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宗靜
摘 要:目前高中物理的實驗探究已將分組實驗課有機地融入到新課的教學進程中,有的安排在相應物理規(guī)律的學習之前,有的安排在物理規(guī)律的學習過程中,主要包括探究實驗、驗證實驗兩種。這使實驗活動在教學中起到動力和導向的作用,促使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來獲得物理知識,為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獨立精神及實驗能力提供了時間與空間,突出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
關鍵詞:分組實驗課;動力;導向;探究;改革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新課程標準著重指出物理學科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保持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發(fā)展對科學的探索興趣?,F(xiàn)在的物理實驗課已經將科學探究作為教學模式改革的突破口,特別強調科學探究在物理課程中的作用,將學習重心從知識的傳承積累向知識的研究轉化,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物理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怎樣上好一節(jié)實驗探究課呢?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識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
物理實驗既是物理教學的基礎,也是物理教學的內容、方法、手段。物理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物理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專門列入一項——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要求,列表說明探究要素和基本要求,所以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大大加強了。實驗既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科學探究打下基礎,又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科學探究提供物質保證,在學生智能結構的發(fā)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筆者認為物理實驗探究課有兩個特點:
1.實驗與其他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不再規(guī)定“必做”實驗
凡是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實驗”教學的內容都安排了實驗,將原來實驗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融合在內容標準之中,使它們成為有機的整體,不再單獨列出。
2.實驗內容明顯增多
物理實驗有示范性實驗、探究性實驗、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做一做”小實驗,另外還設計了以實驗為背景的“問題與練習”“課題研究”欄目,而且學生分組實驗和探究性實驗完全安排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進一步確立了物理知識體系與實驗的依賴關系,凸顯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了還給學生實驗探索空間,使學生由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由獨立變?yōu)楹献鳎捎^察者變?yōu)樘剿髡?,由單純動腦變?yōu)槭帜X并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在實驗課的課堂設計中應該注意的環(huán)節(jié)
1.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必要的問題情境
認識產生的關鍵是新的問題情境的操作需要,其對學生有更大的吸引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問題情境時,教師首先要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需要,選擇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他們所研究的問題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場景,以此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運用物理的方法研究實際問題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的教學中,可以利用手電筒創(chuàng)設問題:“電池沒電了,手電筒不亮了,為什么搖一搖燈泡又發(fā)光了呢?”進而使學生想到“感應電流的產生是有條件的”,以此激發(fā)學生想解決問題的興趣與決心。
2.教師宏觀調控與指導,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探究活動
為了適應學校的教學實際,使教學目標更易達成,學校使用的教材對實驗研究的問題都有較為直接的方案設計或提示,但如果實驗研究按照這些既定方案進行,就會缺乏對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通過情境設置或任務布置,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大膽進行猜想與假設,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例如:在“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可提出“利用細繩拉力做功”“利用橡皮筋彈力做功”“利用自由落體過程中重力做功”等多種方案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然后教師再對學生提出的方案進行討論、分析和論證,分析所有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師生共同討論解決這些問題或對試驗方案進行改進,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3.交流與評價,研究結論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為了使學生通過參與探究實驗以提高實驗研究能力,在每次實驗研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對他們的研究狀況進行客觀分析:成功的關鍵是什么?是否可以進一步提高?這樣,既可以使實驗成功的學生樹立更大的信心,有動力繼續(xù)學習,也可以使沒成功的學生找到努力的方向,使他們知道獲得經驗同樣是實驗的收獲。
此外,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還必須回顧課堂并對現(xiàn)狀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思考,使他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實驗,深化和完善實驗。教師應該發(fā)現(xiàn)實驗過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在教學設計中進行改進,不斷提高駕馭課堂實驗的能力,以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探究精神、獨立精神和實驗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有根.例談高中物理實驗課中的合作探究[J].物理教學探討,2010(19).
[2]賈連利.試論如何上好高中物理實驗課[J].學周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