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嬌玲
摘 要: “日語能力測試(JLPT)”始于1984年,是檢測母語為非日語學習者的日語能力的一項考試。參加該項考試的人年年增加,目前該考試已經成為大規(guī)模的外語考試之一。在2010年,實行了近20年的“日語能力測試”進行了改革,特別是在“聽解”測試方面,新的“聽解”考試不僅延長了考試時間,還對考試內容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整,難度隨之增大,但某些學習者認為改革后的“聽解”考試比較難,丟分比較多。作者在高校擔任日語聽力教學工作,一直從事“如何提高日語聽力能力”“如何應對日語聽力考試”等方面的研究,認為改革后的“聽解”考試雖然內容改變、難度加大,但如果靈活運用一些答題技巧,學習者還是可以在“聽解”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主要是對“聽解”考試中“課題理解”部分的答題技巧的論述,是作者經過幾年對“日語能力測試—聽解”的研究所提出的拙見,希望對廣大的日語學習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新日語能力測試 聽解答題技巧 課題理解
一、改革后的日語“聽解”考試
《孫子·謀攻篇》中有一句“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敗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筆者認為這句話用在“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考試中再恰當不過。無論任何考試,學習者要取得好成績,首先要了解“考什么”、“怎么考”,因此,筆者首先要簡單介紹一下“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考試的問題結構、形式及考查點(如下表所示)①。
表 N1聽解問題結構、形式及考查點
○舊題型,但在形式上、難度上有所變動。
●新題型,舊考試中沒有出現(xiàn)過。
如上表所示,“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的考試時間60分鐘,共分五部分。其中“課題理解”6題、“重點理解”7題、“概要理解”6題、“即時應答”14題、“綜合理解”4題?!罢n題理解”、“重點理解”、“概要理解”、“綜合理解”雖延續(xù)了舊題型,但在形式上、難度上都有所變動,而“即時應答”是新題型,舊考試中沒有出現(xiàn)過??梢哉f,每部分問題的考查點均不相同,是對日語學習者“聽解能力”全方位的考查。本文主要就第一部分“課題理解”問題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答題要領、技巧等進行了論述。
二、必須掌握“課題理解”部分的相關知識
“課題理解”是“聽解”考試中最先出現(xiàn)的部分。與其他幾部分相比,筆者認為此部分相對簡單,但是學習者如果不做好充分的準備,想在此部分拿高分是不容易的。筆者認為學習者在參加考試之前,一定要對“課題理解”問題有以下充分的了解。
1.出題形式
“課題理解”問題一般以對話(2人)形式出現(xiàn),學習者按以下流程進行聽解。
2.經常出現(xiàn)的問題
在“課題理解”問題中,經常會出現(xiàn)以下問題。
如:先生が話しています。學生は発表の前に何を準備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女の人が上司と話しています。女の人はまず何をしますか。
男の人はこれからどうしますか。
女の人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男の人は、どんな指示を出しますか。
3.場景、登場人物及功能
場景:公司、家、學校、賓館等。
登場人物:上司和部下、一般男女、男女學生、客人和店員等。
功能:指示、依賴、提案、詢問等。
以上是筆者對學習者需要掌握的“課題理解”問題的相關知識的簡單總結。學習者可以按照上述內容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比如:根據(jù)登場人物經常是上司和部下,場景經常是公司,功能經常是指示等相關信息,學習者可以多掌握一些職場用語及句型。另外,根據(jù)上司和部下這種關系,在聽力過程中一定會出現(xiàn)一些敬語的用法,這是學習者需要掌握的地方。學習者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多進行相關訓練,這樣在考試中才能心中有數(shù),才能準確地把握每一道題。
三、考試中如何運用聽力策略應對“課題理解”問題
在“聽解”考試中,學習者可以運用一些聽力策略、技巧進行回答。下面筆者將通過對具體題例的分析,就“如何運用聽力策略應對‘課題理解問題”進行具體的論述。
