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梅
【摘要】隨著人們生產生活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部分城市都開始積極致力于提高城市建筑的層數。實踐表明,高層建筑可以帶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高層建筑逐漸拔地而起,雖然給城市帶來一定的繁華景象, 但是其內部結構的復雜性、功能的多樣性、人員密集、管道縱橫交錯等給火災的發(fā)生帶來較多的安全隱患。一旦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 火勢難以控制, 火災撲救困難, 容易造成人員和財產的重大損失。因此,本文中筆者對高層建筑防火安全隱患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安全隱患;消防設施
引言
我國高層建筑大多應用于兩方面——商用和民用。商用高層建筑主要被用于消費、娛樂和休閑等場所;民用高層建筑則是滿足人們日常居住生活的場所。因此,高層建筑中總是有相對密集的人口,火災的發(fā)生很容易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損失。另外,根據我國當前高層建筑消防工程的現狀,需要引起高層建筑設計和施工人員的注意,要加強消防建設。
一、高層建筑存在的防火安全隱患分析
(一)高層建筑火災安全隱患的內因
在高層建筑的某一空間內起火,并發(fā)展到其他防火區(qū)域甚至整個高層建筑就叫做高層建筑火災。事故的發(fā)生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導致,即環(huán)境的不安全條件、人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而高層建筑正是由人-機-環(huán)境組成的復雜的結構系統,同時也是火災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可燃物、足夠的氧氣和和具有延遲時間的引火源是火災發(fā)生的必備要素。建筑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可燃物質的存在、足夠的氧氣濃度以及引火源且延遲時間足夠,三者缺一不可。然而,高層建筑是人-機-環(huán)境構成的復雜結構系統,影響人、機和環(huán)境的因子錯綜復雜又相互關聯,使人難以掌握高層建筑火災發(fā)生和演變的規(guī)律。對于那些面積大、層數多的建筑,具有普遍的特點:內部結構復雜、功能繁雜、人員密集、管理制度不完善、火險漏洞多等,很容易導致大的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二)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隱患
1.可燃物較多,火勢蔓延較為迅速
高級旅館、圖書館、檔案樓、科研樓、辦公樓等高層建筑,室內裝修材料可燃物較多,一旦起火,發(fā)煙量大,燃燒猛烈,火災容易蔓延。而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間、管道井、風道、電纜井、排風道等豎向井道部位,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處理不好,一旦發(fā)生火災,就好像一座座高聳的煙囪,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據測定,在火災初起階段,因空氣對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煙氣擴散速度為0.3 m/s;在燃燒猛烈階段,由于高溫狀態(tài)下的熱對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煙氣擴散速度為0.5~0.8m/s,而煙氣沿樓梯間或豎向管井擴散速度為3~4m/s。—座高100m的高層建筑,在無阻擋的情況下,煙氣能在半分鐘內達到頂層。日本在一家醫(yī)院里做過燃燒試驗,證明在十幾分鐘內就能把每層3500m2的二十三層大樓都充滿煙氣。建筑物越高,風速越大。風速增大,火勢蔓延擴大速度也相應增加。據測定:距地面高度10m處風速為5m/s ;30m處風速為8.7m/s;60m處風速為12.3m/s;90m處風速為15m/s。
2.消防系統先天設計不足
在之前的老式高層建筑中,消防設施在設計上存在很大的缺陷。然而,在改造或擴建過程中,由于建筑結構和性質的限制,一些消防設施仍然無法達到規(guī)范要求。當前建筑建設中大量存在三邊工程,建設施工單位為了節(jié)省投資并能盡快得到效益,在設計的審核工作還沒有通過的情況下就開始施工,有些單位甚至邊設計邊施工,留下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以至于很多單位至今仍未通過消防驗收。
3.消防設施缺乏有效、嚴格的管理
有些高層建筑中的管理人員缺乏安全消防意識,對消防安全責任沒有明確的認識,對消防設施的管理與維護不夠重視,不能及時發(fā)現并更新老化、損壞的消防設施。特別是有些高層建筑由多單位、多產權共同使用,各單位各自為政,無人重視和帶頭消防管理工作,使用單位都忽視自己那部分消防職責,一旦火災發(fā)生根本發(fā)揮不了消防系統的功能,使預警、撲救、人員疏散等工作無法及時進行。此外,高層建筑對火、電的管理不到位,消防用水不規(guī)范,建筑材料不達標等都極易引起火災的發(fā)生。
二、高層建筑防火安全隱患的解決措施分析
(一)嚴抓高層建筑火災隱患源頭關
高層建筑存在的結構方面的火災隱患,大多與建筑設計人員的設計失誤有關。因此,為了避免高層建筑建設時帶入火災隱患,應嚴抓建筑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建立工程圖紙復審和責任倒查機制,確保工程設計完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公安消防部門要把好消防設計審核關、工程施工監(jiān)督關、消防驗收關,要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隨機抽查消防工程是否按原設計施工,防止開發(fā)商和施工人員隨意更改設計。
(二)明確高層建筑內部結構,提高防火意識
高層建筑中的使用產權或單位應對建筑的整體結構和布局有明確的認識和掌握,根據自身的具體位置、工作性質、以及建筑材料的特性設計合理的消防系統設施。提高內部人員的火災隱患意識,普及容易導致火災發(fā)生的知識,以降低火災發(fā)生的可能性。此外,對建筑結構的清楚把握有助于火災發(fā)生時組織工作人員逃生。
(三)嚴格設計消防設施
高層建筑中的消防設計要結合建筑的具體功能要求。設計單位認真負責,相關部門嚴格把關,對于不符合防火規(guī)范的設計,不與上報和批準。筆者認為在進行消防系統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保證暢通安全的總體布局;防火分區(qū)的合理劃分;安全疏散路線要盡量簡明化;對存放的可燃物數量進行控制,降低火災發(fā)生率和蔓延速度;使用有足夠耐火極限的建筑材料;做好消防給水系統的設計,保證消防用水量的充足和水壓足夠大;正確安裝具有較高靈敏度的自動報警系統和滅火系統等。
(四)認真履行消防安全責任,建立健全防火安全制度
通過分析導致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的原因,不少于80%的火災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大多數的起火因素是用火不慎、吸煙不慎、用電設備短路、超負荷用電,以及電熱設備與可燃物距離過近等。以外,有些工程人員無證上崗或者違章操作等也是導致火災發(fā)生的原因。因此,高層建筑中的每個成員都應增強防火責任意識,加強防火工作的管理和預防,使防火工作制度化。
結語
高層建筑已經成為未來城市建筑物改造的主流,廣泛運用于商業(yè)、工業(yè)和民用居住。為了保證人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以及高層建筑物利用價值,改善高層建筑的防火性能、降低火災發(fā)生率至關重要。高層建筑中要建立完善的自動報警系統和監(jiān)測系統,加強消防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提高內部人員的防火安全意識,普及防火知識。在消防設施建設中堅持“以防為主,以消為輔”的原則等。共同營造良好的高層建筑生活氛圍。
參考文獻
[1]王麒蘅,盧國斌. 高層建筑防火安全隱患及對策[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1:66-68.
[2]吳忠剛. 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 安防科技,2010,08:52-55.
[3]高云,張浩,弋俊楠. 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06:149-153+3.
[4]陳善偉. 高層建筑電氣線路防火安全隱患分析及應對策略[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6:49.
[5]桂佳. 試析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隱患及其應對措施[J]. 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3:69-71.
[6]張軍. 我國高層建筑防火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中華建設,2013,0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