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要:舞蹈技巧是舞蹈表演的主要手段,只有通過技巧的運用,才能使舞蹈動作得到展示,進而表現(xiàn)出作品的思想和情感。然而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多數(shù)學生們在舞蹈技巧的運用方面卻存有很多的不足,從而使舞蹈表演效果受到了負面影響。鑒于此,本文從什么是舞蹈技巧談起,就當前學生們的不足表現(xiàn)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更好的運用舞蹈技巧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舞蹈技巧 舞蹈表演 運用分析
一、舞蹈技巧的含義
所謂舞蹈技巧,是指在舞蹈訓練或表演中,通過正確運用人體的骨骼、韌帶和肌肉所做出的各種簡單或復雜的動作。從藝術內(nèi)容和形式的角度來看,舞蹈技巧是從屬于形式范疇的,有著自身重要意義和價值。首先,其本身就是舞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因為藝術而存在,但是沒有了技術,藝術也就不能稱之為藝術了。其次,其是舞蹈表演的重要手段。無論是舞蹈形象的塑造、氣氛的渲染還是情感的表達,都要借助于舞蹈技巧才能夠實現(xiàn)。最后,其是衡量舞蹈表演的重要標準。一部舞蹈作品表演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技巧的運用和發(fā)揮。因此技巧上的成熟和完善,是能否獲得表演成功的前提,更是衡量的表演水平的標尺。
二、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技巧運用的不足和誤區(qū)
(一)舞蹈技巧不扎實、不完善
前文中提到,舞蹈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這種技術性特征決定了其必須要以扎實、嫻熟和完善的舞蹈基本技巧為基礎。這個基礎越牢固,舞蹈表演的質量也就越高。但是從實際情況來說,多數(shù)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在舞蹈技巧上,特別是基本功方面都有所欠缺,使表演效果受到了直接的影響。一方面,學生在進入大學校門之前,多數(shù)都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和正規(guī)的技巧訓練,水平參差不齊;另一方面,舞蹈技巧功的訓練是一個漫長和艱苦的過程,需要學習者付出極大的努力后才能有所收獲,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這兩個原因的影響下,多數(shù)學生的技巧運用都不到位,在表演起來給人一種淺嘗輒止的感覺,甚至會因為不恰當?shù)募记蛇\用而受傷。所以要想提高舞蹈技巧的運用和表現(xiàn)能力,首要做的就是強化對技巧的訓練,從而為后續(xù)的運用和表現(xiàn)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陷入“唯技術論”的誤區(qū)
技巧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并不是舞蹈藝術的全部,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舞蹈表演者,是善于利用舞蹈技巧更好的表現(xiàn)作品的,而不是一個僅會一些舞蹈技巧的“匠人”?,F(xiàn)實教學中就存有這樣的誤區(qū),很多學生都沉侵在單純的技巧訓練中不能自拔,甚至執(zhí)泥于各種高難度的技巧的練習,以攻克了某一個技巧難關為榮。殊不知這種單純技巧訓練的意義是及其有限的,甚至會起到反作用。真正高質量的技巧運用,是與舞蹈作品本身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有的舞蹈技巧的展示,都應該以更好的表現(xiàn)作品的內(nèi)容和的情感為目的和原則,脫離了舞蹈作品技巧訓練,更多的是一種純粹的肢體展示,沒有任何的藝術表現(xiàn)力可言。舞蹈表演的本質是表現(xiàn)出作品的情感,和更多人獲取情感共鳴,而不是看一個舞蹈者能夠跳多高,身體有多么柔軟。所以教師要引導著學生盡快從這種誤區(qū)中走出來,認識到舞蹈技巧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這種正確認識上的訓練,才是有價值的訓練,才是真正有美感和藝術表現(xiàn)力的。
(三)舞蹈技術運用不嫻熟
這里所說的不嫻熟,主要是針對公開場合的舞蹈表演而言?,F(xiàn)實中一個常見的現(xiàn)象是,學生們在臺下的練習十分熟練,能夠表現(xiàn)出較高的水平。但是到了真正的演出時,多數(shù)學生都會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緊張,在這種緊張狀態(tài)下,動作不到位、動作變形甚至遺忘動作的情況屢屢發(fā)生。這顯然是缺乏舞臺表演經(jīng)驗所致,在平時教學中,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舞臺表演,當來到真正的舞臺上之后,面對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自然會感到陌生,技巧運用的質量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豐富的舞臺實踐對于技巧運用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師予以充分的重視。
三、舞蹈技巧運用能力的提升
(一)夯實舞蹈基本功