1.聽前預測
“課題理解”問題的選項是事先印在問題紙上的,學習者在考試時一邊聽一邊看著問題紙上的選項進行作答。此題學習者可以運用“聽前預測”這項聽力策略?!奥犌邦A測”是指在聽相關內容之前,根據(jù)所給出的相關信息,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預測內容包括:場景、登場人物及具體內容等)。如題所示:
例1②(M:男性F:女性):
選項:
(1)研究の背景をまとめる
(2)研究目的を明確にする
(3)調査結果を視覚的に示す
(4)文法の間違いを直す
原文:
大學で男の留學生と先生が話しています。男の留學生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M:先生、先日のお渡しした論文ですが、いかがでしたか。
F:ああ、見ましたよ。前回見たときは、研究の背景のところが不十分だったけど。そこは今回、だいぶよくなったんじゃないかしら。
M: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F:1研究の背景がうまくまとまったからだと思いますけど、2研究目的も前の原稿より明確になったと思います。
M:あ、そうですか。
F:でも、3この調査の結果のところ、もう少し効果的に示せるように、データを図やグラフで表したらどうかしら。
M:ああ、なるほど。そうですね。
F:そうしたほうが説得力が増すと思いますよ。
M:分かりました。やってみます。それから前回で指摘を受けた、4日本語の文法的な間違いについては。
F:ああ、今回は特に気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よ。
M:あ、そうですか。じゃすぐ修正します。
男の留學生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例1的四個選項分別是“研究の背景をまとめる”、“研究目的を明確にする”、“調査結果を視覚的に示す”、“文法の間違いを直す”。因為四個選項中出現(xiàn)了“研究の背景”、“研究目的”、“調査結果”等字樣,所以可以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跟“研究”有關。那么接下來我們進一步預測,搞“研究”的人是誰?可能是老師,也可能是學生。如果是師生關系的話,那么場景就可能是學校,對話中就可能出現(xiàn)一些敬語的表現(xiàn)形式。學習者還要預測四個選項的內容將會在對話中什么位置出現(xiàn)?是按所給選項的順序出現(xiàn),還是無順序隨意出現(xiàn)?學習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jù)所給選項內容對對話內容進行最大預測,所以學習者平時應加強“聽前預測”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接下來看原文部分,檢測預測部分的內容是否正確,從問題中可以聽出場景及人物關系。此題是在大學里,男留學生和老師進行的會話,問題是:男留學生之后必須干什么?通過原文可以看出四個選項是按先后順序出現(xiàn)的,每個選項出現(xiàn)后都給予了認可或不認可的回答(值得注意的是,比起直接的不認可說法,日語的表現(xiàn)形式更傾向于委婉的說法,因此很多學習者聽不出來。學習者在日常學習中應特別注意相關不認可、否定表現(xiàn)形式的說法)。如:例1中的“研究の背景がうまくまとまった”、“研究目的も前の原稿より明確になった”、“4日本語の文法的な間違いについては。特に気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以上選項都給予了認可的回答,而“この調査の結果のところデータを図やグラフで表したらどうかしら”是不認可的說法,但會話中的老師并沒有直接用“不行”、“不好”這類說法,而是采取建議的形式表述自己對調查結果表現(xiàn)形式的不認可。因此,正確選項為第三項。
2.聽中推測
例2:
選項:
(1)企畫書を見せる
(2)製品の説明を書きなおす
(3)データを新しくする
(4)パソコンを準備する
原文:
女の人が新しい製品の企畫書について男と話しています。女の人はこの後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F:課長、明日の會議の企畫書、見ていただけたでしょうか。
M:うん、分かりやすくできあがってるね。
F:1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2ただ、実は製品の説明がちょっと弱いかなって気になってるんですが。
M:うーん、そうだね。3でもまあ、この部分はいいかな。で、ええと、この11ページのグラフ、これ、隨分前のだね。
F:4あ、すみません。
M:じゃ、そのグラフは替えて。あ、5それから、會議室のパソコンやマイクの準備はできてる?
