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芊
光陰似箭,時間荏苒,轉(zhuǎn)眼之間自己當班主任已經(jīng)第五年了,有委屈,也有欣慰;有傷感,也有幸福;有失敗,也有成功。工作中,不斷得到身邊一些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在班級管理方法上的善意引導和點撥,其中不少方法都是“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于是在慢慢學習、摸索和嘗試中,我以飽滿的熱情不斷加以利用并進行改造,逐漸完善著自己的班級管理理念,有一些方法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這里提供兩種頗有成效的方法,以資共享。
一、目標管理結(jié)碩果
這個方法是在擔任班主任不久嘗試使用的方法。無論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還是對于一個班級,相信成功的道路是用堅定的目標鋪出來的。
我非常重視班級的集體活動,比如軍訓。我和同學們一起制定一個目標,那就是“拿下第一”,并且制定一個口號“言必信,行必果”,師生一起大聲喊幾遍,以此鼓舞士氣,激勵學生不斷努力去爭取。軍訓期間全班上下團結(jié)一致,最后的會操表現(xiàn)出色,贏得了一個“開門紅”,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風奠定了基礎(chǔ)。
學期初,我針對班級情況和學生個人情況,制定班級學期和學年總體奮斗目標以及布置學生制定個人奮斗目標。班級目標如爭取全校每月宿舍綜合排名前三;各科成績要名列同年級前列;校運動會爭取比賽總分第一,同時爭取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等等。并張貼上墻,時常對照,讓學生不斷矯正思想行為和學習方法,努力逐條實現(xiàn)目標。針對個人,我讓學生在剛?cè)胄>痛_定自己五年高職的學習目標,明確告知他們一名合格的大專生必須達標的專業(yè)技能項目,并以此制定相應(yīng)的學習計劃,考后有反思,練習技能后有總結(jié)。職高三年級時目標更清晰更明確。目標具體到通過各項資格認證的考試。亦打印出來張貼于墻,時時刻刻激勵學生克服惰性。大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朝著目標不懈努力,取得了較滿意的成績,較好地印證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每次有體育活動,我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每次都獲得校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最近一次還獲得了校運會總成績第一名,入場式比賽第一名。每當賽場上出現(xiàn)身著我們班自制的參賽服的運動員時,都會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班里的學生都很自豪。這也是目標管理法在起作用。例如在組織學生參加這一屆校田徑運動會的籌備工作中,我把全班學生分成四個組。①田賽和競賽組(全體運動員,并安排以班長為主的3位召集人)②后勤服務(wù)組(非運動員,負責運動會期間運動員的補給)③宣傳組(部分運動員和非運動員,負責撰寫廣播稿,非運動員每天5篇,并做好投稿和播稿登記)④志愿者小組(非運動員,負責運動會期間校園清潔。)各小組由小組長做好登記,作為運動會后獎勵的依據(jù)。這樣能跑的跑,能跳的跳,能寫的寫,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合理分工,人盡其才。同時設(shè)立運動會獎勵項目,如“班級體育明星”、“比賽成績突出獎”、“最佳組織獎”、“最佳宣傳獎”、“活動積極分子”、“積極參與獎”等獎項,這樣人人有希望獲得不同方式的獎勵。運動會結(jié)束后,制定的目標順利實現(xiàn),獲得比賽總分第一和“體育道德風尚獎”以及入場式比賽第一名。獎品人人有份,皆大歡喜。大家精神振奮,從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
二.要改變學生不妨先改變自己,“敲警鐘”不如先“做鬧鐘”
職業(yè)學校遲到總是令班主任頭疼的一個現(xiàn)象。其實,大家也發(fā)現(xiàn),遲到的其實總是那么幾位同學。遲到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生缺乏自律能力,一方面是家長監(jiān)督力度不夠。而批評教育的方式往往又難以奏效,懲罰的方式又較難把握尺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如換種思維方式,改變一種引導方法。在征得幾位經(jīng)常遲到的同學同意后,我每天早上6:30分左右打電話提醒他們起床,響3—5下,學生不必接聽,能醒就行。實施一段時間以后,發(fā)現(xiàn)效果很好,這幾位學生基本做到了不再遲到。我想可能是學生感到老師確實是在真心地幫助他,而不是找機會批評懲罰他的緣故。他們的其它不良行為也收斂了,師生關(guān)系也更和諧了。師生關(guān)系和諧了,能夠促進班風、學風的形成;能夠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能夠使學生的心靈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愜意;能夠健全學生人格,使他們健康成長。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有時不妨以朋友的角色走近學生,用心靈去贏得心靈,用愛去交換愛。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以他們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一個班主任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chuàng)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guān)愛學生,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學生之間的平等,更應(yīng)是教育者和學生間的平等。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才會把班主任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班主任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收到“親其師,信其道,受其術(shù)”的效果。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guān)心學生、愛護學生,富于同情心,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班主任,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
以上的一舉一動都蘊含著作為人師者的片片情意,盼望著學生健康成長,盼望著學生學有所成……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立信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