代高效油茶產業(yè)農業(yè)示范園區(qū)品位,尋找油茶生長與氣候的關聯(lián)性、規(guī)律性提供技術支持。因此,積極開展油茶產業(yè)“直通式”氣象服務,是現(xiàn)代氣象科技進步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 油茶種植與氣候 苗期技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79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9-0294-01
引言
玉屏盛產油茶,現(xiàn)有油茶林20余萬畝,其中,人工栽培的百年古茶林約占總油茶林面積的30-40%,它是當?shù)匕傩丈钪饕闹参锸秤糜蛠碓?。油茶全身都是寶,是集食用、藥用、綠化觀光等綜合利用價值較高的植物。從油茶中提煉而成的純天然食用植物油,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亞麻酸和維生素E含量高于橄欖油,而且還富含胡蘿卜素和其它抗氧化成分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以及鋅、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抗癌抗病毒,降低膽固醇和血脂、軟化血管、改善心腦血管,防治高血壓等作用[2]。此外,油茶是常綠闊葉樹種,具有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等生態(tài)效益和集食用油料、美化環(huán)境、園林觀賞價值于一身和生態(tài)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物種[3]。長期以來,油茶一直都是玉屏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幸福指數(shù)的不斷提升,人們更加注重舌尖上的安全,油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它對全面實現(xiàn)國家食用油安全發(fā)展戰(zhàn)略,做足“中國油茶之鄉(xiāng)”歷史名片品牌效益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適宜油茶種植的氣候條件
油茶,又名“茶子樹”,是茶屬中的常綠小喬木和喜酸性的食用油料植物,是一種喜溫潤氣候的樹種,適宜在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生長。油茶生長生育周期較長,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一年的時間,花期少陰雨,年平均溫度15-21℃, 1月平均氣溫≥0℃,盛花期平均氣溫≥12 ℃,極端氣溫在許可范圍內,≥10℃的年活動積溫5000℃以上;常態(tài)下,油茶的生殖生長期對溫度的要求不是很明顯,降水量1000-250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75-85%,光照時間長,日照總時數(shù)在1000 h以上
二、玉屏氣候與油茶生長關聯(lián)性分析
玉屏位于貴州省東部,地處湘黔兩省交界,銅仁市管轄,即北緯27°08′至27°31′,東經108°34′至109°9′之間,為低山丘陵,平均海拔400米至600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常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嚴寒酷暑災害天氣不常現(xiàn),盛夏多伏旱,熱量充足,降水日數(shù)多雨量豐沛,光照適宜,無霜期長等; 蒸發(fā)量較小,氣溫日較差大;春冬季多陰雨,倒春寒,低溫冷害和凝凍天氣時有發(fā)生,伏旱嚴重,固有三年兩旱,十年一大旱的說法;秋季多綿雨,大霧日數(shù)多等特征。
