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忠 王玉蘋 許源媛 劉巖 趙茜
摘要 [目的] 得到清晰的特異性條帶,更好地分析SRAP標記產物。[方法]對聚丙烯酰胺電泳的上樣量、電壓條件進行了梯度試驗,同時就灌膠方式、銀染時間、顯影劑調配等各步驟的操作進行了詳細地探討。[結果] 上樣量7 μl、電壓1 000 V最合適,能得到 DNA條帶清晰、特異性條帶區(qū)分效果明顯的條帶。 [結論] 為后續(xù)電泳操作及分析過程奠定技術基礎。
關鍵詞 亞麻;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銀染
中圖分類號 S5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33-11636-02
Considerations for Study in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rocess
WU Jian-zhong1, WANG Yu-ping2, XU Yuan-yuan2 et al
(1. Industrial Crops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6;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get clear specific bands, in order to better analyze SRAP markers. [Method] Sample amount and voltage condition of polyacrylamide electrophoresis were tested.at the same time, glue, silver dyeing time, the developer deployment and so on were made a detail discussion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flash. [Result] 7 μl of sample amount, 1 000 V of voltage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and could get clear DNA banding and specificity belt to distinguish the effect of belts. [Conclusion] The study laid a solid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subsequent analyses process.
Key words Flax;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ilver staining
基金項目 哈爾濱市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青年基金項目(2013RFQYJ010);黑龍江省農科創(chuàng)新青年基金項目(2012QN009);國家農業(yè)部科技支撐計劃基金項目(2013BAD01B03)。
作者簡介 吳建忠(1983- ),男,內蒙古烏蘭察布人,助理研究員,在讀博士,從事作物遺傳育種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14-10-20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是由Raymond和Weintraub于1959年利用人工合成的凝膠作為支持介質創(chuàng)建的一種電泳方式,極大地提高了電泳技術的分辨率,開創(chuàng)了近代電泳的新時代[1]。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中對蛋白質、多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使用最普遍,被人們稱為是對生物大分子進行分析鑒定的最后、最準確的手段,即“Last Check”。 聚丙烯酰胺凝膠具有可分離不同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靈敏度高、化學惰性好、重復性好、透明度好等優(yōu)點,目前尚無更好地支持介質能夠取代它[2],但其不足之處在于操作過程繁瑣[3]。SRAP標記在亞麻基因型分析中使用普遍,該標記方法能產生大量特異性條帶[4],為了得到清晰的特異性條帶,更好地分析SRAP標記產物,必須注意操縱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筆者在亞麻SRAP標記分析中,對聚丙烯酰胺電泳的上樣量、電壓條件進行了梯度試驗,同時就灌膠方式、銀染時間、顯影劑調配等各步驟的操作作了詳細地探討,為SRAP標記后續(xù)亞麻基因型分析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供試植物材料均由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提供,采用改良過的 CTAB 法提取亞麻全基因組 DNA[5],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DNA濃度分析純度后,置于-20 ℃冰箱備用。
