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群
摘要:教學參考書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它能幫助教師領會教材的編寫理念,正確地理解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和
要求,促進教師教學理念改進和提高。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教參,但不能依賴教參。發(fā)揮教參的有效作用,首先
要對教材獨立鉆研,其次對教參提供的資料合理吸收、積極加工和大膽舍棄,最終備出適合自己、適合學生
的教案。
關鍵詞:教學參考書 備課 教師 教案
教學參考書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然而在備課活
動中,不少教師對教學參考書作用的認識存在一定
的誤區(qū)。有的教師唯教參是從,離開了教參就不能
備課,有的又完全放棄教參,出現(xiàn)了對教材內容理
解不正確的現(xiàn)象。在備課活動中,教學參考書有什
么作用?如何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呢?
一、教學參考書的作用
教學參考書簡稱教參,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參泛指教學中可以參考的一切資料。它大
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教材出版部門按教科書各分
冊為各科教師編寫的教學用書;二是字典、詞典等
工具書及相關報紙、期刊、著作等;三是教育網(wǎng)站提
供的供各科教師使用的教案、課件等。狹義的教參
專指第一類,它是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和專家、學者
依據(jù)各科教學大綱及教材的內容和要求,結合教學
實際而編寫的,供教師備課時使用的參考書。教學
參考書含有豐富的教學資料,對教師的備課及專業(yè)
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1.幫助教師領會教材的編寫理念
教材是由學科專家和少數(shù)一線優(yōu)秀教師根據(jù)
課程標準編寫的。新課程提倡“一綱多本”,即同一
課程標準允許有多種版本的教材。如義務教育階段
語文課程有人教版、語文版、蘇教版、冀教版等多套
教材。這些不同的教材在體系、結構、內容的選擇與
組織以及呈現(xiàn)方式等方面異彩紛呈、各具特色。為
了幫助教師領會教材的編寫理念,每個版本的教材
都編有與教材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
教師作為教材的使用者,在備課時只有認真閱
讀教師用書等相關資料,才能領會教材的編寫理
念、意圖、特點,從而少走彎路。如小學語文漢語拼
音部分,每課都配有精美的情境圖,有教師教學時
利用這些情境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效果不佳。其
實編者的主要意圖是想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為認識、讀寫拼音服務,而不是用來引導學生
看圖說話,進行口語交際等。領會了教材的編寫意
圖,教師教學時就會不枝不蔓,主次分明。
2.幫助教師正確地理解教材內容
解讀教材是每一位教師的基本功。有的教師課
上不好,往往就出在“對教材的認識太膚淺”。他們上
起課來,擺脫不了教材的束縛,眼光被教材所牽制,
思想被教材所禁錮,成為教材的俘虜。更有甚者,有
些教師對教材理解出現(xiàn)錯誤,教給學生錯誤的知
識。一位教參編寫者說:“所有的課文解析,都是我
們大家坐下來三番五次討論的。課文的解析拋棄了
過去陳舊的觀念,很注重求真的一種解讀,比較能
體現(xiàn)作者的本意,能夠突出文本的特點?!币虼耍?/p>
參可以幫助教師正確地理解教材內容。
3.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和要求
教師整個教學活動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
終圍繞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學
目標的制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教學的
出發(fā)點,而且是教學的歸宿。倘若教學目標的制定
偏離了課程標準,必將導致教學活動的偏差或失
誤。如有教師把《我與地壇》一文的德育目標制定為
“體悟珍愛生命,感悟親情,頑強求索的精神內涵”。
這項教學目標大而空,無法操作,不如改為“找出最
能表明主人公人生追求與精神世界的句子,作一點
評價”。
4.促進教師教學理念改進和提高
當前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場前
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它有著全新的理念。能否把基
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與精神轉化為教師的教學
行為,是這場新課改能否成功的關鍵。從各國課程的
歷史看,—些重大的課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問題基本上都出在課程理念與教師行為的轉化上。
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進和提高有多種途徑,閱讀
相關的報紙、期刊、著作是非常有效的途徑之一。如