油茶具有喜溫熱性生物學特征的植物,生長生育期年平均溫度15-21℃,各生長生育期對溫度的敏感性不很明顯,能抗40℃的高溫和-10℃的低溫;冬季月平均氣溫≥0℃,年平均降水量≥1000mm,無霜期日數(shù)≥260Td,年平均總日照時數(shù)1200-2000h。耐旱,怕漬澇。經過對玉屏歷年來的氣候觀測資料統(tǒng)計與研究分析,它地處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傾斜地形的氣候過渡地帶,常受高原大氣環(huán)流的下沉氣流或風的氣候影響,在基本相同經緯度上,它卻出現(xiàn)了常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蒸發(fā)量較小,氣溫日較差大,秋季多綿雨,大霧日數(shù)多等獨特的氣候特點,從表中,對其數(shù)據(jù)研究后不難發(fā)現(xiàn),油茶生長生育期的生物學氣候因子與當?shù)厮^測到的的主要氣候要素值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油茶生殖生長期與玉屏主要氣候因子有相關性,玉屏大面積歷史悠久的油茶種植,不僅是有良好的土質和多山地緩坡地形地貌,以及種植油茶的傳統(tǒng)習慣外,還與當?shù)氐臍夂蛞蛩孛芮邢嚓P,并且特征性明顯,根據(jù)油茶產業(yè)發(fā)展的全過程研究分析,玉屏氣候極為有利和適宜油茶種植與生殖生長。
玉屏主要氣候因子與油茶生物學相關氣候因子值對照表
三、油茶種植條件與苗期技術管理
1.油茶生長土壤條件
油茶具有抗旱耐寒耐貧瘠特點,它適宜生長于地勢開闊的低山或高山下部的丘陵地帶,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壤土中生長,pH值在5-6.5的紅(黃)壤土之間,其生長狀態(tài)最佳。
2.適宜油茶種植區(qū)地形與氣候條件
油茶適宜于海拔<250m,坡度<30度的荒山坡地,光照充足、降水充沛,≥10℃年活動積溫5000℃,極端最低氣溫≥-10℃,降水量≥1000mm,且生產管理方便,種植成本低和氣候和地理環(huán)境條件;不適宜油茶生產發(fā)展的氣候與地理環(huán)境區(qū)域,海拔>200m,≥10℃年活動積溫<5000℃,極端最低氣溫≤-13℃,降水量<1000mm;坡度>50度的高山,沙灘、湖泊等區(qū)域。玉屏地處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傾斜地形的過渡地帶,海撥多在400-600 m之間,最高950m,最低315m,根據(jù)上述地理地形分析,玉屏相對海拔均≤350m,屬平壩、多丘陵、山區(qū)兼有平地的地形[4],如無丘陵山區(qū)高山林地坡度陡度差異,玉屏所有國土均可種植油茶,故有“中國油茶之鄉(xiāng)”之美名!油茶已成為玉屏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
3.油茶種植地選擇
根據(jù)油茶的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油茶種植地應選擇在背風向陽、地勢開闊的丘陵山地,或高山下部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時間長的緩坡地帶;同時油茶又是一種喜光喜溫,喜酸性樹種植物,宜在pH值5-6.5的土壤中生長,在自然環(huán)境下,有鐵芒箕、野生茶樹、杉木、茶樹、松樹、映山紅、烏飯樹等植物生長的地方,它們對土壤的pH值有指示性作用,忌在堿性重的土壤地上種植油茶。
4油茶種植方法
油茶種植地可采用全墾,人工梯田,洞穴三種方法。凡坡度<10度的荒山荒地,全墾(或洞穴)種植均可;坡度>10<50度的丘陵山地可以采用人工梯田或洞穴進行油茶種植;坡度>50度的山地必須采用洞穴方法種植。
四、油茶苗期培育與管理
1.油茶苗床地選擇
根據(jù)油茶生長特性,苗床地應選擇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排水性好、PH值5-6.5的微酸土地育苗為宜,堿性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選擇;整地方法,將育苗的地塊施足基肥,灌好底墑后,筑成1.2m寬畦地,長度自然,畦兩側溝深20-30㎝,溝底寬30-40cm,排水順暢。
2.油茶種苗培育
種苗的好壞,直接影響油茶的長勢和產量,種苗培育方法有:一是種子優(yōu)選法,經過對油茶生長期觀察,優(yōu)選樹形好、顆粒大、無病蟲害、產量高10年生以上的成熟果實,直接播種育苗;二是扦插育苗法;根據(jù)苗床地選擇要求,將10年生以上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結果多的優(yōu)良單株春梢進行扦插育苗作為種苗選擇;三是嫁接育苗法:根據(jù)油茶生長生育期適應性條件,種苗應選擇樹形好,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果實大、產量高,豐產10年生以上的油茶樹枝條做接穗,砧木可采用白花油茶或紅花油茶實生苗或桔殼,枝接或芽接均可,嫁接苗發(fā)嫩芽后,應有防遮陽和防澇措施。