F:あ、そちらは大丈夫です。
女の人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除了“聽前預測”外,學習者還可以在聽的過程中運用“聽中推測”策略對所聽到的前后文內容進行推測。如:例2的“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表示“謝謝”,由此可以推測出上文是表揚、認可等相關內容,題中是對企劃書給予了肯定。而“ただ”表示轉折,可以推測出接下來是轉折部分,如果前面是好的方面,那么接下來就將是不好的方面。題中是得到肯定后,女人對自己的企劃書又提出了不足之處。“でもまあ”是表示轉折,題中是男生雖然覺得女人提出的不足之處有道理,但是認為整體還是可以的?!挨?、すみません”表示“對不起,不好意思”,由此可以推測出上文的內容應該是錯誤或不足之處等,題中是男人提出了自己認為的不足之處,女人聽后表示歉意。最后“それから”表示“接下來”,是順序的表示方法,題中是男人詢問女人接下來是不是要準備電腦、麥克等工具,女人回答都已經準備完畢,沒問題了。因此,此題正確選型為第三項。由此可見,“聽中推測”主要是通過關鍵詞對上下文的大概含義進行推測的。這類關鍵詞一般是寒暄語、短語、副詞(尤其表示前后關系的副詞)等,所以學習者在平時學習中要盡量多地掌握相關詞匯的意義及用法。
四、結語
筆者先介紹了“改革后的‘聽解考試”,使學習者對改革后的“聽解”考試有了整體印象,接下來從“必須掌握‘課題理解部分的相關知識”、“考試中如何運用聽力策略應對‘課題理解問題”兩大方面,對“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考試中“課題理解”問題的答題要領、技巧等方面進行淺顯的概括和總結。筆者認為雖然“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部分難度有所增加,但只要學習者掌握了相關知識及答題要領,就會在“聽解”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今后,筆者還將就其他四個部分“重點理解”、“概要理解”、“即時應答”、“綜合理解”的答題要領、技巧等進行論述,希望筆者的這些建議能幫助廣大日語學習者。
注釋:
①本文圖表是筆者參考了一些相關考級書上的資料制作而成.
②本文兩個例文均出自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公開網(wǎng)頁上的日語能力測試(JLPT).
參考文獻:
[1]松岡龍美.日本語能力試験徹底トレーニングN1.アスク出版,2011.
[2]小原亜希子,橫井和子.耳から覚える日本語能力試験聴解N1.聴解トレーニング,アルク出版,2011.
[3]中村かおり,福島佐知,友松悅子.新完全マスター聴解N1.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出版,2011.
[4]國際交流基金公開サイト.http://www.jlpt.jp/.
F:ああ、今回は特に気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よ。
M:あ、そうですか。じゃすぐ修正します。
男の留學生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例1的四個選項分別是“研究の背景をまとめる”、“研究目的を明確にする”、“調査結果を視覚的に示す”、“文法の間違いを直す”。因為四個選項中出現(xiàn)了“研究の背景”、“研究目的”、“調査結果”等字樣,所以可以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跟“研究”有關。那么接下來我們進一步預測,搞“研究”的人是誰?可能是老師,也可能是學生。如果是師生關系的話,那么場景就可能是學校,對話中就可能出現(xiàn)一些敬語的表現(xiàn)形式。學習者還要預測四個選項的內容將會在對話中什么位置出現(xiàn)?是按所給選項的順序出現(xiàn),還是無順序隨意出現(xiàn)?學習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jù)所給選項內容對對話內容進行最大預測,所以學習者平時應加強“聽前預測”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接下來看原文部分,檢測預測部分的內容是否正確,從問題中可以聽出場景及人物關系。此題是在大學里,男留學生和老師進行的會話,問題是:男留學生之后必須干什么?通過原文可以看出四個選項是按先后順序出現(xiàn)的,每個選項出現(xiàn)后都給予了認可或不認可的回答(值得注意的是,比起直接的不認可說法,日語的表現(xiàn)形式更傾向于委婉的說法,因此很多學習者聽不出來。學習者在日常學習中應特別注意相關不認可、否定表現(xiàn)形式的說法)。如:例1中的“研究の背景がうまくまとまった”、“研究目的も前の原稿より明確になった”、“4日本語の文法的な間違いについては。特に気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以上選項都給予了認可的回答,而“この調査の結果のところデータを図やグラフで表したらどうかしら”是不認可的說法,但會話中的老師并沒有直接用“不行”、“不好”這類說法,而是采取建議的形式表述自己對調查結果表現(xiàn)形式的不認可。因此,正確選項為第三項。
2.聽中推測
例2:
選項:
(1)企畫書を見せる
(2)製品の説明を書きなおす
(3)データを新しくする
(4)パソコンを準備する
原文:
女の人が新しい製品の企畫書について男と話しています。女の人はこの後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F:課長、明日の會議の企畫書、見ていただけたでしょうか。
M:うん、分かりやすくできあがってるね。
F:1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2ただ、実は製品の説明がちょっと弱いかなって気になってるんですが。
M:うーん、そうだね。3でもまあ、この部分はいいかな。で、ええと、この11ページのグラフ、これ、隨分前のだね。
F:4あ、すみません。
M:じゃ、そのグラフは替えて。あ、5それから、會議室のパソコンやマイクの準備はできてる?