因為多數(shù)學生的舞蹈基本功都有所欠缺,且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教師十分有必要對基本功予以再次的夯實。這一點俄羅斯的鋼琴教學能夠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示,即升入大學后,無論之前的演奏水平如何,所有的學生都要進行基本功的“回爐”,并設有專門針對基本功訓練的考核,如果基本功訓練不達標,即使樂曲演奏的再出色,也難以得到教師的認可。雖然是鋼琴教學,但是和舞蹈教學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唯有扎實的基本功訓練,才能使舞蹈表演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具體說來,首先是引導學生對基本功的正確認識。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認識誤區(qū),認為基本功不重要,在真正的舞蹈表演中,體現(xiàn)不出一個舞蹈者基本功的水平。其實不然,一個基本功扎實的舞蹈者,其每一個動作都能夠給人以舒服的美感享受,更不用說各種豐富的舞蹈技巧了。很多有經(jīng)驗的欣賞者,一眼就能夠看出該舞蹈者的基本功水平如何,繼而對其整體表演質量進行評價。所以說,要引導學生對基本功有足夠的重視。其次是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竟Φ挠柧毷锹L和枯燥的,讓很多學生都有了一種畏難情緒。對此教師要采用豐富、靈活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分階段目標法,其將一個艱難的學習任務分成了若干個小目標,學生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一步步完成,每每完成一個小目標,都能收獲一次成功的喜悅,繼而使整個學習過程都充滿了動力。通過這種對基本功的夯實,為舞蹈表演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舞蹈技巧和作品的聯(lián)系
脫離了舞蹈作品的技巧是毫無意義的,所有的舞蹈技巧都是為了更好的表現(xiàn)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面對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唯技術論”誤區(qū),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方式和方法,加強技巧和作品的之間的聯(lián)系。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引導學生在訓練中融入情感。舞蹈技巧是由身體技巧和心智技巧構成的。心智技巧就是在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等因素的作用下進行的技巧展示和訓練,因為有著這些元素的融入,使得技術訓練的枯燥程度被大大的降低,既提升了訓練的效率和質量,也使學生們學會了有感情的訓練。其次是加強對作品的情感體驗。每一部舞蹈作品都不是憑空而生的,而是創(chuàng)作者情感的凝結,所以在表演一部舞蹈作品之前,理應對作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體驗,包含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作者的個人經(jīng)歷等,由此獲得一種最初的情感體驗,在此基礎上,則要嘗試著利用動作將這種情感表現(xiàn)出來,在經(jīng)過多次練習之后,舞蹈技巧就真正和作品融合為了一體,而這種狀態(tài)下的舞蹈表演,則注定是充滿藝術表現(xiàn)力的。
(三)加強舞臺實踐
公開的舞臺表演是舞蹈藝術的本質屬性之一,具有嫻熟的舞蹈表演能力,也是一個舞蹈專業(yè)學生所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之所以會出現(xiàn)出現(xiàn)緊張、技巧不到位或遺忘等現(xiàn)象,就是因為缺少舞臺實踐,只有通過一次次真實的演唱,才能提升學生對各種不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繼而獲得良好的發(fā)揮。首先,作為學校方面來說,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舞臺表演的機會。比如建設和完善音樂廳,和校外一些藝術單位、團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等,既滿足了一些活動開展的需要,也讓學生得到了更多的實踐機會;作為教師來說,也應該用多種方式來加強學生的舞臺實踐。比如和學校負責各種活動的部門建立定期聯(lián)系的機制,保證每一次活動中都能讓舞蹈專業(yè)的學生有上臺表演的機會。在校外,則要充分利用教師的個人關系,為學生尋找到合適的實踐崗位,不但能夠使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還能為他們今后的就業(yè)做好準備。
綜上所述,舞蹈表演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這種技術和藝術的融合性,決定了舞蹈技巧對其的重要性。而且學會或具備了舞蹈技巧還遠遠不夠,重要的是能夠對其予以有機、合理的運用,才能使其和舞蹈作品本身真正融合在一起,獲得形式和內(nèi)容的完美統(tǒng)一。本文也正是本著這一目的,就當前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技巧運用不足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并對此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用,引起更多舞蹈教師對這一課題的充分重視,從而使舞蹈教學和表演的質量得到本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任惠秋.舞蹈表演課探析[J].歌海,2009,(05).
[2]李秀萍.淺談舞蹈表演的技術訓練[J].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2).
[3]張邱生.淺談舞蹈技巧課訓練中的針對性[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5,(01).
[4]彭玉杰.簡論舞蹈技巧的本質特征[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5,(03).
[5]孫力.談舞蹈技巧訓練過程中的生理反應與心理特點[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