2013年第3期的《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有一篇文章
談到課堂教學追求“有效”容易導致五個問題:“(1)
導致簡單化的快節(jié)奏和大容量;(2)助長了片面追
求分數(shù)和升學率的不良之風;(3)使課堂取向更加
功力、浮躁;(4)使課堂評價失于虛無;(5)使課堂評
價過于復雜?!边@給當前基礎教育界正在追求的“有
效”教學潑了一瓢涼水,讓教師更加理性地思考語
文教學該追求什么樣的教學。
二、教師備課需要教學參考書
教學參考書是教師備課的媒介,在教材和教師
之間架起了一座聯(lián)通的橋梁。有些教師認為,備課endprint
時參考不參考教參無所謂,把教材上的知識點講給
學生就行了。實則不然,教師可以通過研讀教材掌
握具體的知識點,但要想領會教材的編寫理念,理
解知識點背后隱藏的深刻含義,制定科學有效的教
學目標,促進教學理念的改進提高,就一定要充分
利用教學參考書。尤其是青年教師和語文教師,備
課時更需要教參的幫助。
1.青年教師需要教參的幫助
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青年教師,對教育事業(yè)充
滿了熱情和希望。然而,熱情不代表能力,希望不等
同風格。在教學中遇到問題,不可能都向其他教師
求助,這時就需要求助于教參這位不會說話的師
傅。教參是教師理解教材、選擇教法、設計教案的重
要依據(jù)。一位優(yōu)秀教師談到初為人師時教參對自己
的幫助:“每晚忙定之后,我都會平心靜氣地在燈下
熬夜苦讀它、研究它,猶如基督徒研究《圣經(jīng)》一般
虔誠。在教參的引領下,我雖然剛剛走上工作崗位,
但無論是教材重點的把握,還是難點的突破,都能
恰到好處地處理好,在規(guī)定時間內不折不扣地完成
教學任務?!睂τ诮虒W新人而言,閱讀教學參考書,
是備課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參考名師教學設計,
是最便捷的成長路徑。
隨著教學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和知識結構的相繼
完善,青年教師備課的能力、授課的能力不斷增強,
這時在備課中要逐漸擺脫對教參的依賴,形成自己
的教學風格。當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是簡單的
事情,既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思考,在思考中教學,還
需要不斷借鑒、汲取眾名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經(jīng)驗。
2.語文教師需要教參的幫助
語文教師備課時需要教參,這是語文教師的工
作特點和語文課程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
語文教師的備課量很大。首先,語文教師給學
生講授的是一篇篇風格不同、體裁迥異的文章。教
師有時需要閱讀三到四遍才可能理解一篇文章的
要旨,要給學生講清、講透徹,還需查閱大量資料。
語文教師認真講一節(jié)課,常常需要花費三到五倍的
講課時間來準備。其次,語文教師不像有的教師備
一個教案可以在不同的班講多次,他們幾乎每天都
要備新教案。同時,不少語文教師往往兼任班主任
工作,上完課,還要處理不少學生問題。語文教師的
工作特點決定了他們備課時需要教參。
語文課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統(tǒng)一的特點。教學
中,語文教師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東西都是含糊的。
一篇文章,在初中能講,放在小學也能講。每一個階
段到底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語文教師很難把握。
其次,語文教材常處于變動中,即使是在穩(wěn)定的情
況下,也可能有局部的變化。新的單元、新的課文要
認真?zhèn)?,傳統(tǒng)的課文在新的形勢下往往需要加入新
的理解、新的解說,亦須認真?zhèn)?。語文課程的特殊性
質決定了語文教師備課時需要教參。
這里強調語文教師備課時需要教參,并不排斥
其他學科教師備課也需要教參。對于教師而言,教
參是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是成長路上順利前行的
拐杖。教師在備課中有了它,就等于擁有了一個和
專家、名師對話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教師可以更
好地借鑒集體的智慧和經(jīng)驗,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
一些彎路。
三、使用教學參考書的原則
教師在備課中需要教參,但對教參不要盲目崇
拜,不可照抄照搬。首先,教參的編寫者對文本的解
讀、對教學的設計雖大多獨到精妙,但也不排除少
數(shù)內容粗疏樸拙。其次,教參是面對所有教師編寫
的一套資料,其規(guī)范性、標準性較強,但對教師的差
異性缺乏關注。因此,教師在使用教參時應遵循以
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
教參,顧名思義,其作用僅限于為教師的教學
提供一種參考和指引。備課時,教師要研讀文本,對
教參提供的資料須有自己的判斷和分析。別人的教
案,無論再優(yōu)秀,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個性特征,不符
合所教學生的學情,那也絕不能成為自己上課的依
據(jù)。有這樣一則案例,一位優(yōu)秀教師設計了《草船借
箭》一課的教案,在城市一所小學講課的時候,孩子