F:あ、そちらは大丈夫です。
女の人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除了“聽前預測”外,學習者還可以在聽的過程中運用“聽中推測”策略對所聽到的前后文內容進行推測。如:例2的“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表示“謝謝”,由此可以推測出上文是表揚、認可等相關內容,題中是對企劃書給予了肯定。而“ただ”表示轉折,可以推測出接下來是轉折部分,如果前面是好的方面,那么接下來就將是不好的方面。題中是得到肯定后,女人對自己的企劃書又提出了不足之處。“でもまあ”是表示轉折,題中是男生雖然覺得女人提出的不足之處有道理,但是認為整體還是可以的?!挨ⅰⅳ工撙蓼护蟆北硎尽皩Σ黄?,不好意思”,由此可以推測出上文的內容應該是錯誤或不足之處等,題中是男人提出了自己認為的不足之處,女人聽后表示歉意。最后“それから”表示“接下來”,是順序的表示方法,題中是男人詢問女人接下來是不是要準備電腦、麥克等工具,女人回答都已經準備完畢,沒問題了。因此,此題正確選型為第三項。由此可見,“聽中推測”主要是通過關鍵詞對上下文的大概含義進行推測的。這類關鍵詞一般是寒暄語、短語、副詞(尤其表示前后關系的副詞)等,所以學習者在平時學習中要盡量多地掌握相關詞匯的意義及用法。
四、結語
筆者先介紹了“改革后的‘聽解考試”,使學習者對改革后的“聽解”考試有了整體印象,接下來從“必須掌握‘課題理解部分的相關知識”、“考試中如何運用聽力策略應對‘課題理解問題”兩大方面,對“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考試中“課題理解”問題的答題要領、技巧等方面進行淺顯的概括和總結。筆者認為雖然“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部分難度有所增加,但只要學習者掌握了相關知識及答題要領,就會在“聽解”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今后,筆者還將就其他四個部分“重點理解”、“概要理解”、“即時應答”、“綜合理解”的答題要領、技巧等進行論述,希望筆者的這些建議能幫助廣大日語學習者。
注釋:
①本文圖表是筆者參考了一些相關考級書上的資料制作而成.
②本文兩個例文均出自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公開網(wǎng)頁上的日語能力測試(JLPT).
參考文獻:
[1]松岡龍美.日本語能力試験徹底トレーニングN1.アスク出版,2011.
[2]小原亜希子,橫井和子.耳から覚える日本語能力試験聴解N1.聴解トレーニング,アルク出版,2011.
[3]中村かおり,福島佐知,友松悅子.新完全マスター聴解N1.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出版,2011.
[4]國際交流基金公開サイト.http://www.jlpt.jp/.