3.油茶苗木移栽技術
油茶樹苗移栽應選擇樹形好,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生長枝或嫩芽經嫁接成活后的一類、二類苗;樹苗的質量直接影響成活率,移栽時間最好選擇在春季的陰或小雨天氣,隨起即栽,移栽時將已整理的地塊挖好洞穴,把根系完整、無病蟲害二年生長樹苗漿根后再進行移栽,定植時按以下步驟,將移栽苗擺正放入穴內、回土、輕提、壓實、澆上定根水,嫁接苗的砧木處與地面高度平齊等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可用生根粉漿根或用營養(yǎng)袋二次育苗移栽,此方法可以提高成活率。
4.油茶種植密度
根據(jù)油茶種植特點,密度應根據(jù)種植地的實際情況而定,平緩的適當稀些,徒陡的可密些,縱橫株間可采用錯位排列進行移栽,原則上畝栽60-80株,株行距3×3.5m;另外,林間可適度套種果樹等經濟作物。
5.油茶苗期水肥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強化培育壯苗措施,種植后每年除草或撫育2次以上,第1次在5月份前后,第2次在8-9月,冬前施越冬肥。加快樹冠成形培育,修剪成形,幼齡樹開花應摘除,樹冠以自然開心形為上的豐產樹冠。
油茶幼樹成活后,應澆水保苗。5月中下旬后,氣溫逐漸升高,嫁接苗將會長出大量的新根,小芽萌發(fā)需要大量的養(yǎng)份供給;對于冬花型油茶終年花果不離枝,開花結果越多消耗水肥越多。為此,要根據(jù)油茶樹生長的實際情況合理施肥,針對幼樹以氮肥為主,堅持薄施糞水或尿素,配合磷鉀肥;成年樹春季以氮肥為主,夏秋以磷鉀肥為主,冬季施用磷鉀肥。施肥量應根據(jù)油茶的樹齡或需保果肥而定。油茶結果有大小年之分,大年以磷鉀肥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復合肥,秋冬以有機肥為主,春夏可施速效肥。成年油茶管理技術略述……
五、結語
油茶一般5年候就有收成,受益可在百年以上,而且油茶管理粗放,投入少,生產成本低,易被群眾所接受,速生林后,正常情況下,畝產茶油一般均在15至25kg,好的30-40kg以上,同時,還可根據(jù)油茶林的間距和遮蔽度情況,套種其它經濟作物, 經濟效益則不可小視;當然就目前的油茶種植與發(fā)展情況而言,油茶生產方式普遍簡單,基本上還是采用“人種天養(yǎng)”的自然生長狀態(tài)下的生產管理方式,技術含量不高,有茶林老齡化嚴重,產量提升緩慢,油茶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因此,充分利用氣候資源與油茶生產的關聯(lián)性特征,氣象科技工作者應積極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為油茶產業(yè)科學發(fā)展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玉屏縣人民政府網(wǎng)
[2]齊 瑋,齊移民,魏雪平,等,淺談萬年縣適宜油茶種植地氣候區(qū)劃與栽培技術[j],教育理論與教學研究(知識力量學術版),2012,7(7):32-33
[3]齊 瑋,齊移民,李杭玥,等,德興紅花油茶主產區(qū)的氣候特征及紅花油茶栽培技術[j],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4)426-428
[4]玉屏縣人民政府網(wǎng)
[5]周淑貞、張如一、張超主編《氣象學與氣候學》高等師范院校教材
[6]陸時萬, 徐祥生, 沈敏健主編《植物學》高等師范院校教材
[7]莊瑞林 中國油茶[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1988
[8]陳永忠 王德斌 油茶綜合利用淺析[J]1997(04)
[9]:李家麗 淺談油茶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期刊論文] 科海故事博覽 科技探索2010(11)
作者簡介:鄧岑,女,貴州銅仁,玉屏侗族自治縣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