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課堂氣氛很活躍。同樣的
教案,另一位教師到了農村小學講,孩子們的反應
完全不同,老師問“三國人物有哪些”這樣一個簡單
的問題,遇到的卻是學生可怕的冷場。
2.選擇性原則
教參為教師提供了豐富而具體的教學資料,也
提供了不同時期人們與文本對話的結果,其分析、
鑒賞、評價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使用教參時,教
師要結合教學實際有所選擇。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內容的,教師拿來所用;而太晦澀、深奧,超出學生
認知水平的,教師少用或干脆不用。如一位教師教
學四年級上冊課文《虎門銷煙》,教參上有對林則徐endprint
介紹的資料,他就將教參上對林則徐的生平事跡一
字不落地抄錄下來,還指明學生朗讀,當學生讀到
“歷任江南道察御使、江寧布政使、兩江總督、湖廣
總督”等關于古代職官的字句時結結巴巴,其他學
生也一頭霧水。課堂上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是
因為這段文字艱深晦澀,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
3.整體性原則
教師在使用教參時必須著眼于整體,從“知識
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
方面出發(fā),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如
使用語文教參備課時,不僅要考慮學生語文知識的
積累,聽、說、讀寫等技能的培養(yǎng),還要著眼于學生
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及審美情趣、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教育,以達到整體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語文
特級教師吉春婭在回憶自己從教經(jīng)歷時,寫到:“年
輕的我曾教過一篇有關珍惜時間的文章,讓學生讀
了課文后,便匯報悟出了什么,讓學生挖思想根源,
說深、說透?!蛄艘还?jié)課,學生不會讀這首意境優(yōu)
美的抒情詩,不會品其中精美的詩句,更不用說嘗
試用精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边@就是使用教
參時違背了整體性原則,只著眼于思想教育這一
方面。
四、使用教學參考書的方法
1.合理吸收
備課是一項充滿靈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它既有
可遵循的一般規(guī)律和原理,更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和
差異性。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對教參的資料要合理
地吸收,吸收那些有利于學生學習、有利于教師發(fā)
展、有利于教育質量提高的內容。著名教師于漪說:
“備課要看參考書,是為了吸取營養(yǎng),變?yōu)樽约旱难?/p>
肉,而不是照搬不是販賣,要拿來為我所用?!苯處?/p>
面對教材,應反復研讀,認真思考。在對教材研讀思
考的基礎上,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
點、難點,梳理出自己的教學思路。然后,再翻閱教
參,與教參比較、對照,結合學生和自己的實際情
況,合理地吸收。
2.積極加工
教參中有不少資料,教師不能直接講給學生,
但對學生的學習有價值,在備課時需要對這些資料
積極地加工。如一教師講朱自清的《春》,在分析其
寫作特點時.教參提到此文“詩情畫意融合,交融
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很明顯,這樣講學生聽了
會不知所云,這位教師就把此句轉化為“這篇文章
的語言充滿了詩情畫意,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幅具體
的可以感知的畫面”。這樣的語言屬于教學語言,通
俗易懂,符合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學生容易接受。
3.大膽舍棄
在深入研讀教材后,不少教師發(fā)現(xiàn)自己對文本
的解讀與教參有時存在差異,甚至完全對立。怎么
辦?相信自己還是相信教參?此時,需要教師具有向
權威挑戰(zhàn)的膽識和才氣,運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教
參。如果發(fā)現(xiàn)教參的觀點表述得不夠合理,名師設
計的教案根本不適合自己,教師就要大膽地舍棄。
不可否認,受市場經(jīng)濟的影響,當前有些出版社純
粹是以盈利為目的,編寫的參考書和教輔資料,內
容陳舊,錯誤百出。即使權威部門編寫的教參,也僅
僅是一家之言,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
總之,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教參,但不能依賴教
參。在使用教參前,對文本要獨立鉆研,然后對教參
提供的資料合理地吸收、積極地加工和大膽地舍
棄,最終備出適合自己、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案。教師
只有對教參采取科學的態(tài)度、正確的做法,才能發(fā)
揮出它應有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