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菲
摘 要: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當前農村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首先,要通過榜樣的力量等各種有效方式,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變教師“要你讀”為學生“我想讀”,養(yǎng)成“好讀書”的習慣;其次,要幫助學生選擇好課外讀物,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思想健康、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與孩子心靈世界想通的讀物,確保孩子“讀的是好書”;最后,教師要注意多開展一些讓孩子充分參與,展示讀書成果的活動,給他們表現(xiàn)的舞臺,進一步激發(fā)其閱讀興趣,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農村 小學生 課外閱讀 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b)-0197-01
按照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在第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這是《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作出的具體的規(guī)定。但是,當前在農村小學生中,由于受辦學條件、家庭環(huán)境、閱讀環(huán)境等方面的影響,學生的課外閱讀受到限制,加之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的日漸普及,大多學生沉迷于其中,沒有養(yǎng)成基本的閱讀習慣,總體來看,農村學校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不容樂觀,距離《課標》的要求還很遠。結合農村實際和個人的實踐,我認為,培養(yǎng)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要做好以下幾點。
1 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主動學習的動力之源,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在教學中,更要留心觀察班中喜愛讀書的同學,及時進行表揚,請他們談談課外閱讀的收獲,引導學生向身邊同學學習,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首先要抓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一要通過名人或榜樣激發(fā)閱讀的興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平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陳毅將軍看書時竟把墨水當醬油吃,介紹毛澤東、高爾基、冰心等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同時告訴學生,古今往來,凡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不是博覽群書的結果。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二要巧用故事懸念,誘導閱讀興趣。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學完《狼和小羊》的故事后,我接著聲情并茂地講起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當孩子們正在為白雪公主的命運擔憂,津津垂聽、情感交疊的時候,我嘎然而止。無不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jié)交錯復雜,后面的可更精彩呢,要想知道結果啊,就自己看看原文。此時我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安徒生童話》。想知道結果就去讀這本書,里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jié)激起了濃厚的興趣,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jié)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其效果比任何說教都有效。三要活用文本知識,引發(fā)閱讀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課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點燃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火花?!苯虒W時以某一篇目為基點,激發(fā)孩子的“閱讀期待”,推薦拓展閱讀,從而得到各方面修養(yǎng)的提升。教師應配合閱讀教學,積極向學生推薦介紹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讀物,為學生架起從課內向課外閱讀的橋梁。如《草船借箭》選自《三國演義》,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向學生介紹三國的形成、對峙、衰敗的歷史,還介紹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點。課后不少學生爭看《三國演義》。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前有目的、有計劃地鼓勵學生翻閱有關書籍,尋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做好課前準備,以便在課堂上能更好地掌握內容,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做到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準備。并對準備充分的同學給予表揚、肯定,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 要幫助學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
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币虼?,要找到適合學生讀的課外書籍尤為重要。在推薦讀物方面,老師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說,老師肩負著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課外讀物的重要使命。一是在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要把思想健康放在首位。由于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鑒別能力低,教師要教給學生如何選擇一些思想健康、有益身心發(fā)展的課外讀物。選擇課外讀物時,更應符合黨的教育方針和兒童健康成長的需要。如《成語故事》《世界未解之謎》《我們愛科學》《知識樹》《中國少年兒童》等有趣味性、知識性和文學性的少兒讀物,均是孩子們愛看的;諸如《名人與偉人的成長歷程》《愛的教育》《熱愛祖國立志成才》等有思想性的書籍也應是學生必看的。二是在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要突出與生活的聯(lián)系。比如《帥狗杜明尼克》《我要做個好孩子》,這些書本的內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文章的語言很容易與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建立聯(lián)系。學生讀這類文章,便會感到十分親切,好像故事就發(fā)生在身邊,容易接受,容易激起興趣,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三是在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要把握孩子的心靈世界。好奇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總想問個“為什么”。他們喜歡讀一些探險和科幻的書籍,就是因為好奇心的驅使。所以像《太空歷險記》《魯濱遜漂流記》等作品都能引起他們的極大興趣,值得推薦。
3 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一是可舉辦教師讀書會。每學期開展一、二次教師讀書會,要求每位教師每期讀3~5本書,并在會上向大家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首先在老師中間形成愛讀書的氛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在這方面,近年來,安康一些學校就做得很好,建設書香校園,開展“教師、家長、學生共讀共寫共成長活動”,讓教師、家長和學生一起讀,要求教師、家長、學生一起寫讀后感,為學生主動積極的讀和寫樹立了榜樣,營造了好的氛圍。
二是要求學生做好筆記。要求每生準備一個厚硬皮本,專門摘記從課外書報中讀到的重要內容,如好詞佳句、名人名言、格言、諺語、歇后語、古詩詞知識、寫作知識、四字成語等等。
三是開展各種競賽活動。農村的孩子課外活動不多,見識不廣,視野不夠開闊,但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好勝心強這一特點,平時可開展適當?shù)恼n外閱讀競賽活動,比如:開展“我是故事大王”活動;成語接龍、歇后語擂臺賽;美文誦讀活動;“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評”;童話故事改、續(xù)寫;每學期期末舉行“我喜愛的一本課外書”介紹會;讓孩子交流讀書的體會;評選“經(jīng)典誦讀狀元”等等。由于競賽是一種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戰(zhàn)性的活動,為了取得勝利,學生必然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必然要多讀書,這樣來激發(fā)學生多讀書。也給農村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很多樂趣。同時教師在活動中注重檢查孩子閱讀情況,并及時給予獎勵,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領略成功的喜悅鞏固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讀起書來就欲罷不能。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fā)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培養(yǎng)學習的持久性,提高自學能力。農村孩子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可能一蹴而就,農村教師應該克服客觀因素影響,充分利用有利資源,因勢利導,注重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lián)系,只要方法得當、管理到位,學生們閱讀的興趣和自覺性必將大大地提高,閱讀能力也必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朱作仁.小學語文教學法原理[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8.
[3] 潘一禾.閱讀經(jīng)典[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4]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冊.狼和小羊.第十冊《草船借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