1.1.2 化學試劑。
丙烯酰胺、甲叉-丙烯酰胺、硫酸銨、尿素、硼酸、TRIS-base、EDTA、TEMED、75%乙醇、親和硅烷、玻璃硅烷、硝酸銀、氫氧化鈉、無水碳酸鈉、甲醛、去離子水,其他用試劑純。
1.2 方法
采用已經建立并優(yōu)化的SRAP標記技術體系進行亞麻PCR擴增點樣基因型分析[6-7]。
對面板和背板分別擦板后,采用適量6%PAGE溶液灌膠,制作膠板。點樣前先80 W預熱30 min,60 W進行正式電泳80 min。用質量濃度0.3%的硝酸銀溶液銀染8 min,取出后用去離子水沖洗3遍,每次1 min;再置于顯影液(由2%NaOH、0.06%NaHCO3、4.4%HCHO混合而成的)中,時間約為5 min,以DNA條帶清晰可辨為準,取出后用去離子水漂洗3遍,每次3 min,瀝干,在觀察燈下人工讀帶、記錄,并照相留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上樣量梯度分析
上樣量分別為4、7、10 μl,檢測不同上樣量對電泳結果產生的影響。結果見圖1。
圖1 上樣量影響
由圖1可知,不同上樣量對電泳結果產生影響。上樣量4 μl時,DNA條帶顏色淡,易缺帶,影響讀帶;上樣量7 μl時,DNA條帶清晰,顏色深,易讀帶;上樣量10 μl時,DNA條帶清晰度、顏色深淺與上樣量為7 μl時基本一致。因此上樣量為7 μl最合適,用最少的上樣量得到最清晰的電泳結果以避免浪費樣品。
點樣孔內充滿緩沖液,若上樣量為4 μl,樣品體積相對點樣孔內緩沖液的體積小,點樣時樣品受到緩沖液的阻力大,易被擋在點樣孔外,樣品不易進入點樣孔或者全部被緩沖液擋在點樣孔外,結果出現(xiàn)DNA條帶顏色淺或者缺帶現(xiàn)象;若上樣量為10 μl,樣品進入點樣孔時所受阻力相對較小,易進入點樣孔。由于阻力依然存在,一部分樣品被留在點樣孔外,污染緩沖液,這部分樣品還易落入相鄰點樣孔內,造成竄樣,影響讀帶;若上樣量為7 μl,樣品可以全部進入點樣孔,不會被留在點樣孔外。
2.2 電壓梯度分析
設置電壓分別為600、800和1 000 V,檢測不同電壓值對電泳結果的產生影響,不同電壓條件下的電泳圖譜見圖2。
圖2 電壓梯度分析
由圖2可知,3種電壓條件下所得到的電泳結果基本一致,DNA條帶直,顏色深,清晰可辨。雖然3種電壓對電泳圖譜影響不明顯,但DNA條帶電泳至同一位置所耗時不同。DNA條帶電泳至玻璃板的3/4處,電壓1 000 V需要1.5 h,電壓800 V需要2.5 h,而電壓600 V則需要3 h以上。為了縮短試驗時間,選擇電壓1 000 V最合適。
3 討論
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操作過程中,電泳結果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正確的灌膠方式可以避免氣泡的產生,若膠內有氣泡,會使DNA帶彎曲,影響成像美觀。當氣泡位于點樣孔內,DNA所受到的阻力小,其電泳速度比其他DNA快,導致DNA帶彎曲。氣泡位置及大小不同,DNA帶彎曲程度也不同:氣泡位于DNA電泳路徑內,氣泡越大,氣泡長度與路徑長度的比值越大,DNA彎帶曲程度越大。氣泡越小,氣泡長度與路徑長度的比值越小,DNA帶彎曲程度越小;氣泡位于DNA電泳路徑外,DNA在其電泳路徑內所受阻力基本相同,DNA帶不彎曲,可視為無影響。點樣孔內的氣泡,灌膠時易產生,插入梳子時也易帶入。如果整個聚丙烯酰胺凝膠薄厚不均或點樣孔處的膠發(fā)生下移,會導致整條DNA帶不再一條水平線上。這是由于膠液下移導致的,只需灌膠后,調整玻璃板與水平臺即可。
若DNA條帶顏色淺或DNA條帶顏色與背景色差別小,會影響讀帶。銀染和顯影過程中一些細節(jié)需要注意。銀染液由5 g硝酸銀、1 500 ml去離子水調配而成。用搖床搖15~30 min后即可使用。若時間少于15 min,硝酸銀沒有完全溶解,銀染效果不好。銀染時間為8 min左右,少于8 min,銀染不徹底,DNA條帶顏色淺;多于15 min,銀離子富集在膠內,顯影時面板會全部變黑,無法讀帶。顯影液由0.9 g無水碳酸鈉、30 g氫氧化鈉、6 ml甲醛、1 500 ml去離子水配置而成。甲醛現(xiàn)用現(xiàn)加,加入甲醛后,在搖床上搖2 min后即可使用。如果甲醛沒有搖勻,顯影時局部高濃度的甲醛迅速還原銀離子,局部面板變黑,DNA條帶和背景顏色一樣深,無法讀帶。若提前加入甲醛,甲醛在空氣中易揮發(fā),實際操作時溶液中甲醛濃度不夠,影響顯影效果。若加入甲醛較晚,依然由于甲醛濃度分布不均引起局部膠面迅速變黑,無法讀帶。