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娜
摘 要 在中西傳統(tǒng)建筑中,數(shù)字不僅用來科學地計量建筑物的比例、尺度,還作為一種符號,體現(xiàn)特有的文化意義。四合院以及其中的數(shù)字符號共同體現(xiàn)了以血緣為紐帶的倫理等級觀念和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教堂則通過許多數(shù)字符號蘊含了濃厚的基督文化。
關鍵詞 數(shù)字符號 四合院 教堂
中圖分類號:TU-0 文獻標識碼:A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Digital Sign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Architecture
YUE Na
(Department of Foreign Studies,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00)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digital is not only used for scientific measurement of the ratio and the scale of the building, but also as a sign, reflecting the unique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 digital signs within courtyard reflect the ethical hierarchy in family and strict hierarchy in feudal society, while the churches use many digital signs conveying a strong Christian culture.
Key words digital signs; courtyard; church
0 引言
在數(shù)千年傳統(tǒng)建筑中,人們往往用許多建筑符號要素來表達某種觀點、理念或特定指向。如,在中國墻壁上的魚雕表示豐衣足食、年年有余,民居中的風水歪門是為了避兇求吉;在西方教堂里的十字架象征耶穌的受難,葉子是得救靈魂的象征,等等。在中西傳統(tǒng)建筑中,數(shù)字不僅用來科學地計量建筑物的比例、尺度,還作為一種符號,體現(xiàn)特有的文化意義。筆者以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同西方傳統(tǒng)建筑的典型——教堂為例,探索中西傳統(tǒng)建筑中數(shù)字符號的文化意義。
1 四合院中的數(shù)字符號
四合院,是一種內(nèi)院式建筑,由四面房屋合起來而形成。四即東西南北四面,“合”是相合、相圍的意思,整個院落一般是由大門、廊子、廳堂、寢室、廂房、倒座、花園等相互配合組成,各房有走廊,隔扇門相連接。大門一般開在院子的東南角或西北角。這些建筑的功能分布明確,有主有次有序。我們從歷史上留存下來的宮殿、寺院、住宅、陵墓這些建筑上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建筑群體最基本的形式即四合院形式。
深刻的歷史文化原因讓這種四合院成了四合院作為中國典型的傳統(tǒng)住宅形式。有兩個方面,其一:院落式的建筑結構是封閉式的,它可以造成一個較為安靜的、帶有私密性的空間;其二:它與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也有關系,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各朝各代統(tǒng)治者都是用禮制作為治國的根本之一。禮是決定人倫關系、明辨是非的標準,一整套等級思想和等級制度是禮制規(guī)范的核心思想,它不僅制約著人們的生活行為,更制約著社會的倫理道德。
四合院的院落結構是很能適應這樣的禮制要求的。王國維認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群體組合的文化成因,是血親家族倫理和禮制要求的文化體現(xiàn)。四合院式建筑作為中華民族居民住宅形式的一種代表,它迎合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家族禮儀制度。在宗法禮教支配下,四合院秉承“居中是尊”的傳統(tǒng)觀念,以南北為中軸線對稱設計,前為堂后為寢布局,正廳正房建主軸線上,東西廂房左右對峙。居住在四合院里的家庭成員安排有嚴格的規(guī)定,長幼有別,反映出傳統(tǒng)大家庭的等級制度。四合院的東、西、南、北四面,以北面為主,為院中長輩起居之處,晚輩居住在東西廂房,居住東、西、南三面的家族成員都要服從于居住北面家長的管理。此種安排突出了家長的地位,更有助于體現(xiàn)家族內(nèi)部的秩序,強化等級觀念。