F:ああ、今回は特に気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よ。
M:あ、そうですか。じゃすぐ修正します。
男の留學生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例1的四個選項分別是“研究の背景をまとめる”、“研究目的を明確にする”、“調査結果を視覚的に示す”、“文法の間違いを直す”。因為四個選項中出現(xiàn)了“研究の背景”、“研究目的”、“調査結果”等字樣,所以可以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跟“研究”有關。那么接下來我們進一步預測,搞“研究”的人是誰?可能是老師,也可能是學生。如果是師生關系的話,那么場景就可能是學校,對話中就可能出現(xiàn)一些敬語的表現(xiàn)形式。學習者還要預測四個選項的內容將會在對話中什么位置出現(xiàn)?是按所給選項的順序出現(xiàn),還是無順序隨意出現(xiàn)?學習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jù)所給選項內容對對話內容進行最大預測,所以學習者平時應加強“聽前預測”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接下來看原文部分,檢測預測部分的內容是否正確,從問題中可以聽出場景及人物關系。此題是在大學里,男留學生和老師進行的會話,問題是:男留學生之后必須干什么?通過原文可以看出四個選項是按先后順序出現(xiàn)的,每個選項出現(xiàn)后都給予了認可或不認可的回答(值得注意的是,比起直接的不認可說法,日語的表現(xiàn)形式更傾向于委婉的說法,因此很多學習者聽不出來。學習者在日常學習中應特別注意相關不認可、否定表現(xiàn)形式的說法)。如:例1中的“研究の背景がうまくまとまった”、“研究目的も前の原稿より明確になった”、“4日本語の文法的な間違いについては。特に気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以上選項都給予了認可的回答,而“この調査の結果のところデータを図やグラフで表したらどうかしら”是不認可的說法,但會話中的老師并沒有直接用“不行”、“不好”這類說法,而是采取建議的形式表述自己對調查結果表現(xiàn)形式的不認可。因此,正確選項為第三項。
2.聽中推測
例2:
選項:
(1)企畫書を見せる
(2)製品の説明を書きなおす
(3)データを新しくする
(4)パソコンを準備する
原文:
女の人が新しい製品の企畫書について男と話しています。女の人はこの後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F:課長、明日の會議の企畫書、見ていただけたでしょうか。
M:うん、分かりやすくできあがってるね。
F:1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2ただ、実は製品の説明がちょっと弱いかなって気になってるんですが。
M:うーん、そうだね。3でもまあ、この部分はいいかな。で、ええと、この11ページのグラフ、これ、隨分前のだね。
F:4あ、すみません。
M:じゃ、そのグラフは替えて。あ、5それから、會議室のパソコンやマイクの準備はできてる?
F:あ、そちらは大丈夫です。
女の人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除了“聽前預測”外,學習者還可以在聽的過程中運用“聽中推測”策略對所聽到的前后文內容進行推測。如:例2的“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北硎尽爸x謝”,由此可以推測出上文是表揚、認可等相關內容,題中是對企劃書給予了肯定。而“ただ”表示轉折,可以推測出接下來是轉折部分,如果前面是好的方面,那么接下來就將是不好的方面。題中是得到肯定后,女人對自己的企劃書又提出了不足之處?!挨扦猡蓼ⅰ笔潜硎巨D折,題中是男生雖然覺得女人提出的不足之處有道理,但是認為整體還是可以的?!挨ⅰⅳ工撙蓼护蟆北硎尽皩Σ黄?,不好意思”,由此可以推測出上文的內容應該是錯誤或不足之處等,題中是男人提出了自己認為的不足之處,女人聽后表示歉意。最后“それから”表示“接下來”,是順序的表示方法,題中是男人詢問女人接下來是不是要準備電腦、麥克等工具,女人回答都已經準備完畢,沒問題了。因此,此題正確選型為第三項。由此可見,“聽中推測”主要是通過關鍵詞對上下文的大概含義進行推測的。這類關鍵詞一般是寒暄語、短語、副詞(尤其表示前后關系的副詞)等,所以學習者在平時學習中要盡量多地掌握相關詞匯的意義及用法。
四、結語
筆者先介紹了“改革后的‘聽解考試”,使學習者對改革后的“聽解”考試有了整體印象,接下來從“必須掌握‘課題理解部分的相關知識”、“考試中如何運用聽力策略應對‘課題理解問題”兩大方面,對“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考試中“課題理解”問題的答題要領、技巧等方面進行淺顯的概括和總結。筆者認為雖然“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部分難度有所增加,但只要學習者掌握了相關知識及答題要領,就會在“聽解”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今后,筆者還將就其他四個部分“重點理解”、“概要理解”、“即時應答”、“綜合理解”的答題要領、技巧等進行論述,希望筆者的這些建議能幫助廣大日語學習者。
注釋:
①本文圖表是筆者參考了一些相關考級書上的資料制作而成.
②本文兩個例文均出自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公開網(wǎng)頁上的日語能力測試(JLPT).
參考文獻:
[1]松岡龍美.日本語能力試験徹底トレーニングN1.アスク出版,2011.
[2]小原亜希子,橫井和子.耳から覚える日本語能力試験聴解N1.聴解トレーニング,アルク出版,2011.
[3]中村かおり,福島佐知,友松悅子.新完全マスター聴解N1.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出版,2011.
[4]國際交流基金公開サイト.http://www.jlpt.jp/.