若不加甲醛,由于缺少還原銀離子的還原劑,DNA條帶不會顯現(xiàn)出來。甲醛是具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對人體有強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在嗅覺、過敏,肝、肺、免疫功能等方面也有影響,顯影過程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使空氣中的甲醛及時排到室外,減少對人體的危害[8]。面板染色不均勻,與銀染液和顯影液的使用次數(shù)有關,由于重復使用,銀染液中銀離子濃度降低,銀染液內殘留膠塊和DNA染色劑,影響銀染效果。為了避免染色不均,銀染液和顯影液一般在使用3次后重新配制。
若膠面脫落或損壞,導致數(shù)據(jù)缺失,原因有2個:一是親和硅烷和玻璃硅烷擦得不均勻,導致面板與背板不易分開,若用力撬開,膠面可能脫離面板,粘到背板上,也可能從膠中間分開,粘到2個板上。若膠粘到背板上,由于膠面缺失,不僅損失部分數(shù)據(jù),也影響成像美觀;若膠粘到2個板上,在面板上的膠由于表面凹凸不平,銀染時就會由于銀離子大量進入而導致顏色變深,顯影時不僅會迅速變黑,而且影響其周圍1 cm范圍內的膠也變黑,無法讀帶,所損失的數(shù)據(jù)范圍比粘掉的膠面面積大;二是顯影后,去離子水沖洗不徹底。顯影液中含有氫氧化鈉,若膠內殘留氫氧化鈉,膠面易脫落。因此,為使膠面完整,在擦板時,親和硅烷和玻璃硅烷可以均擦2遍,顯影后,漂洗時間一定要長,防止氫氧化鈉殘留,腐蝕膠面[9]。
若同一水平線上的DNA條帶,形狀顏色都一致,只有一條DNA條帶長度是其他DNA條帶長度的50%,很難判斷這半條帶的準確性,因為很有可能是竄樣造成的,需要進一步判斷。為防止竄樣,點樣時,不同樣品要更換槍頭。由于用不同引物擴增DNA,所以PCR產物中DNA濃度不同,若樣品內DNA濃度高,會產生一條顏色淺、凝膠狀的雜帶,DNA在這里凝聚導致條帶無法分開,影響讀帶,上樣量為7 μl可有效防止雜帶的產生。
若凝膠時間長,會增加試驗耗時。配膠時,10%AP與TEMED用量越多,膠凝固速度越快。在50 ml PAGE溶液中分別加750 μl和75 μl的AP、TEMED,凝膠時間僅需5 min;若分別加入450 μl和45 μl的AP、TEMED,凝膠時間需要30 min以上,因此,可以根據(jù)用時調整兩者用量。
4 結論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辨率高,能分辨分子量較小的DNA片段,但其操作步驟多,用時長,因此每個操作細節(jié)都會影響最終成像結果。只有注意每個操作步驟,才能使DNA條帶清晰、特異性條帶區(qū)分效果明顯,從而得到準確的試驗結果,為研究DNA分子標記分析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
參考文獻
[1] RAYMOND S,WEINTRAUB L.Acrylamide gel as a supporting medium for zone electrophoresis[J].Science,1959,130(3377):711.
[2] 潘尚領,龍桂芳,陳萍,等.DNA直接銀染測序法的建立和優(yōu)化[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18(3):447-448.
[3] 李虹業(yè),范樹國,劉玉樂,等.改良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檢測DNA[J].細胞生物學雜志,1999,21(4):201-203.
[4] 吳建忠,趙東升,黃文功,等.12個亞麻品種親緣關系的SRAP 分析[J].中國麻業(yè)科學,2012(3):153-156,189.
[5] 吳建忠.亞麻全基因組 DNA 的提取及分析[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1(7):18-19.
[6] 吳建忠,黃文功,趙東升,等.亞麻 SRAP反應體系的優(yōu)化和多態(tài)性標記篩選[J].中國麻業(yè)科學,2011(6):281-284.
[7] 何慶元,吳萍,張曉紅.不同秋眠性苜蓿SRAP體系優(yōu)化及遺傳多樣性分析[J].草業(yè)學報,2011,20(2):201-209.
[8] 高凌云,陳麗紅,李一偉.PCR-SSCP中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銀染法的探討[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35(4):413-414.
[9] 陳香玲,李楊瑞,楊麗濤,等.cDNA-SCOT基因差異表達兩種電泳方法的比較研究[J].生物技術通報,2010(10):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