四合院的規(guī)格及大小也體現(xiàn)了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四合院的規(guī)格級別因封爵等級不同,所居府第的規(guī)制也有差別可分為:親王、公侯、品官等。通過建筑物上的裝飾,如梁架彩繪、門釘數(shù)目、屋頂用瓦的類別和顏色、屋脊獸吻的數(shù)目等顯示級別等級,據(jù)光緒《大清會典》記載:“凡府第各頒其制:親王府制:正門五間,啟門三,繚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間,基高四尺五寸。翼樓各九間。前墀護以石闌,臺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間,基高二尺。后寢七間,基高尺有八寸。(院)凡五重……凡正門殿寢均覆綠琉璃瓦,脊安吻獸,門柱丹墀……門釘縱九橫七。樓房旁廡,均用筒瓦。其府庫、倉廩、廚廄及典司執(zhí)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里油門柱“。但平民的院落,房屋雖然可建十至三十位,但是每一位四合院正房不得超過三間。大門也沒有門釘,門環(huán)為普通鐵質(zhì),或是沒有門環(huán)。因此只要看宅邸的大門及院子房屋的排列及間數(shù)就能了解房屋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2 教堂里的數(shù)字符號
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大多數(shù)人都信仰基督教,教堂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個周末西方家庭都會去教堂做祈禱和懺悔。在古代,特別是中世紀,建一個村落,首先要建教堂,教堂建起來了,村民們圍繞著教堂居住。教堂作為一種宗教建筑,是為了救贖所有世俗民眾而設的,救贖是教堂的核心意義所在。教堂對于基督徒而言,是上帝與他們同在的地方,是神和人溝通的地方。因此,為了實現(xiàn)救贖,同時讓人們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及愛,教堂在設計中,會有意識地強化建筑對人精神層面上的影響。教堂在外觀形象及內(nèi)在結構上都會隱含這種意義,比如十字架、圣母瑪利亞雕塑、天使等等,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數(shù)字隱喻。endprint
在巴塞羅那的圣家族教堂里,設計師高迪(1852-1926)使用了很多符號來表現(xiàn)上帝及基督教教義。他為圣家族教堂設計了三個宏偉的正門,分別寓意耶穌誕生、受難和復活,十二座塔分別代表耶穌的十二個門徒。在耶穌受難墻上安置了一塊神秘的魔方石板,上面有四組十六個數(shù)字組成的奇特矩陣,把這個矩陣上的數(shù)字橫豎交叉分別相加,得到的數(shù)字都是三十三,旁邊是耶穌和出賣他的猶大,這個數(shù)字指耶穌三十三歲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俄國,教堂的圓頂隱喻了豐富的內(nèi)涵,一個圓頂代表上帝,三個圓頂代表三位一體,即圣父、圣子、圣靈,七個圓頂代表七大圣禮,最多的圓頂有三十三個,代表耶穌在世的時間。在教堂布置上,圣壇是教堂中最神圣的地方,供桌位于圣壇正中央,上面覆蓋著神圣法衣,依次擺放著十字架、福音書、圣餐布等等,供桌后面擺放著插有七支蠟燭的燭臺,擺放七支蠟燭是因為七在俄語中被稱作是神奇的數(shù)字,就如同九在漢語中的神圣性一樣。在圣經(jīng)故事中,上帝創(chuàng)世用了七天,而在上帝指示諾亞建造拯救人類的方舟時,也吩咐他要選擇潔凈的畜類公母各七只,不潔凈的只能公母各一只,天上的飛鳥也要公母各七只,一切準備就緒之后,上帝將在七天之后降洪水在人間。因此,七被認為是上帝選中的數(shù)字,是吉祥的數(shù)字。據(jù)統(tǒng)計,數(shù)字七在《圣經(jīng)》中,共出現(xiàn)577次,還有許多場合使用了 “暗”七,即七的倍數(shù)?!妒ソ?jīng)》中,數(shù)字三也是一個常出現(xiàn)的數(shù)字,共479次。如圣父、圣子、圣靈的三位一體;耶穌埋葬后隔了三天復活,復活后,他在徒弟面前三次顯靈,并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等等。
3 結語
在中西傳統(tǒng)建筑中,數(shù)字作為一種符號,體現(xiàn)特有的文化意義。四合院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群體的最基本形式,體現(xiàn)了以血緣為紐帶的倫理等級觀念和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以及在這種制度下人們的生活規(guī)范與生活方式。教堂作為一種宗教建筑,為了實現(xiàn)救贖,同時讓信徒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及愛,在設計中,會通過許多建筑符號和數(shù)字有意地強化建筑對人精神層面上的影響,體現(xiàn)了濃厚的基督文化。
參考文獻
[1] 王世瑛,朱德明.中國古代建筑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 樓慶西.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8.
[3] 牛婧文.中國文化之四合院的文化內(nèi)涵[J].文學界,2010(4).
[4] 張波.論建筑的文化意義[J].中外建筑,2010(12).
[5] 陳運香.英漢數(shù)字文化內(nèi)涵對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