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平,秦書明
(山西長治王莊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長治 047100)
王莊煤業(yè)大采高工作面使用MG650/1605-WD型電牽引滾筒采煤機,其托纜裝置是用雙耳銷孔鉸接與電纜夾板、托纜架的連接,彎曲半徑小,由于采煤機的往返行走,托纜架附近電纜、水管經(jīng)常彎曲,彎曲半徑小,時常導致拖攬裝置處的電纜受損。王莊煤業(yè)3045工作面由于拖攬裝置結構不合理等原因,導致電纜受損嚴重,無法正常使用,影響生產(chǎn),給礦井帶來不小的經(jīng)濟損失。
原托纜裝置,見圖1,由8部分組成,轉動架可繞固定架向上轉動,電纜固定裝置為關節(jié)軸承式結構,采用U型電纜夾。
圖1 MG650/1605-WD采煤機原拖纜裝置
1)新型拖纜裝置是在原托纜架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采用圓弧柱狀結構,由6部分組成,見圖2。
圖2 MG650/1605-WD采煤機新型拖纜裝置
2)使用方法:新型拖纜裝置使用時,利用10條
24 mm×70 mm的螺栓將托纜架固定于采煤機的機身上,將轉動架安裝在托纜架上,安裝弧形固定套筒,并用鎖緊螺母固定于托纜架上,將電纜、水管裝入電纜夾并固定,電纜引入采煤機電控箱,水管引入閥門,電纜夾終端繞弧形固定套筒利用四道固定架將電纜夾固定于圓弧筒上。轉動架與弧形固定套筒,采用平鍵緊密配合連成一體,繞托纜架轉動。
新型拖纜裝置采用扁平梨形設計,使得電纜、水管在實際拖動過程中滿足電纜最小彎曲半徑要求,電纜可按自身需要隨采煤機體旋轉移動,避免了因彎曲半徑小導致的電纜損壞,延長了電纜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保證了正常生產(chǎn)。通過試運行,總結出新型拖攬裝置的優(yōu)點:①制作簡單,成本投入低。②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易于現(xiàn)場掌握安裝。③小投入大回報,取得的經(jīng)濟效益顯著。
對拖纜裝置進行改進了設計,解決了采煤機電纜、水管的動態(tài)固定問題。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新型拖纜裝置采用扁平梨形設計,使得電纜、水管在實際拖動過程中滿足電纜最小彎曲半徑要求,電纜可按自身需要隨采煤機體旋轉移動,避免了因彎曲半徑小導致的電纜損壞,延長了電纜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保證了正常生產(chǎn)。
[1]李炳文,萬麗榮,柴光遠.礦山機械[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2]程建新,楊寶忠.綜采工作面移動變電站拖曳電纜的滑車裝置[J].同煤科技,2004(4):43-44.
[3]王永建,李勝利,鄒湖萍.綜采工作面電纜滑移裝置[J].礦山機械,2006,31(12):51-52.
[4]覃新川,韓志.對綜采工作面電纜運輸系統(tǒng)的改進[J].煤礦機械,1999(11):47-48.
[5]胡守平,劉建平,劉占軍.綜采面B點單軌吊掛管線自動滑移裝置[J].煤礦開采,2000(1):58-59.
[6]蘆存喜,周文鎖.綜采工作面超前電纜及管路拖曳導向移動裝置設計制造[J].煤炭技術,2005,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